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5)
2023(12571)
2022(10570)
2021(9426)
2020(7581)
2019(17004)
2018(16479)
2017(30600)
2016(16738)
2015(18278)
2014(18022)
2013(17932)
2012(17060)
2011(15916)
2010(16279)
2009(15100)
2008(14565)
2007(13155)
2006(12229)
2005(11284)
作者
(52548)
(44074)
(43957)
(41554)
(28039)
(21330)
(19630)
(17070)
(16923)
(15827)
(15308)
(14513)
(14480)
(14095)
(13769)
(13444)
(12971)
(12891)
(12674)
(12531)
(11235)
(11222)
(10604)
(10279)
(10063)
(9834)
(9731)
(9561)
(8918)
(8674)
学科
(91891)
经济(91809)
管理(43939)
(42450)
(31157)
企业(31157)
方法(28228)
中国(26389)
地方(26256)
数学(24252)
数学方法(24093)
(22907)
业经(19504)
(18970)
农业(16284)
地方经济(16044)
(15370)
(14651)
贸易(14640)
(14079)
(13975)
环境(13621)
(13592)
金融(13590)
(13209)
(13141)
银行(13093)
(12729)
技术(11497)
产业(11045)
机构
学院(252445)
大学(251781)
(113448)
经济(111412)
研究(97553)
管理(88306)
理学(74813)
理学院(73829)
管理学(72645)
管理学院(72181)
中国(71645)
科学(59957)
(53809)
(51777)
(49614)
(48936)
研究所(46985)
中心(42014)
业大(39497)
农业(38958)
(38906)
财经(38499)
经济学(36060)
(35326)
师范(34898)
(34811)
北京(34501)
(33887)
经济学院(32178)
(31348)
基金
项目(162599)
科学(127082)
基金(116851)
研究(115065)
(104233)
国家(103310)
科学基金(86473)
社会(76189)
社会科(72283)
社会科学(72261)
(65180)
基金项目(61591)
自然(54409)
(54329)
自然科(53121)
自然科学(53105)
自然科学基金(52162)
教育(51520)
资助(46604)
编号(44103)
(41528)
重点(37536)
成果(35854)
(34856)
(33605)
发展(32889)
(32397)
课题(32359)
国家社会(32137)
创新(31546)
期刊
(137615)
经济(137615)
研究(82461)
中国(54630)
(46326)
学报(45999)
科学(40984)
(36054)
大学(34055)
管理(33855)
学学(32361)
农业(31513)
教育(26144)
(25070)
金融(25070)
经济研究(23175)
业经(21771)
财经(20849)
技术(20781)
问题(18196)
(18185)
(16440)
技术经济(14011)
(13885)
世界(13116)
商业(12645)
(12609)
国际(12501)
科技(11973)
经济问题(11409)
共检索到398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耿修林  
本文根据设计的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描述体系,对人口素质的变动状况进行了测评,对经济发展因素与人口素质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主要结论:人口素质的社会表现方面呈现出持续改善,而人口素质的自然表现方面近年来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1990~2007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总体上保持着较高程度的正向典型相关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金声  
巨大的人口数量,无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然而,我们在加强人均意识的同时,必须也加强人口素质意识。提高人口素质,挖掘素质潜能,不仅对于发展经济,而且对于降低人口数量,对于把中国人口数量多这一基本国情由劣势尽量向优势转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剑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相适应规律是人口规律的基本形式。它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共有的一般规律,它的运动形式体现在一系列具体规律之中。其中,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规律(以下简称相适应规律)就是一系列具体规律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本文就相适应规律的内涵、运动的形式和要求作一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桂兰  
本文利用最新的新疆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新疆人口文化素质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口素质及其变化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新疆的人口素质和促进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雅玲  卢金钟  
文章在将人口素质区分为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之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人口素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身体素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变动趋势,而文化素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则是递增的;另一方面,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而中部地区人口的身体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西部地区无论是人口的身体素质还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均处于弱势地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晓鹏   李建军  
我国人口素质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建国40多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几度膨胀,而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事业的投资增长缓慢.本文通过对我国40年来投资及其投资结构与经济发展及人口素质等因素内在关系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提出今后应适当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科教文卫投资,合理安排投资结构,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论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志威  吴铁雄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收入方程,利用1997-2007年我国省区面板数据,使用控制了省区固定效应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克服环境质量和人口素质的内生性,分析环境质量和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环境的恶化会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人均教育水平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潜力也就很大。因此,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加大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监督;推进技术改革,推广绿色技术,从而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彩全  尹海钊  易行  丁峰  
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2003—2011年长三角地区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进行评价,并对两者的耦合协调性与相对发展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16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区域分异仍较为突出;较经济发展而言,人口素质相对滞后,且地区间差异逐步扩大。期间,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耦合协调度整体有所提升,但提升程度有限且呈现出局部极化、分异突出的现象;协调发展较好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其经济水平与人口素质表现为同步发展,而人口素质相对滞后的嘉兴、南通、宁波等地区,其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拖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金声  
1991年6月,由北京市健康人格研究会和河南省卢氏县委宣传部共同发起,在卢氏县召开了中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部门的干部共约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耿修林  
人口素质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篇文章根据设计的社会发展与人口素质的评价体系,着重从数量分析与实证研究的角度,运用典型相关方法对1990-2007期间社会发展维度和人口素质构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有: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与总人口素质整体上保持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关系;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再生产、人口文化素质产生了正面影响,但与人口素质的体质与健康、社会秩序方面表现呈负相关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智勇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却颇有争议,分歧主要源于数据差异,也与地理单元和空间密切相关。以云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以城市和距离为基本因素的区域分类体系,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县域经济的增长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是在不同的县域,两者的关系有显著的差异;只有当城市化率达到21.5%,城市化才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仅有昆明市及少数较大州级市及周边县域,它们的城市化才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思远  何强  
在当代中国,什么地方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得好,什么地方的经济就发展得好,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公有制经济比重大、尤其是国有经济比重大,是云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的最主要的体制性障碍。本文选择具有典型计划经济体制特征的云南省开远市作为个案,分析说明“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云南经济的发展”的道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徐兴富  
本文通过对 1 990 -2 0 0 2年云南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特别把一些经济指标和全国平均作了比较 ,得出云南民营经济的一些特点和发展态势。同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体制的分析 ,探讨推动云南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