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8)
2023(7032)
2022(5880)
2021(5295)
2020(4462)
2019(10066)
2018(10016)
2017(19100)
2016(10412)
2015(11708)
2014(11841)
2013(11542)
2012(10602)
2011(9832)
2010(10128)
2009(9796)
2008(9977)
2007(9469)
2006(8544)
2005(7772)
作者
(29495)
(24637)
(24464)
(23277)
(15594)
(11795)
(11160)
(9497)
(9254)
(8964)
(8427)
(8241)
(8185)
(7973)
(7872)
(7545)
(7278)
(7198)
(7111)
(7098)
(6397)
(5978)
(5912)
(5790)
(5584)
(5579)
(5506)
(5479)
(4968)
(4805)
学科
管理(39941)
(38467)
经济(38390)
(32636)
(27764)
企业(27764)
(15164)
(14327)
方法(13740)
(13513)
中国(11910)
业经(10919)
数学(10723)
数学方法(10588)
(9965)
贸易(9958)
(9740)
(9326)
(8945)
银行(8938)
(8547)
(7996)
财务(7960)
理论(7951)
财务管理(7940)
(7938)
体制(7895)
(7872)
金融(7869)
企业财务(7554)
机构
学院(152542)
大学(152427)
(61933)
经济(60498)
管理(57010)
研究(48816)
理学(47588)
理学院(47062)
管理学(46395)
管理学院(46080)
中国(39833)
(34076)
(32187)
科学(27325)
(25511)
财经(25476)
(23951)
中心(23335)
(22803)
(22437)
研究所(20881)
(20496)
北京(20415)
师范(20334)
(20181)
业大(19622)
经济学(18974)
财经大学(18584)
(17709)
农业(16984)
基金
项目(92971)
科学(73408)
研究(72366)
基金(66761)
(56684)
国家(56168)
科学基金(48592)
社会(46591)
社会科(44028)
社会科学(44017)
(36568)
基金项目(34769)
教育(33956)
(30132)
编号(29932)
自然(29361)
自然科(28635)
自然科学(28630)
自然科学基金(28149)
资助(26668)
成果(26053)
(23672)
课题(21767)
(21289)
重点(21033)
(19417)
(19357)
(19056)
国家社会(18980)
教育部(18752)
期刊
(77752)
经济(77752)
研究(50511)
中国(36033)
(28861)
管理(23808)
(22054)
学报(21506)
教育(21291)
科学(19746)
(17881)
金融(17881)
大学(17509)
学学(15997)
财经(14546)
农业(14390)
技术(14083)
业经(13489)
(12444)
经济研究(11161)
问题(10482)
(8684)
图书(8562)
理论(7509)
(7361)
(7353)
世界(7175)
现代(7081)
(7054)
论坛(7054)
共检索到249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即使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并获得了ISO9001质量认证,仍无法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产品品牌受损。在产品品牌面临的多种风险因素中,人为失信违规因素是首要的风险因素,而控制这类风险恰是质量管理制度的弱项。为弥补质量管理制度的不足,企业可在产品品牌建设和运维中发挥信用管理制度和诚信自律制度的作用,从根本上改进质量管理制度的诚信制度环境,并积极应对政府监管的质量信用制度措施和利用相关国家政策增强产品品牌传播力。研究给出了四项制度融合应用的逻辑和基本方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即使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并获得了ISO9001质量认证,仍无法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产品品牌受损。在产品品牌面临的多种风险因素中,人为失信违规因素是首要的风险因素,而控制这类风险恰是质量管理制度的弱项。为弥补质量管理制度的不足,企业可在产品品牌建设和运维中发挥信用管理制度和诚信自律制度的作用,从根本上改进质量管理制度的诚信制度环境,并积极应对政府监管的质量信用制度措施和利用相关国家政策增强产品品牌传播力。研究给出了四项制度融合应用的逻辑和基本方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英娜  丁梁  
国外信用制度建设有150多年的历史,信用制度已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制度建设的经验,对于加强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很有意义。 一、国外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是指以立法形式建立、由中央银行管理运行、强制所有银行参加,以登记和提供企业信贷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公共信贷信息登记系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明  王琼  褚俊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亚东  
现代经济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信用经济 ,但信用缺失现象在经济竞争中却屡见不鲜 ,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尚不成熟的经济体系中 ,信用缺失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障碍。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信用及信用经济的内涵及起源 ,分析了信用缺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及其产生因素 ,更进一步借鉴西方国家在建立信用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 ,提出中国建立与完善信用制度与信用经济体系的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任森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基础 ,而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必须要有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作保证。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中 ,政府的角色如何定位 ,对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政府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了政府直接介入信用关系的主要表现、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提出从合理定位政府经济职能、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强化政府监管、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和加快市场化进程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用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小文  朱正罡  龙西安  
一、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历史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与信用消费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在推行土地制度改革中解决农民所需资金的办法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萌芽时期个人信用制度的特征:农民获得了土地,但他们没有更多的钱来购买农具和其他消费品,为此一些零售商想出的方法是,向农民提供无担保贷款以满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建新  
道德与信用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却又在人们的行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针对信用在社会生活中严重缺失,人们对诚信的呼唤和祈求,建立以资产信用和道德信用为基础的信用制度,确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观念,重视对道德责任法制化和政府管理职能道德化的研究,是信用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文玲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 ,契约产生预期效果的基础是信用 ,信用产品是维系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特效商品。我国现在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 ,还存在信用的缺失。本文通过对中国和美国信用体系的比较 ,并借鉴美国信用体系的优点 ,得出了如何加快我国建立信用体系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阳春  
入世后的中国承担了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并达到国际标准的义务。完善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石上的商品经济 ,信用制度是市场机制良好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制度基础之一。本文运用信誉收益曲线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信用状况不佳的具体成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归属 ;严惩违规者 ,增大违信成本 ;建立完善的政府信用和个人信用制度以及发达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娄荣民  汤钟尧  房世平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嘉兴市的个人贷款业务进行案例研究,证明了在金融产品创新进程中必须结合以一定的配套制度建设。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表内产品创新,个人信贷具有缓解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信息非对称问题、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优势,因而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不足,个人贷款也同样存在隐性风险。因此,文章建议必须建立银行间、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把个人贷款置于更为充分的信息基础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卫国   张珍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慧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构筑在信用基础上的交易经济,一国政府行为在信用体系建设中产生双重效应,即强化和弱化信用制度运行效果。2004年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中国名牌产品”评选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不当施信行为,是与构建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相违背的。本文就信用制度进行经济学解释,并对其产生和形成机制进行阐释。同时结合上述案例展开分析,从而为我国信用制度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利人  
治理信用缺失的重要措施是国强信用制度建设。信用信息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和核心 ,信用市场需求是信用制度中信用奖惩的基础 ,对信用信息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信用市场需求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信用活动、构筑信用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