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8)
- 2023(5653)
- 2022(4145)
- 2021(3590)
- 2020(2932)
- 2019(6439)
- 2018(6687)
- 2017(13170)
- 2016(7141)
- 2015(8330)
- 2014(8474)
- 2013(8399)
- 2012(7425)
- 2011(6697)
- 2010(6850)
- 2009(6427)
- 2008(6385)
- 2007(5947)
- 2006(5525)
- 2005(5275)
- 学科
- 济(29944)
- 经济(29906)
- 业(21606)
- 管理(19618)
- 企(13959)
- 企业(13959)
- 中国(12573)
- 农(10103)
- 方法(8915)
- 业经(8664)
- 制(7872)
- 财(7659)
- 地方(7213)
- 工作(7013)
- 学(6987)
- 数学(6908)
- 数学方法(6838)
- 服务(6738)
- 农业(6546)
- 发(6094)
- 理论(5848)
- 贸(5396)
- 贸易(5390)
- 银(5384)
- 银行(5377)
- 发展(5290)
- 展(5266)
- 易(5217)
- 行(5190)
- 服务业(5041)
- 机构
- 大学(108169)
- 学院(105598)
- 济(42284)
- 经济(41137)
- 管理(38013)
- 研究(35998)
- 理学(31406)
- 理学院(31039)
- 管理学(30520)
- 管理学院(30302)
- 中国(27337)
- 京(23479)
- 财(21880)
- 科学(20976)
- 所(18073)
- 江(18052)
- 范(16831)
- 师范(16723)
- 财经(16526)
- 中心(16111)
- 研究所(15986)
- 农(15192)
- 北京(14937)
- 经(14831)
- 州(14588)
- 经济学(13702)
- 师范大学(13450)
- 业大(12717)
- 院(12560)
- 经济学院(12156)
- 基金
- 项目(65179)
- 研究(51218)
- 科学(51136)
- 基金(46350)
- 家(39692)
- 国家(39306)
- 社会(33824)
- 科学基金(33410)
- 社会科(31877)
- 社会科学(31865)
- 省(24841)
- 基金项目(23735)
- 教育(22715)
- 编号(22182)
- 划(20844)
- 成果(20293)
- 自然(18694)
- 自然科(18281)
- 自然科学(18277)
- 自然科学基金(17962)
- 资助(17874)
- 课题(15003)
- 发(14789)
- 重点(14590)
- 国家社会(14378)
- 部(14058)
- 项目编号(13962)
- 性(13019)
- 创(12659)
- 年(12548)
共检索到173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唐未兵 沈裕谋
本文通过对人口普查反映的各地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异性分析,认为阻碍人的城镇化看似是户籍制度实则是财政体制问题,因为在省域财政体内农村户口转入城镇早已不成问题,全国现有2.7亿农民工包括抚养人口共约4亿人不能入城,主要就是省级承包式分税制造成地方利益分割的刚性,带来中西部农村人口不能向东部城市迁徙的区域性城乡二元结构所致。据测算,这种新的二元结构致使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滞后了29.58个百分点,相应压缩民生消费达30万亿元之巨,21世纪以来所形成的投资、CDP与财政收入、生态环境等损失约相当于半个东部地区。本文运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借鉴德国财政平衡方法,探求出了人均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治文 韩清
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建立一阶滞后PVAR模型,对我国8个区域2000-2012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降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变动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存在弱相关,这与通过传统的经济理论分析得出的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为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观点不相吻合,主要原因在于地区发展情况差异、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政府转移制度不合理以及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事权不匹配。加快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化,通过优化税制建立合理的事权与财权关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有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璐琴
近年来,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有所缩小,城市内部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差距却日益突出。国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间的均等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实质上最终体现的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国很多城市都拥有相对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完全可以使其对其他资源起带动和引领功能,以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优化城镇布局,激发城镇化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仪青
该文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全面阐述人的城镇化概念和内涵,并深入梳理当前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实现人的城镇化发展的因素。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人的城镇化建设,要以为城镇人口提供均等化的就业、住房、教育、卫生和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努力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有序实现市民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下、过得好,为全面建成宜居城镇奠定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珠
基本公共服务为社会民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基础。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广大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受到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对此,应从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出发,合理分担公共服务成本,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标准和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一体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川
本文主要探讨了城镇化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城镇化与公共品供给的理论模型发现,城镇化通常会提高城市公共品的供给水平,其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则取决于城乡人口的相对规模、公共品溢出效应等条件,但在不考虑这些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城镇化无法缓解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为了验证理论模型所得结论,利用2001——2013年城镇和农村的教育、医疗方面的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协调好城乡发展,提高农村财政投入,优化农村公共品资源,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斗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新思想和新战略,符合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初衷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助推实现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本文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属性及多重实践模式进行全面阐释的基础之上,从逻辑起点、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及重要目标四个方面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核做了分析,并通过国际经验的借鉴和启示,提出建立均衡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走内生型的城镇化道路,降低城镇化成本、提升城镇化效率及完善公共政策、规范公共管理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骞予
一、新型城镇化呼唤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八大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强调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梅建明 熊珊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重点是农民工的市民化。无论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是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一不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但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仅为35.29%,这一差异主要来源于2亿多处于"半城镇化"的农民工。如果说过去的城镇化道路以经济发展的效率为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旭章 龙小燕
一、成都、驻马店新型城镇化试点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都和驻马店两地在推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都十分注意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起来。(一)走向成熟的成都城乡统筹模式。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治本之策需统筹城乡发展。四川省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就把城乡统筹作为地方施政纲领,立足于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启动了统筹城乡"自费改革"。2007年6月,国家批准成都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江明融
政府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公共产品与服务 供给 均等化 城乡统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文杰 蔡鹏鸿
理论上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契合点,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那么在实践中,我国城镇化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否具有提升效应?文章运用Geweke因果关系分解检验了1992-2012年我国城镇化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与不同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果关系存在很大差异:城镇化与基础教育均等化存在均衡关系,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城镇化与基础教育均等化双向因果关系显著;城镇化与医疗卫生均等化具有长期因果关系,但短期即时因果关系不显著;城镇化对社会保障均等化不存在长期和短期因果关系,但社会保障对城镇化的长期反馈作用明显。因此,我国在实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极力推进...
关键词:
城镇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Geweke检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伟 顾月华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升全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推进的城镇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教育制度、体制、规模、资源配置、学校布局、发展方式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在区域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念。本文以东部较发达地区苏州市的实践作为分析对象,探索区域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义务教育均衡统筹发展的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正>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指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一方面要以户籍制度改革提升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另一方面要以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制度改革能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