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0)
2023(8385)
2022(7105)
2021(6415)
2020(5217)
2019(11482)
2018(11256)
2017(21650)
2016(11350)
2015(12496)
2014(12089)
2013(12056)
2012(11180)
2011(10282)
2010(10818)
2009(10521)
2008(9829)
2007(9108)
2006(8483)
2005(7904)
作者
(32461)
(27617)
(26946)
(25923)
(17460)
(12928)
(12224)
(10380)
(10199)
(9609)
(9533)
(8983)
(8812)
(8746)
(8556)
(8328)
(7958)
(7764)
(7763)
(7606)
(6996)
(6658)
(6557)
(6427)
(6226)
(6160)
(5792)
(5633)
(5512)
(5282)
学科
(71211)
经济(71170)
管理(33398)
(29146)
(22543)
企业(22543)
方法(20669)
地方(20198)
数学(17722)
数学方法(17572)
中国(15949)
(15337)
地方经济(14029)
业经(13247)
(12756)
(12636)
农业(11206)
(10211)
(9268)
金融(9263)
理论(8981)
环境(8776)
(8754)
贸易(8746)
(8340)
(8132)
银行(8121)
(8046)
(8021)
经济学(7869)
机构
学院(172305)
大学(170729)
(81704)
经济(80245)
研究(61559)
管理(59903)
理学(50433)
理学院(49805)
管理学(48948)
管理学院(48614)
中国(46269)
(37354)
(34989)
科学(34548)
(31148)
财经(29242)
研究所(27761)
经济学(27072)
中心(26677)
(26238)
(26235)
(24448)
师范(24303)
经济学院(23945)
(23097)
北京(22221)
(21585)
财经大学(21239)
(21190)
业大(20012)
基金
项目(104418)
科学(82272)
研究(79711)
基金(75531)
(64923)
国家(64397)
科学基金(54666)
社会(53582)
社会科(50700)
社会科学(50690)
(39979)
基金项目(38885)
教育(36460)
(33272)
编号(32232)
自然(31603)
自然科(30825)
自然科学(30819)
资助(30614)
自然科学基金(30261)
成果(27560)
(24873)
重点(23892)
(23084)
国家社会(22884)
课题(22798)
(21219)
(21171)
发展(20686)
教育部(20449)
期刊
(103929)
经济(103929)
研究(60557)
中国(33616)
(30050)
管理(24202)
学报(24092)
科学(22925)
(22822)
教育(18851)
大学(18623)
经济研究(18043)
学学(17636)
财经(16979)
(16810)
金融(16810)
农业(15039)
业经(14965)
(14908)
技术(14579)
问题(13052)
(10304)
技术经济(10019)
世界(9053)
国际(9036)
统计(8595)
商业(8460)
经济问题(8335)
现代(8039)
改革(7837)
共检索到274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云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种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多重困难。本文以人力资本积累理论为视角,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和人力资本积累在西部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的机理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于提高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永远  
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什么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在经济转型期20世纪80年代呈现收敛而90年代后发散?人力资本究竟是怎样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已有的经验研究没有考虑人力资本积累自身的收敛性,因而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联立互动关系。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增长的联立模型,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存在自身收敛性,人力资本增长率与地区经济增长率存在同向变化特征;同时,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直接发散和间接收敛双重效应,欠发达地区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一个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连玉君  
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了影响地区差距的相关要素 ,认为初始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间人力资本流动和人力资本的激励制度差别都会显著地影响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因此 ,进行长期的人力资本积累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提出了西部地区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两阶段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振良  
提高企业家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兼议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曹振良如何实现两个转变,尤其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借鉴人力资本理论,就企业家素质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仪  逯进  
文章以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为依据,通过“教育年限法”和“教育成本法”比较研究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西北地区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来看是资本推动型的,但各省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较高,而且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较为明显,此外,各省区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差别。据此作者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除加大物质资本投资力度外,有效、持续地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更快地提高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缩小该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安  张望  
首先,在Romer(1986)、Lucas(1988)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四部门模型,将政府支出分为教育支出与生产建设支出,以分析政府支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得出了政府支出是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其效力的发挥取决于各要素之间比例是否合适的结论。然后,利用1978~2006年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强促进作用,政府支出与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着不确定的关系,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因此认为,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只是单纯地依赖教育体系供给,缺乏"干中学"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婷   陈健生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使用系统GMM和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品质能够吸引劳动力流入,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提高本地区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水平,促进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空间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西部地区城市和国家级城市群内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本文从地方品质的视角切入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问题,为探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邱伟华  景瑞琴  
本文建立了一个同时含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积累及收入分布演化的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分布演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更高的初始收入差异将通过直接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与间接提高下一期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这两个渠道对经济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降低收入差异能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率,这将使得低收入国家有可能追赶上高收入国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代谦  别朝霞  
本文在一个两国内生增长模型中研究了发达国家FDI产业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问题。本文分析表明,发达国家FDI产业的选择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越强,发达国家则倾向于将更多更先进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FDI能否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只有辅之以较快速度的人力资本积累,FDI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因此,普及和改善教育、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家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吸引FDI、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核心政策。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产业转移、人力资本和中部经济增长的假定假设,利用安徽省1990-2006年的时序数据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多元协整方法,对每个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不同程度的人力资本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取决与人力资本的积累;但是与理论分析不同的是,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高中和大学程度人力资本的贡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康建英  任芳  
通过构建包含农业现代化、人力资本等要素在内的新古典模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对经济增长及收敛的影响机制。实证发现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整体上存在σ发散和绝对β收敛;在条件收敛发现农业现代化对于经济的贡献明显,但人力资本的三个指标对经济贡献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其他辅助变量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也十分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刘世庆  
作者认为,在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应高度重视积累机制和与之相联系的投资体制的转轨。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里,"八、九不离十"的快速增长和高质量的增长方式可能是较好的选择,但这种增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必须有较高的投资率和较高的积累率作保证。在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增长方式只是一个高积累率的快速增长方式。为此,必须在充分发挥积累潜力的同时,克服掉诸多不利的因素,并且加强对投资战略的调整,深化投资体制的改革,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凌  刘世庆  
论积累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林凌,刘世庆围绕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可能性、内容和途径,经济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的结论是,要消除盲目追求不适当的高速度的倾向,把增长方式转变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和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但笔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汤向俊  
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呈现资本深化的特征,引入人力资本积累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的资本-产出比在1978~1994年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1994~1998年呈现上升趋势,1999~2003年出现缓慢下降趋势;1978年以来,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提高,并且由于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导致人均物质资本上升,但这种人均物质资本和资本-产出比的上升由于人力资本边际报酬递增的作用,使整个经济具有可持续的增长;物质资本积累是中国过去20多年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缓慢,但在近几年有所改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洪涛  
将公共支出纳入人力资本的积累函数,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公共支出内部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1978-2008年中国各项公共支出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中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支出的最优配置比例,依赖于各项支出对人力资本的贡献,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公共支出中的最优配置不是一成不变,从工业化初期到中等收入国家,为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应从初期的公共设施建设支出逐步向教育和医疗支出倾斜;中国1994年的分税制以及上世纪90年代的公共事业私有化改制导致了政府教育和医疗支出减少和经济建设性支出强化,这会损害长期的经济增长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