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2)
- 2023(8462)
- 2022(7047)
- 2021(6673)
- 2020(5830)
- 2019(12945)
- 2018(12817)
- 2017(24566)
- 2016(13553)
- 2015(15145)
- 2014(14982)
- 2013(15022)
- 2012(13922)
- 2011(12563)
- 2010(12885)
- 2009(12410)
- 2008(13049)
- 2007(11734)
- 2006(10490)
- 2005(9454)
- 学科
- 济(51418)
- 经济(51356)
- 管理(43463)
- 业(39507)
- 企(31032)
- 企业(31032)
- 方法(23963)
- 数学(20880)
- 数学方法(20636)
- 中国(18341)
- 财(17740)
- 农(15044)
- 学(13357)
- 制(12552)
- 务(11788)
- 财务(11765)
- 财务管理(11738)
- 贸(11681)
- 贸易(11673)
- 易(11437)
- 业经(11023)
- 企业财务(10920)
- 银(10520)
- 银行(10485)
- 农业(10053)
- 行(9675)
- 环境(9111)
- 和(8736)
- 理论(8541)
- 融(8342)
- 机构
- 大学(208896)
- 学院(207668)
- 济(82162)
- 经济(80427)
- 管理(76151)
- 研究(68659)
- 理学(65288)
- 理学院(64538)
- 管理学(63376)
- 管理学院(63002)
- 中国(54005)
- 京(44840)
- 财(44448)
- 科学(43914)
- 农(37977)
- 所(37472)
- 财经(34480)
- 研究所(33446)
- 业大(32281)
- 经(30927)
- 江(30882)
- 中心(30597)
- 农业(30349)
- 北京(28645)
- 范(26599)
- 师范(26254)
- 经济学(25446)
- 财经大学(25173)
- 州(25142)
- 院(23544)
- 基金
- 项目(130133)
- 科学(99914)
- 基金(93759)
- 研究(90583)
- 家(84030)
- 国家(83275)
- 科学基金(69255)
- 社会(57660)
- 社会科(54668)
- 社会科学(54648)
- 省(50154)
- 基金项目(49830)
- 自然(45529)
- 自然科(44331)
- 自然科学(44312)
- 自然科学基金(43541)
- 划(42876)
- 教育(41174)
- 资助(38268)
- 编号(36497)
- 成果(30173)
- 重点(29405)
- 部(28748)
- 发(27432)
- 创(26259)
- 科研(25234)
- 计划(24732)
- 创新(24658)
- 课题(24625)
- 国家社会(24163)
共检索到310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刚 林曼
2004年以来,我国劳动力稀缺性增强,人口红利下降趋势明显。本文认为这将放大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需求,倒逼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会计,改变企业会计信息供给倾向,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制度环境改善,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深入应用创造机遇。
关键词:
人口红利下降 人力资源会计 应用 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鞍钢 才利民
对于如何认识人力资源红利,本文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口红利分析框架,引入人力资本红利和就业红利两个概念,综合考量人力资源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依据分析框架,本文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教育大发展,中国正在获得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红利,在未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抵消人口红利不断减少的负面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持人力资本总量的持续增加,从而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增长,为未来2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提供巨大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本文认为,中国最有效的公共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这包括对教育、公共卫生及健康、就业及培训等,这些投资将会对中国带来长期的多重的红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彦立
人口红利概述人口红利译自"Demographic DiviDenD",最早由mason在其1997年发表的文章"population anD the asian economic miracle"中被提出。翌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在《世界人口现状》(unFpa1998)中正式使用该词,并逐渐成为经济学和人口学的术语。人口红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带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上升,并且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的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苏京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中国的一块巨大的奶酪,使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制造基地,帮助它们走向世界。专家们称之为"人口红利"。在2004年珠三角地区"民工荒"以后,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这块奶酪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00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发出警告:中国将要进入劳动力短缺的时代。面对"人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金花
人口红利是支持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人口红利可以分为数量红利和质量红利。从横向国际比较看,我国人口数量优势仍在;从纵向看,我国人口数量红利虽在减弱,但质量红利则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多年人力资本的积累,正进入质量红利释放周期。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红利优势仍有新的发展空间。政策着力点应通过"优化存量、引进增量"双管齐下,促进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人口红利数量红利 质量红利人力资本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邹士年 李震海
人口红利曾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转折期,人口红利的消失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且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将给未来经济和社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在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做文章,发挥好第二人口红利期的作用。
关键词:
人口红利 抚养比 未富先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钟水映 李魁
人口红利出现并被有效利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地掌握人口红利的发展态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人口红利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表现得不平衡,差异显著。中国抚养负担低的比较优势终将消失。2039年,中国将发生由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的重要转变。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及时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趋势,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资,通过提高人口质量来应对人口红利日益衰微的趋势。
关键词:
抚养比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述忠 王笑笑 张洪胜
本文将出口规模与价值链地位纳入异质性企业模型分析框架,考察了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就业的机制,并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显示:(1)出口规模扩张会对就业产生正向影响,但由于一般贸易出口规模扩张对就业的正向影响程度要小于加工贸易出口,因此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升会对就业产生负向影响。(2)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会对就业产生负向影响。(3)出口企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也会对就业产生负向影响。近年来,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体现出的出口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占比、生产率和价值链地位的持续提升,降低了企业就业需求,从而有利于缓解中国劳动供给不足的长期趋势以及人口红利下...
关键词:
出口 转型升级 就业 异质性企业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段辉
本文在流行的"人口红利"论基础上重新反思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据此提出三个主要论点:"人口机会窗口"不能与经济高速增长简单归因;"人口红利"不简单等同于"人数红利";流行的"人口红利"论与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具有历史契合性,在缔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透支、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压力。继而探索依赖"人才红利"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哲 张宇豪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我国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人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开发潜力无穷无尽,而人作为资本,其价值可以用价格来衡量。人力资本所体现的价格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本文在对我国人口红利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人力资本价格来审视人口红利,阐释了人口红利的构成,从全面提升人力资本价格的角度来探讨释放新型人口红利的对策。从人力资本价格形成的各基点出发,可以在职业教育、健康、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等多个关键领域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
新型人口红利 人力资本 价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颜色 郭凯明 杭静
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力供给和人口规模保持了40年左右增长,形成了人口红利,这对产业结构转型产生了什么影响?总结中国发展道路成功历程,既能为新阶段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事实基础,也能为其他国家发掘人力资源、推动结构转型提供中国经验。本文在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了劳动力供给和人口规模变化趋势,以及投资结构和市场摩擦等中国经济特征,展示了劳动力和人口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机制。本文发现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长对产业结构转型影响显著,平均降低了农业就业比重7.2个百分点,相当于降低20%左右的农业劳动转移成本。本文为中国应对人口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红利的存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红利正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对这种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发展 人口年龄结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江凤娟 吴峰
互联网的出现重构了新的学习时空观,为我国人力资源发展带来了双重红利。互联网先后给我国人力资源发展带来了三种新模式,分别是"互联网+学历"模式的国家远程教育计划、"互联网+能力"模式的企业数字化学习工程、"互联网+知识"模式的大学全球化慕课运动,它们快速地推动了我国人力资源发展。研究发现,解决社会对于远程教育高层次学历需求问题、解决广大中小企业对于数字化学习的需求与零供应的矛盾问题、解决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中的流失陷阱问题,互联网红利将得到巨大地深度释放。破解这些矛盾,需要制定"互联网+人力资源发展"的顶层设计;举办远程研究生教育,满足高层次的学历学习需求;实施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填补中小企业职工能力提升的学习空白;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搭建学习立交桥;推动我国终身学习立法,从制度层面保障我国人力资源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红利 人力资源 数字化学习 跨越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