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0)
2023(5247)
2022(4413)
2021(3776)
2020(3178)
2019(6922)
2018(6849)
2017(12971)
2016(6849)
2015(7690)
2014(7772)
2013(7947)
2012(7664)
2011(7506)
2010(7993)
2009(7776)
2008(7476)
2007(6972)
2006(6694)
2005(6160)
作者
(22370)
(19083)
(18720)
(18084)
(12071)
(8951)
(8459)
(7279)
(7144)
(6833)
(6774)
(6400)
(6232)
(6199)
(5997)
(5669)
(5416)
(5367)
(5355)
(5021)
(4943)
(4629)
(4564)
(4456)
(4378)
(4306)
(4048)
(3847)
(3778)
(3628)
学科
(58602)
经济(58565)
管理(23596)
方法(16634)
(16481)
地方(16112)
数学(14053)
(13995)
企业(13995)
数学方法(13994)
(12368)
地方经济(12187)
环境(11728)
中国(10780)
业经(10042)
(8390)
(7690)
生态(7681)
经济学(7355)
(7158)
资源(7130)
(6769)
(6748)
(6652)
(6525)
金融(6524)
理论(6478)
(6061)
农业(5925)
产业(5616)
机构
大学(121081)
学院(119993)
(60739)
经济(59675)
研究(45893)
管理(41506)
理学(34920)
理学院(34436)
管理学(33894)
管理学院(33677)
中国(33580)
科学(26509)
(26052)
(25229)
(23716)
研究所(21349)
财经(20843)
经济学(20381)
中心(18730)
(18645)
(18570)
经济学院(17863)
(17296)
师范(17229)
北京(16515)
(15880)
(15435)
财经大学(15087)
(14793)
科学院(14540)
基金
项目(70935)
科学(56395)
研究(52335)
基金(52272)
(45056)
国家(44690)
科学基金(37932)
社会(36590)
社会科(34723)
社会科学(34713)
基金项目(27122)
(26807)
教育(22635)
自然(22344)
(22153)
自然科(21499)
自然科学(21489)
资助(21362)
自然科学基金(21102)
编号(18987)
(16946)
重点(16349)
成果(16056)
国家社会(15717)
(15709)
发展(14311)
(14216)
课题(14130)
(14105)
经济(14085)
期刊
(80237)
经济(80237)
研究(42507)
中国(21642)
(19901)
学报(17928)
科学(17096)
管理(17034)
(13939)
大学(13669)
经济研究(13237)
学学(13054)
财经(12765)
(11216)
业经(10399)
(10390)
金融(10390)
问题(10253)
技术(9611)
教育(9292)
农业(9113)
技术经济(7969)
(7270)
世界(7023)
统计(6676)
经济问题(6570)
资源(6511)
国际(6315)
商业(5973)
(5845)
共检索到192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葛涤生  
论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中国药科大学葛涤生在工业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过程出发,探讨如何确立一种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并建设环境与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同时并重的生产方式,以解决二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戴武堂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循环规律。本文主要研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循环规律的内容、条件和作用,正确运用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循环规律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克瑜  
区际经济关系是新时期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区域经济利益现象趋于强化 ,区域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 ,促成了我国区际经济关系的重组。但由于特定的体制改革背景 ,现阶段我国区际经济关系的发育深受一些政府因素的影响 ,因此 ,调控今后我国的区际经济关系 ,也必须从改革或完善这些政府因素着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迎春  徐晓鹰  
论经济关系中的分配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徐迎春徐晓鹰谋求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体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永祥  
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必将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建立我国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关系。我国原有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关系,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形成的,其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国际经济关系》一书是莫斯科新闻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专门论述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学术著作。该著作由莫斯科国民经济学院、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等十多位学者和专家集体编著,国际问题专家哈斯布拉托夫教授任主编。该书共二卷,32章。全书阐述了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属于国际经济关系范畴的全球性(或称世界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健生  
90年代,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南北关系日趋突出,并且呈现出五大特点.一、南北经济差距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仅为4.3%,低于70年代5.6%的水平.同期,发展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柏松  
深港经济关系展望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梁柏松“九七”香港回归临近,深港经济关系如何发展,成为人们殷切关心的问题。下面谈一点个人的一些看法。一、一九九七年之后,香港继续在若干方面对深圳保持优势经过16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深圳的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春堂  
一、中国和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总背景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门栏,全人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必须解决一系列危机: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贫困问题、两极分化问题、资源环境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政治与社会稳定问题等等。而中国和南亚地区将在全球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和南亚地区有很大的共性:我们都曾经是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在20世纪中叶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并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经济体系,解决或正在解决经济起飞的历史任务,而为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而奠定基础。 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将构成中国和南亚地区现代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谈民宪  
矛盾与思考:论中国地区经济关系问题谈民宪自8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关系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中央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国民经济的实际增长与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论证这个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拟结合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实...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吕文军  谭向东  
苏联解体后,在其原版图内形成了三个主要地缘政治经济板块: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外高加索各国;中亚五国。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总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人口5767万(1992年),自然资源丰饶,是前苏联重要农业、原材料及能源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历史上,在海路开通之前,中亚五国所在地区是东西交通和商路必经之地,也是东西文化接触和传播的通道,有“世界文明十字路口”之称。广阔的土地,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迅速增长的人口,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永达  
论日本国际经济关系的走向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于永达日本经济可谓当今世界最成功地利用海外条件、借翼而飞的特殊类型经济。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影响突出。1991年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从不同侧面制约或促进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要把握日本经济的未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宗博  毛俊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当中发展和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基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关系和谐,无疑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关系和谐,因此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达  
2018年以来,中美经济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中美关系质变的背景下构建中美经济关系的"新范式",成为事关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的关键。确立中美经济关系"新范式"的经济逻辑体现为三个"难以为继",即中美两国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全球经济失衡的总体格局难以为继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模式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应当看到三个不变,即中美经济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属性没有变、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变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中大国协调的必要性没有变。因此,在诸多领域的中美协调与合作仍将是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石。确立中美经济关系"新范式"的宗旨在于以双边经贸利益的共生性和包容性对冲两国地缘政治的竞争性和对抗性。这一"新范式"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竞争合作、分歧管控以及深化融合。特朗普政府的"全政府"对华竞争战略、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环境的根本性变化以及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对"新范式"的确立构成了挑战。对中国而言,尊重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经济逻辑、解决好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以及提高"一带一路"倡议的透明度与可预期性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运源  
澳门与欧盟有着悠久的经贸联系。自澳门回归中国以来,澳门政局稳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居民安居乐业,对外经贸关系活跃,与欧盟的经贸联系和合作更加密切。本文主要以具代表性的欧盟主要成员国与澳门的经济关系来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从中揭示澳门经济联系与合作关系的广泛性和国际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