- 年份
- 2024(3461)
- 2023(5225)
- 2022(4171)
- 2021(4135)
- 2020(3640)
- 2019(8722)
- 2018(8945)
- 2017(18767)
- 2016(9878)
- 2015(10927)
- 2014(11037)
- 2013(10788)
- 2012(9775)
- 2011(8895)
- 2010(9409)
- 2009(8935)
- 2008(8626)
- 2007(7911)
- 2006(6988)
- 2005(6329)
- 学科
- 济(46671)
- 经济(46638)
- 管理(27826)
- 业(24953)
- 方法(24131)
- 数学(21761)
- 数学方法(21260)
- 企(20159)
- 企业(20159)
- 中国(11145)
- 农(10953)
- 学(9404)
- 理论(9253)
- 地方(8557)
- 财(8444)
- 业经(8161)
- 农业(7481)
- 和(7276)
- 制(7186)
- 贸(6580)
- 贸易(6574)
- 资源(6433)
- 易(6379)
- 环境(5927)
- 策(5727)
- 融(5628)
- 金融(5626)
- 银(5590)
- 银行(5583)
- 发(5565)
- 机构
- 大学(143293)
- 学院(142903)
- 济(58895)
- 经济(57679)
- 管理(55366)
- 理学(47491)
- 理学院(47038)
- 管理学(45880)
- 管理学院(45638)
- 研究(45005)
- 中国(34746)
- 京(30523)
- 科学(27905)
- 财(27021)
- 所(22898)
- 财经(21539)
- 江(21381)
- 研究所(20743)
- 中心(20341)
- 范(19818)
- 农(19813)
- 师范(19669)
- 经(19401)
- 北京(19362)
- 业大(19029)
- 经济学(18474)
- 州(17552)
- 经济学院(16570)
- 财经大学(15853)
- 院(15670)
- 基金
- 项目(91736)
- 科学(72210)
- 研究(66993)
- 基金(66189)
- 家(57428)
- 国家(56997)
- 科学基金(49093)
- 社会(42540)
- 社会科(40418)
- 社会科学(40405)
- 省(35929)
- 基金项目(33705)
- 教育(32130)
- 自然(31643)
- 自然科(30829)
- 自然科学(30824)
- 自然科学基金(30256)
- 划(29990)
- 资助(29087)
- 编号(27965)
- 成果(23033)
- 重点(20743)
- 部(20345)
- 发(19551)
- 课题(19205)
- 创(18467)
- 国家社会(17641)
- 教育部(17588)
- 创新(17300)
- 人文(17090)
共检索到212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龚臣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资源无限论"、"资源有限论"、"资源有价论"、"资源匮乏论"、"增长极限论"等思潮,都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与资源关系的体现。根据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资源的依存关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五个时代"出发,用"三种增长级数",可以完整地勾勒出人类资源在五个时代中的供给与需求增长模式,并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揭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指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光明前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晓莉,查奇芬
电力需求的增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电力建设的"瓶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电荒警示着长三角。本文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对带有季节变动趋势的电力需求增长的预测做了深入的探讨,建立了江苏省电力需求的趋势季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荣涛 李泽臣
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以至出现了所谓的"增长型失业"。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看,由于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国有企业改革、隐性失业的显性化、自愿失业以及高校盲目扩招,使劳动力供给未能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且产业结构的偏离度高,产业结构的扭曲导致就业吸纳能力降低。因此,我国的"增长型失业"实质是"结构性失业",必须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改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片面理解,积极探索国有企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谷石玫 周丽梅
现有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大多集中在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缺少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互为因果的反馈性机理的研究。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有较强的需求性和选择性,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则存在着较强的供给性和适应性。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需求 供给 适应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窦祥胜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 ,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一个国家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模式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只有选择适当的增长模式才能够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增长模式 发展中国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冯梅 王之泉
当前,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应对,多方面地采取措施。我国也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在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仍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增强信心、克服困难和稳定经济方面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行明 杨锦英 郑欢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建立起煤炭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并将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重要因素引入模型中,以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库兹涅茨曲线进行研究。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其中工业化对中国煤炭需求的作用远大于城市化,意味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加快是引起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城市化水平则次之。煤炭消费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先增加后减少,说明我国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特征明显,能源库兹涅茨的"倒U型"曲线假说在中国成立。模型显示,煤炭需求下降的理论拐点在2040年左右。考虑到各项制约因素的作用,中国煤炭年需求量和产量实际上已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志铭
当前,在国际市场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已成为举国上下一致的声音。事实上,我国在1998年上半年以来就已经逐步地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迄今为止,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投资需求的扩大起到了较大效果,但消费需求增长却依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吕月英
一、我国消费需求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态势,与居民的高储蓄、国家的高投资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城市的投资力度减弱,投资效益低下、质量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仅仅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难以为继,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增长由原来的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以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协调拉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袁群
1978年——1997年二十年间,我国国民收入GDP的年均增长率达到9.5%,以1992年的14.2%为最高点,1997年GDP的增长率已回落到1986年的8.8%(见下表)。政府为抑制经济发展的下滑趋势,同时为了缓解越来越严重的就业问题,1998年3月,朱熔基总理代表新一届中国政府宣布的三大政策目标之首是国民经济增长8%。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如调低银行存货款利率,鼓励银行放货,放松对证券市场的管制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等等尽管如此,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只达到7%,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实现8%的全年度经济、增长目标难度依然很大。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市场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先溥
2008年,在经济增速减缓、各种不利因素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了平稳活跃的运行态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随着经济减速的负面影响逐渐波及到消费领域,2009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鹏
基于二次型影子成本模型,建立能源需求增长的分解框架。采用1985~2010年中国省域数据的分解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扩张是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的提升则有效地降低了能源需求;技术变化对能源需求增长的影响较小;劳动力与能源之间价格扭曲的变化显著地增加了能源需求,而资本与能源之间的价格扭曲效应则不明显;能源对劳动力的替代和资本对能源的替代从正反两个方向对能源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正负相抵,总的替代效应较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伍亚 张立
运用二阶KLEM(即资本、劳动、能源、原料)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本文将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的需求增长分解为各种驱动因素的加权平均贡献之和。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7年,导致全社会四种成品油需求增长10 200万吨的正向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为国内最终需求因素(165.9%)、国内中间需求因素(28.3%)和出口贸易因素(94.5%),负向驱动因素为技术进步因素(-178.6%)和进口替代因素(-1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长明
当前,我国农民消费需求低迷,农村市场启而不动,这与农村消费环境差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我国农民消费需求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环境落后、制度环境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善、社会文化环境保守。应通过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市场环境、引导农民树立现代消费观念等措施解决。
关键词:
农民消费 消费环境 因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