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0)
- 2023(9725)
- 2022(8169)
- 2021(7240)
- 2020(5992)
- 2019(13461)
- 2018(12991)
- 2017(25531)
- 2016(13735)
- 2015(15190)
- 2014(15390)
- 2013(15316)
- 2012(14820)
- 2011(13956)
- 2010(14636)
- 2009(13712)
- 2008(13503)
- 2007(12650)
- 2006(11668)
- 2005(10699)
- 学科
- 济(85220)
- 经济(85155)
- 管理(39526)
- 业(36838)
- 企(29088)
- 企业(29088)
- 方法(26721)
- 数学(22945)
- 数学方法(22681)
- 地方(22102)
- 中国(18921)
- 农(18524)
- 业经(17126)
- 学(16284)
- 地方经济(15147)
- 财(14369)
- 制(12880)
- 产业(12663)
- 农业(12366)
- 贸(12000)
- 贸易(11993)
- 易(11513)
- 环境(11397)
- 融(11269)
- 金融(11268)
- 策(11180)
- 银(10600)
- 银行(10570)
- 行(10287)
- 理论(10094)
- 机构
- 学院(219598)
- 大学(218878)
- 济(105944)
- 经济(104064)
- 研究(81120)
- 管理(79638)
- 理学(67647)
- 理学院(66851)
- 管理学(65763)
- 管理学院(65340)
- 中国(59571)
- 财(47461)
- 科学(46797)
- 京(45230)
- 所(41490)
- 研究所(37384)
- 财经(37281)
- 江(34914)
- 经济学(34784)
- 中心(34719)
- 经(33587)
- 农(33292)
- 经济学院(31028)
- 范(30226)
- 师范(30017)
- 北京(28634)
- 院(28259)
- 业大(27890)
- 州(27258)
- 财经大学(27143)
- 基金
- 项目(135586)
- 科学(108074)
- 研究(100924)
- 基金(99221)
- 家(85564)
- 国家(84877)
- 科学基金(72442)
- 社会(67708)
- 社会科(64447)
- 社会科学(64432)
- 省(52745)
- 基金项目(50901)
- 教育(44965)
- 划(43739)
- 自然(43679)
- 自然科(42649)
- 自然科学(42635)
- 自然科学基金(41883)
- 资助(41112)
- 编号(38957)
- 成果(33187)
- 发(32267)
- 重点(30887)
- 部(30412)
- 国家社会(28649)
- 课题(28417)
- 创(27847)
- 发展(27102)
- 展(26684)
- 教育部(26426)
- 期刊
- 济(129688)
- 经济(129688)
- 研究(74957)
- 中国(40419)
- 财(34715)
- 管理(31874)
- 学报(31711)
- 农(31459)
- 科学(30657)
- 大学(24414)
- 学学(23174)
- 融(22496)
- 金融(22496)
- 经济研究(21921)
- 农业(21146)
- 财经(20723)
- 教育(20446)
- 业经(19031)
- 技术(18636)
- 经(18238)
- 问题(17033)
- 贸(13782)
- 技术经济(13326)
- 国际(12050)
- 世界(12001)
- 统计(11693)
- 现代(10773)
- 商业(10712)
- 经济问题(10691)
- 策(10431)
共检索到344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世明 胡冬梅
产业集聚现象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阐明了产业集聚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了其经济效应,并结合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集聚政策。同时本文试图说明用产业集聚的思想指导我国的产业政策,对于加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增进经济效益提升竞争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内在的经济规律,理应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并付诸正确实践。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效应 制造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于长革
关于公共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颇多争论,分歧较大,虽然一些研究成果发现公共消费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也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公共消费支出的社会经济效应,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府支出 公共消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亚南 欧名豪 曲福田
首先讨论了循环型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与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持续农业进行了比较;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型农业进行了解读,认为循环型农业可通过区域大循环的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以及企业小循环的产业链增值两方面获得效益;并提出,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处理中心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是促进循环型农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窦文章,杨开忠,李国平
本文探讨了北京市主要供水源地———密云水库对密云县经济发展造成的外部性及由此形成的北京市与密云县区域利益互动格局 ,并运用资源价格理论和新产权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 ,作者提出了一些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政策建议和密云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
关键词:
密云现象 外部性 区域利益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建军
本文研究了分销渠道的纵向控制问题。随着强势零售商的出现,零售商控制渠道取代了生产商控制渠道。本文基于产业链纵向关系理论,利用连续古诺模型的分析方法,对零售商控制和生产商控制的福利效果进行了比较。结论是,在零售市场存在有效竞争的前提下,零售商买方势力作为生产商垄断的抗衡者,将增进社会福利。
关键词:
渠道控制 纵向关系 抗衡势力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蒋振声 周英章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预测方差分解等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 ,对我国 1 95 2—1 999年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在我国存在着某种经济机制使二者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实际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而经济总量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不显著。我国的经济增长目前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 ,决定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局限性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当成为我国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永培 李逢春 蔡晓辉
实证检验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效应十分复杂,两个效应主要着力于通过要素的再配置影响农业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进一步对农业生产率构成间接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得出如下政策含义: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形成的一种"自然反哺"作用会随着工业化的深化而递减,市场机制又加剧了二元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弱势地位,因而在转型期的某个阶段必须对农业予以政策扶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和核心,由此必须制定相关政策,保证该目标的顺利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应该兼顾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经济效应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昝廷全
本文首先论述了“系统经济,整合为王”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系统的资源位凹集模型把经济系统的实际资源位结构构造成凹集是整合在所有权意义上不属于自己的资源的必要条件,这为如何发展系统经济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个模型,推广了国际贸易理论的Heckscher-Ohlin定理,提出了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如何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的对策性建议和必须进行的观念转变;最后,在对科斯企业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凹集模型,进一步指出在系统经济条件下,整合资源的能力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的新理念。
关键词:
经济系统 资源位 凹集模型 整合资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用了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离差和比率两个指标,分别判断1990~1995年我国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的空间状态,并进一步阐明了其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域经济差异 空间特征 政策含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段鸿济 卢文华
"降成本"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学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成本与收入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劳动成本是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价值等式里可变资本的替换。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降成本"的方式不同,降低劳动者工资福利不是唯一的选项。在新常态下,我国不能按照直接降低劳动者工资收入、大幅降低社保费率、削弱劳动者权益、降低劳动者实际收入、降低环保标准和资源使用费率的思路来推动企业"降成本",而应当采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面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保持物价水平稳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举措,达到提质增效、降低成本的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尤苗
本文试图打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黑箱,从居民消费相对不足和生产相对过剩两条主线探讨增长放缓的深层原因。(1)人口生育率下降及老龄化,(2)人口迁移受阻,(3)房地产体制形成的城乡及居民间收入差距,(4)政府税费及企业其他成本负担,这四个方面因素影响到人口增长和权利配置,又深层次地影响到居民收入以及与之相关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结果是居民收入与消费占GDP的比例降低;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和资本的集聚,使得生产过剩;于是发生了消费不足型的生产过剩及增长速度的放缓。本文试图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对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这次经济增速长时间降低,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并探讨其政策含义。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生产过剩 增长放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昌义 潘家华
气候变化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不确定性就成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成本收益方法都假定气候敏感性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设定效用函数和损失函数。斯特恩对这些方法提出了批评,指出气候变化问题不适用于边际分析。继《斯特恩报告》之后,以哈佛大学的魏茨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气候变化经济学中的结构性不确定性展开研究。魏茨曼指出气候敏感性应服从厚尾分布,这一观点既具有气候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也得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认可。而传统的成本收益方法由于假定气候敏感性服从瘦尾分布,因此对气候敏感性、效用函数和损失函数的设定都存在偏误,从而低估了未来气候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害的程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陇小渝 陆伟刚
本文认为,邮政产业的信函传递网、实物配送网、邮政汇兑网不存在显著的纵向关联;长途信函传递网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与较弱的范围经济性,而实物配送网与邮政汇兑网则不具有进入与退出的壁垒,邮政产业不具有自然垄断形成的条件。这一理论的实践含义是邮政产业的重组改革不宜简单采用电信重组的以拆分为主要形式的反托拉斯政策,而应对邮政实行三网分离的分类管制政策。
关键词:
邮政行业 产业属性 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武 宋国庆 邓江年
产业结构是解释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产业结构的演变则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其中,劳动力要素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就业结构是衡量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和今后将面临产业结构较大的调整,必须在认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相互作用条件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措施以实现产业优化和增加就业的两重目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互动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忠群 张群群
关于中国的最优消费率,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然而,如何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计算最优消费率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从分析Phelps的黄金律法则入手,引入关于经济动态效率的新判据,并证明了新判据与黄金律法则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消费率的求解方法,并利用中国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中国的最优消费率。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内外部环境,论述了最优消费率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黄金律法则 最优消费率 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