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8)
2023(6070)
2022(5068)
2021(4727)
2020(3918)
2019(9004)
2018(9337)
2017(17525)
2016(9836)
2015(10690)
2014(10795)
2013(10553)
2012(9638)
2011(8985)
2010(9408)
2009(9100)
2008(9200)
2007(8368)
2006(7779)
2005(7472)
作者
(25942)
(21617)
(21606)
(21033)
(14047)
(10320)
(9898)
(8385)
(8107)
(7873)
(7667)
(7325)
(7305)
(7251)
(7176)
(6786)
(6415)
(6360)
(6325)
(5993)
(5937)
(5223)
(5222)
(5092)
(5090)
(5030)
(4838)
(4826)
(4311)
(4251)
学科
(36490)
经济(36420)
管理(32258)
(26900)
(24726)
企业(24726)
(16032)
(13933)
方法(12579)
(11280)
中国(11260)
业经(10096)
数学(10031)
数学方法(9929)
体制(9877)
(9325)
银行(9320)
(9155)
(8948)
(8889)
金融(8886)
理论(8253)
(7522)
财务(7500)
财务管理(7476)
企业财务(7110)
(6845)
(6794)
(6740)
制度(6739)
机构
大学(140795)
学院(137171)
(59926)
经济(58612)
研究(48675)
管理(48246)
中国(40385)
理学(39506)
理学院(39072)
管理学(38589)
管理学院(38299)
(35671)
(29483)
财经(26039)
科学(25017)
(24105)
(23435)
(23075)
中心(21943)
研究所(20971)
经济学(19843)
(19293)
财经大学(19210)
师范(19158)
北京(19021)
(17969)
经济学院(17546)
(17123)
(16994)
师范大学(15570)
基金
项目(79452)
研究(63421)
科学(63276)
基金(57991)
(48889)
国家(48447)
社会(41847)
科学基金(41690)
社会科(39644)
社会科学(39635)
教育(30569)
(29814)
基金项目(29494)
编号(25606)
(25241)
成果(24082)
自然(23692)
资助(23548)
自然科(23103)
自然科学(23098)
自然科学基金(22718)
(22097)
(19309)
课题(19144)
重点(18260)
(18105)
国家社会(17737)
教育部(17502)
(16646)
(16370)
期刊
(75070)
经济(75070)
研究(53010)
中国(35493)
(30726)
教育(22083)
(22023)
金融(22023)
管理(21059)
学报(18582)
科学(17106)
(16692)
大学(15432)
财经(15385)
学学(14045)
(13241)
经济研究(11749)
技术(11535)
业经(10046)
农业(10008)
问题(9734)
(8014)
国际(7522)
理论(7272)
改革(7225)
(7225)
世界(6689)
现代(6434)
会计(6380)
(6362)
共检索到234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长期以来,中国汇率政策的实质是"逆市场的预期管理"。迄今为止,汇率决策的思维定势并没有发生变化——害怕汇率浮动。过去是害怕升值,现在则是害怕贬值。然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实行的"预期管理"并不能导致汇率的自主稳定。面对无法出清的外汇市场,当前实施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的中间价形成机制让篮子货币陷入易贬难升的困境。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面对贬值压力,货币当局必须在汇率稳定、保住外汇储备、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项目适度开放(或维持适度的资本管制)四个目标中选择三个。有鉴于此,我们依然主张人民币汇率应该尽快实现可自由浮动。为了防止汇率过度超调,可以引入人民币盯住宽幅一篮子货币作为过渡措施。盯住宽幅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2015年"811汇改"是央行推动汇率机制市场化,实行汇率制度由"类爬行安排"到浮动汇率制度过渡的一次重要尝试。然而,经过三天的试验后,央行放弃了原定的汇率改革目标。此后,央行提出了新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在"参考前日收盘价决定当日中间价"的基础上,引入了"稳定24小时篮子货币"因素。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中,由于美元指数和其他货币的变动难以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动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单边投机力量。然而,现行汇率形成机制并不能扭转人民币贬值趋势,也不能消除人民币贬值预期,同时妨碍了央行根据国内经济的基本面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而且还会因为人为的"双向波动"造成外汇储备的损耗。我们主张尽快实现停止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让人民币自由浮动。消除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希望央行能沿"811汇改"的思路,在做好预案的基础上,早日完成中国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2015年"811汇改"是央行推动汇率机制市场化,实行汇率制度由"类爬行安排"到浮动汇率制度过渡的一次重要尝试。然而,经过三天的试验后,央行放弃了原定的汇率改革目标。此后,央行提出了新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在"参考前日收盘价决定当日中间价"的基础上,引入了"稳定24小时篮子货币"因素。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中,由于美元指数和其他货币的变动难以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动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单边投机力量。然而,现行汇率形成机制并不能扭转人民币贬值趋势,也不能消除人民币贬值预期,同时妨碍了央行根据国内经济的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本文回顾了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中国央行在2015年进一步推进汇改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并对8月11日央行汇改新举措进行了评论,最后展望了未来人民币汇改的潜在方向。1994年以来,无论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还是人民币有效汇率均经历了显著升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弹性明显增强,这不仅显著缓解了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而且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然而,随着国内经济的结构调整与潜在增速下行、金融风险的日益浮出水面与资本持续外流,以及国际范围内分化与停滞并存、贸易战与汇率战阴影加剧,过去两年来人民币有效汇率过快升值的趋势难以为继。央行"811汇改"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在时机选择上值得商榷...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加速之势,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走贬的依据是"收盘价+篮子货币"这一人民币汇率新形成机制:美元指数带动篮子货币上涨,人民币需要对美元贬值来稳定篮子货币。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新的汇率机制是不是一个有效而且可持续的机制,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走出贬值通道,真正实现双向浮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杨杨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展自1993年末1994年初中国外汇市场并轨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1994年初的8.70上下逐渐上升至1997年夏季的8.28左右(升值了大约5%)。自1997年夏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维持国内以及区域金融市场稳定,人民币在8.278.28的水平上"盯住"美元,这种制度一直维持到2005年7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可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在今后一两年内,从参照一篮子货币逐步向盯住一篮子货币过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肖立晟  
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加速之势,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走贬的依据是"收盘价+篮子货币"这一人民币汇率新形成机制:美元指数带动篮子货币上涨,人民币需要对美元贬值来稳定篮子货币。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新的汇率机制是不是一个有效而且可持续的机制,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走出贬值通道,真正实现双向浮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松   王克勤   杨槐  
在我国已经开始的更加灵活,更加市场化的新的汇率形成机制的实践探索过程中,选择更为有效的汇率政策,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显得刻不容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巴曙松  王志峰  
2008年第三季度后,受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大幅降低。进入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3月15日,130名美国国会议员联名呼吁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并要求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商品实施反补贴制裁,随后,美国财政部决定推迟公布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报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曹海军  朱连明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程突然加速,但是人们对汇改的路径选择缺乏清晰的认识,人民币汇率弹性、资本账户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上争论仍然不断。本文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争论的实质是未能弄清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所谓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并非非此即彼相互矛盾的关系。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应介于中度和中深度之间,脱离这个阶段短期要么造成国内经济的失衡,要么导致国内经济均衡下的大衰退。另外,本文也认为汇率弹性并不能以汇率幅度为标准,资本账户自由化也必须按步推进。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我们对其步骤、问题和模式也作了详细分析,对一些概念上的误区给予说明。我们相信,对诸多问题的清晰认识必将有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念鲁  陈全庚  鄂志寰  
在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现状和问题做了阐述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认为 ,人民币汇率真正回归到有管理的浮动是汇率调整的主导趋势 ,并就人民币汇率机制如何改革 ,如何确定汇率水平 ,如何逐步完善汇率机制市场化等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政策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笑梅  郭凯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凸显了汇率预期管理的重要性,而汇率预期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外汇市场干预。本文对央行外汇干预与标准化的人民币汇率预期,按照汇改时点进行分阶段实证分析,发现外汇干预对汇率预期的影响效果在汇改后发生了显著改变,汇率预期与外汇干预之间实现了双向互动,汇改对于汇率预期管理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货币当局可在扩大汇率弹性、增强汇率市场化的基础上提高市场沟通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葛文锋  
论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和调节机制天津财经学院葛文锋我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诺在2000年前实现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这一目标预计可以提前得以实现。这表明我国新汇率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实现资本项目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在当前汇率制度下是不可能的。改革人民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何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方案,继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