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9)
- 2023(7520)
- 2022(6375)
- 2021(5772)
- 2020(4577)
- 2019(10393)
- 2018(10338)
- 2017(19624)
- 2016(10585)
- 2015(11881)
- 2014(11869)
- 2013(11779)
- 2012(11517)
- 2011(10696)
- 2010(11042)
- 2009(10190)
- 2008(10071)
- 2007(9475)
- 2006(8793)
- 2005(8235)
- 学科
- 济(53583)
- 经济(53429)
- 业(27178)
- 管理(26917)
- 企(21115)
- 企业(21115)
- 中国(19749)
- 地方(18428)
- 农(16097)
- 方法(15784)
- 业经(14713)
- 数学(10976)
- 农业(10924)
- 数学方法(10870)
- 地方经济(10329)
- 学(10261)
- 理论(10204)
- 发(10173)
- 财(10033)
- 和(9926)
- 制(9860)
- 融(9794)
- 金融(9792)
- 银(9667)
- 银行(9656)
- 行(9468)
- 贸(9089)
- 贸易(9076)
- 易(8683)
- 环境(7930)
- 机构
- 学院(156990)
- 大学(156745)
- 济(66302)
- 经济(64867)
- 研究(59761)
- 管理(54778)
- 中国(45724)
- 理学(44878)
- 理学院(44248)
- 管理学(43575)
- 管理学院(43243)
- 京(35138)
- 科学(34797)
- 财(32321)
- 所(30847)
- 研究所(27349)
- 中心(26287)
- 江(26172)
- 范(25241)
- 师范(25043)
- 农(24871)
- 财经(24187)
- 北京(23135)
- 经(21640)
- 州(21548)
- 院(20885)
- 经济学(20408)
- 师范大学(20051)
- 业大(19596)
- 省(19114)
- 基金
- 项目(93075)
- 科学(73407)
- 研究(73145)
- 基金(65090)
- 家(55604)
- 国家(55004)
- 社会(48453)
- 科学基金(46488)
- 社会科(44685)
- 社会科学(44670)
- 省(37261)
- 基金项目(33438)
- 教育(33210)
- 划(31081)
- 编号(30586)
- 成果(26969)
- 发(26419)
- 自然(26415)
- 资助(26171)
- 自然科(25800)
- 自然科学(25796)
- 自然科学基金(25337)
- 课题(22455)
- 发展(21811)
- 展(21413)
- 重点(21299)
- 部(20527)
- 国家社会(19198)
- 创(19031)
- 性(18392)
共检索到268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庞守兴
教育在追寻人类梦想与希冀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现实力量的制约,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进行着博弈。教育改革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似乎矛盾的两种现象: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认同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人本身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因此教育不能仅满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建康
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理论界探索的新热点,它需要多学科合作和多视角考察,而不应局限于单方面的研究和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经济编辑室主任许建康教授在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中指出,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首先要关注经济学研究长期以来在方法论问题上存在的争论。不管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是以人为本,都必须找到所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链条,研究它的历史条件。如果不解决实现的条件,人的发展就没有办法实现。本期根据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录音对许建康教授的发言进行整理(作者同时进行了修改补充)并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磊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消灭分工",不是消灭世间的一切分工,而是消灭旧式分工、实现新式分工,消灭自发分工、实现自觉分工,消灭劳动者分工、发展劳动分工的社会演进过程。分工的消灭既依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表征为异化劳动的消除和私有制的消灭。"消灭分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消灭分工"的理论目的和归宿。
关键词:
消灭分工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私有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金明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完美状态的追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丽馨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劳动方式,要求消除贫困、失业、危险和暴政等限制人们自由的主要因素。工业化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我国工业化条件下未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章认为,应从制度、技术、法律层面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工业化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和提高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关键词:
工业化发展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踔
"世界交往"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为,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而且只有世界性普遍交往才能创造形成这一条件。"世界交往"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世界交往 人的自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虎
作为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与个人劳动能力局限性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工造就了人的"类的全面性",又导致了"个人的片面性"。从分工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分工的"自然—自发—自觉"的不同历史阶段凸显了人的发展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站在人类解放的高度上对分工进行历史、辩证地考察,在人类社会历史结构的嬗变中探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反过来否定和革新旧的分工形态,分工自我扬弃的过程勘定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解放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文霞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价值取向。文章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问题、主体认定、发展内涵、实现条件、路径选择等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归类与梳理,展现了已有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期为今后更全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价值取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相互推动、互为促进。文章认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础,通过创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机制体制,建立GDP与幸福感并重的指标体系,发展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多元化产业,扩大就业,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等途径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人 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文霞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价值取向。文章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问题、主体认定、发展内涵、实现条件、路径选择等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归类与梳理,展现了已有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期为今后更全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价值取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葛浩阳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考察现实中束缚人的发展的各种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作为劳动者的"人"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诞生以来,劳动者在实现其劳动力价值之前,首先要面对的是"劳动力市场"。正是"劳动力"的市场化,使人普遍具有了"商品"的属性,并且导致"异化""物化""相对贫困化"等各种制约人发展的困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要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发展问题,就必须对造成这一切弊病的制度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这一思路对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围绕着人进行的,问题在于把人看作是抽象的"人",还是在现实中活动着的实在的人。单个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社会生产关系就不可能理解现实中的人的本质特征。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人不是某些精英出于人道主义所设计的一种理想,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自然史过程。认识这一点,才能找到实现这一理想的现实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的严整的理论体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总目标是共产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理想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基石。文章从四个方面研究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指导人的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总目标:共产主义;(2)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消灭差别;(3)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4)不断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的发展状况归根结底是社会经济规律运动的表现。在总体框架下,社会经济历史中发生的对人的发展有各种主观选择,它们尽管不能超越历史的制约,却不一定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最佳方案。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不同的内涵。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目标应当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特征。在不脱离现时代经济文化结构的前提下,注重人的发展完全可以从文明发展、劳动力生产社会化、社会保障、增强人民群众环境维护权、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自然历史过程 选择 农民工现象 弱势群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从产业发展、科技进步、扩大开放、物质富裕、职业改进、城乡发展和关系和谐七个方面来体现。它们分别在手段性、目的性和载体性三类意义上密切联系着人的发展。手段性的物质文明建设成就为人的发展带来更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同时要求人本身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目的性的物质文明建设由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与劳动过程改进来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载体性的物质文明建设应当理顺利益关系与效益关系,主要是城乡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在共同富裕目标引领下发展。最关键的是通过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来提高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