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4)
2023(10791)
2022(8753)
2021(8341)
2020(7083)
2019(16058)
2018(16088)
2017(30815)
2016(16659)
2015(19192)
2014(19123)
2013(18571)
2012(16626)
2011(15251)
2010(15480)
2009(14654)
2008(14513)
2007(13043)
2006(11530)
2005(10993)
作者
(46729)
(38525)
(38435)
(36837)
(24779)
(18393)
(17553)
(14987)
(14961)
(13784)
(13406)
(13032)
(12568)
(12367)
(12177)
(12082)
(11521)
(11196)
(10990)
(10659)
(9706)
(9532)
(9236)
(8910)
(8860)
(8652)
(8531)
(8161)
(7618)
(7538)
学科
(75312)
经济(75239)
(44285)
管理(43208)
方法(33918)
(33825)
企业(33825)
数学(30100)
数学方法(29557)
中国(27254)
(19828)
(16207)
贸易(16195)
业经(16183)
(15946)
(15851)
(15318)
(14858)
银行(14850)
(14233)
(13352)
金融(13350)
(13253)
理论(12827)
农业(12691)
地方(11695)
(11155)
保险(11064)
(10830)
(10438)
机构
大学(242967)
学院(239709)
(107878)
经济(105982)
管理(89611)
研究(85393)
理学(75602)
理学院(74795)
管理学(73326)
管理学院(72896)
中国(70709)
(52668)
(50274)
科学(47795)
(42729)
财经(39842)
研究所(38476)
中心(38007)
(36393)
经济学(35138)
(34782)
北京(34516)
(33744)
(31814)
师范(31590)
经济学院(31527)
(30219)
财经大学(29730)
业大(29640)
(28200)
基金
项目(151125)
科学(120469)
基金(112563)
研究(112550)
(97429)
国家(96715)
科学基金(83129)
社会(74437)
社会科(70627)
社会科学(70608)
基金项目(57223)
(54951)
教育(52443)
自然(51311)
自然科(50253)
自然科学(50244)
自然科学基金(49390)
资助(47914)
(47449)
编号(44533)
成果(37449)
(35073)
重点(34351)
国家社会(32185)
(32150)
课题(31507)
教育部(30790)
(30647)
中国(30273)
人文(29107)
期刊
(119145)
经济(119145)
研究(81740)
中国(50473)
(37564)
管理(35594)
学报(33580)
科学(33541)
(31725)
(28984)
金融(28984)
教育(28099)
大学(26913)
学学(24953)
技术(22057)
农业(21558)
财经(21361)
经济研究(20858)
(18507)
业经(16819)
问题(15894)
(15371)
国际(14381)
世界(14022)
统计(13658)
(12863)
技术经济(12725)
(11953)
图书(11238)
现代(10866)
共检索到375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光宗  侯梦舜  郭超  张雅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既是为了人,也需要依靠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这是一场激发人口巨大潜能和力量,全人口共同参与、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全面和最深刻的社会转型与变革。人口规模巨大一方面蕴含着人口力量大、人力资本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等优势和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人口压力大、生育率极低、人口结构失衡、城镇化质量不高、婚姻家庭出现新问题等风险和挑战。优化人口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把握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应对少子化老龄化,打造全人口、全过程、全方位和谐社会,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光宗  侯梦舜  郭超  张雅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既是为了人,也需要依靠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这是一场激发人口巨大潜能和力量,全人口共同参与、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全面和最深刻的社会转型与变革。人口规模巨大一方面蕴含着人口力量大、人力资本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等优势和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人口压力大、生育率极低、人口结构失衡、城镇化质量不高、婚姻家庭出现新问题等风险和挑战。优化人口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把握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应对少子化老龄化,打造全人口、全过程、全方位和谐社会,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原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是我国既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包括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大志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理解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在巨大的人口规模之下,我国既存在着人口数量与市场规模所带来优势与机遇,也面临着人口结构与发展质量所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应以人的现代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现代化建设实践与人的发展需求充分结合,通过引导生育权回归自主,优化教育、养老等公共资源供给,满足老龄人群多层次需求、畅通人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走出一条适合我国人口规模与结构特点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健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组织了系列专题笔谈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本期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角度展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三希  武玙璠  李嘉琦  
发展数字经济契合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回顾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即充分发挥市场高效的资源配置作用、政府主导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体系。但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着问题与挑战,主要包括底层关键技术缺失、数实融合有待加强、数字社会与数字政府建设有待优化以及数字生态建设尚处初级阶段等。因此,在新发展阶段,发展数字经济应当正确认识并发挥我国的特色优势,从数字技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加快构建新优势,全面提高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优化我国数字生态支撑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薛钢   贾天悦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深度调整所带来的全球公共风险,既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增加了复杂性,也给税收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税收治理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在缓解全球财富积累与收入不平等、遏制全球生态环境与气候恶化、应对全球贸易冲突与国家竞争等方面更加积极有为。本文通过厘清税收治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动因与目标导向,增强税收治理应对全球公共风险的应变力与适应性,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税收方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宝存  苟鸣瀚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其本质是由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教育现代化,是既吸收借鉴世界经验又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是保障全体人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教育现代化,是公平优质、追求卓越的教育现代化,是开放自信、合作共赢的教育现代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仍面临核心教育资源的供给存在不足、教育结构体系的优化调整相对滞后、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亟须提高、教育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仍待完善等挑战。面向未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将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起来,其关键任务包括:发展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优质教育,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教育交流合作新局面。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世伟  
[目的/意义]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的命题,并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思考切入点来分析论述该命题。[研究设计/方法]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若干特征、以人口规模巨大擘画图书馆现代化的新发展、以人口规模巨大实现图书馆更高质量的新提升四个维度作为逻辑点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结论/发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追求和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有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网民数和手机网民规模最大、流动人口巨量等特征,这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将改写全球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版图并藉以丰富世界图书馆的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贡献东方中国增长极的新增力量。[创新/价值]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注重大中小并举的图书馆发展战略、注重全龄友好的空间布局与内容提供、注重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多向奔赴;着力建设惠及全体读者的智慧图书馆体系、着力提升基于海量网民的巨量服务效能、着力创新发展丰富优质的图书馆服务供应。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世伟  
[目的/意义]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的命题,并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思考切入点来分析论述该命题。[研究设计/方法]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若干特征、以人口规模巨大擘画图书馆现代化的新发展、以人口规模巨大实现图书馆更高质量的新提升等四个维度作为逻辑点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结论/发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追求和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有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网民数和手机网民规模最大、流动人口巨量等特征,这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将改写全球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版图并藉以丰富世界图书馆的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贡献东方中国增长极的新增力量。[创新/价值]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注重大中小并举的图书馆发展战略、注重全龄友好的空间布局与内容提供、注重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多向奔赴;着力建设惠及全体读者的智慧图书馆体系、着力提升基于海量网民的巨量服务效能、着力创新发展丰富优质的图书馆服务供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之兵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引领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本质特征出发,明确指出国土空间在承载规模巨大的人口体量、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匹配程度、夯实和平崛起根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国土空间格局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运用区域利益概念,指出明确不同类型区域的功能定位以及探索可行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协调不同类型区域关系并构建科学合理且可持续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面临的主要空间难题,并指出从区域利益共增到区域利益同增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根本原则。最后,从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性、整体发展质量的方向性、国土承载能力的前提性、价值转化机制的工具性、利益协调机制的核心性等五个方面提出加快构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格局的具体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胡鞍钢   张新   张鹏龙   鄢一龙  
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开放为主题,全面回顾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历程,对未来中国对外开放在全球政治、经济、产业、科技大变局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全局性、前瞻性分析,并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构想和政策建议,包括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做深化全球经贸合作的担当者;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做便利全球贸易投资的促进者;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做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推动者;倡导共赢主义新道路,做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建设者;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做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引领者;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支持,做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贡献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阳阳   李浩  
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当前,中国已具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组织基础和宝贵经验,但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需直面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落后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展、人力资本储备相对薄弱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产业发展后劲相对不足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较大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信心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现阶段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必须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促进乡村基本具备更为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变革,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推动乡村非农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阳阳   李浩  
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当前,中国已具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组织基础和宝贵经验,但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需直面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落后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展、人力资本储备相对薄弱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产业发展后劲相对不足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较大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信心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现阶段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必须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促进乡村基本具备更为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变革,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推动乡村非农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之兵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引领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本质特征出发,明确指出国土空间在承载规模巨大的人口体量、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匹配程度、夯实和平崛起根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国土空间格局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运用区域利益概念,指出明确不同类型区域的功能定位以及探索可行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协调不同类型区域关系并构建科学合理且可持续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面临的主要空间难题,并指出从区域利益共增到区域利益同增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根本原则。最后,从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性、整体发展质量的方向性、国土承载能力的前提性、价值转化机制的工具性、利益协调机制的核心性等五个方面提出加快构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格局的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