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8)
2023(9020)
2022(7470)
2021(6836)
2020(5583)
2019(12485)
2018(12312)
2017(22729)
2016(11955)
2015(13236)
2014(13258)
2013(12980)
2012(12426)
2011(11254)
2010(11477)
2009(10732)
2008(10860)
2007(10622)
2006(9428)
2005(8261)
作者
(35232)
(29198)
(29172)
(27530)
(18471)
(14037)
(13165)
(11201)
(10996)
(10574)
(9996)
(9928)
(9428)
(9307)
(9052)
(8842)
(8720)
(8487)
(8358)
(8352)
(7487)
(7102)
(7030)
(6783)
(6571)
(6507)
(6490)
(6424)
(5837)
(5803)
学科
(55713)
经济(55671)
管理(40726)
(38194)
(34099)
企业(34099)
地方(17839)
方法(17764)
技术(17762)
中国(15956)
业经(15475)
(13931)
数学(13407)
数学方法(13206)
技术管理(12059)
产业(11611)
(11212)
理论(11163)
地方经济(10682)
(10106)
(9678)
(9402)
农业(9329)
教育(8367)
(8124)
金融(8121)
环境(8108)
(8106)
(8044)
贸易(8035)
机构
学院(178450)
大学(177816)
(70732)
经济(69139)
管理(68711)
研究(58779)
理学(58039)
理学院(57350)
管理学(56372)
管理学院(56004)
中国(44153)
(38094)
科学(36189)
(32054)
(29869)
(28712)
中心(27676)
(26889)
师范(26680)
研究所(25732)
财经(24891)
(24221)
北京(24013)
(23498)
业大(22465)
(22248)
(21346)
师范大学(21129)
经济学(21045)
技术(20562)
基金
项目(114786)
科学(92500)
研究(89056)
基金(80959)
(69383)
国家(68766)
科学基金(60264)
社会(57368)
社会科(54356)
社会科学(54346)
(48130)
基金项目(42981)
教育(40868)
(39135)
自然(36418)
编号(36359)
自然科(35607)
自然科学(35602)
自然科学基金(34998)
资助(30527)
成果(30385)
(29711)
(27092)
创新(26711)
课题(26495)
重点(26166)
(24244)
国家社会(23372)
项目编号(22493)
发展(22476)
期刊
(88351)
经济(88351)
研究(55596)
中国(43188)
管理(29716)
教育(29101)
学报(25030)
科学(24661)
(24512)
(22226)
大学(19616)
技术(18965)
学学(17679)
业经(15416)
农业(15267)
(14595)
金融(14595)
财经(13430)
图书(13104)
经济研究(12845)
(11941)
科技(11663)
问题(11099)
技术经济(10698)
(10470)
论坛(10470)
书馆(9675)
图书馆(9675)
(8683)
商业(8681)
共检索到281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珂  和金生  
在分析产业集群中存在的网络活动及集群的创新形式的的基础上,提出在产业集群中会自发形成区域创新网络,但仅仅是初级阶段的区域创新网络,并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网络提出培植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引入技术创新的源头、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功能等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胥丽  
文章首先阐述了创新网络的内涵及其特点,随后分析了江苏产业集群现状,并提出了江苏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的动因以及途径,根据不同的网络结构对应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会龙  池仁勇  
浙江产业集群近年来呈现出跨区域扩张的趋势,与此相适应,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也面临着跨区域重构,进而实现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整合。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竞争,已不仅是集群产品(服务)层面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依托"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全新产业链的竞争。本文首先剖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及其特点,接着阐述了浙江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的动因以及途径,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磊  赵光洲  赵立龙  
我国先后已建立了 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数十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些开发区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区、新体制的试验区。但我国的高新区与国际上成功的科技园区相比 ,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是因为高新区内的区域创新网络机制没有建立。本文将对区域创新网络对高新区的作用 ,区域创新网络组成 ,我国高新区内区域创新网络的现状和建立区域创新网络的框架设计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镭  李娟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利用Eviews7.0软件对我国区域创新网络与油气资源集群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区域创新网络影响因素对油气资源富集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油气资源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的R&D投入强度,创新活跃度,创新开放度和技术引进强度对油气资源集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区域创新网络的R&D投入强度、活跃度和开放度上,R&D人员全时当量、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和外商投资总额对油气资源集群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从区域创新网络技术引进强度上,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金额对油气资源集群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相关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文秀  
全球化使一些国家"根植于"地方的产业集群正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技术能力不足、地区优势丧失等问题,并开始出现停滞或后退。于是,升级作为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方式被引进产业集群的研究中。但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量表开发和检验、相关性分析等从非正式创新网络建设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非正式创新网络内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非正式交流、个人间的信任和文化三个方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丹  刘春红  李康  
文章基于区域创新环境和产业集群创新等理论,提出以创新网络为中介的区域环境对时尚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通过对时尚创意产业园区企业进行调研,回收218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环境对时尚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网络开放度与创新网络合作度在区域环境与时尚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赫连志巍  王岚  
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创新能力传递可以有效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认识并克服创新能力传递障碍可以加速传递进程,对于产业集群升级至关重要。由此,提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的概念并构建概念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能力传递障碍与集群升级负相关,通过相关性权重分析,得到5个障碍维度对集群升级阻碍的强弱程度,并针对主要障碍提出改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欢芳  陈惠  傅贻忙  宾厚  
依据2009-2018年湖南省14个市州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修正的引力模型,考量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密度逐年增加且增幅不断扩大,凝聚子群空间结构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式分布特征,凝聚子群Ⅰ、Ⅱ、Ⅲ分别主要来源于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和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市州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创新联系不断加强,临近地域指向性与板块指向性并存,且关联方向日趋明显;各市州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所处地位和拥有权力具有差异性,其中长沙市的净辐射量为正值,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主要辐射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光辉  甘德安  
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在提升区域竞争力、获得区域竞争优势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含义和特点,并在对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在积极创建创新型文化,不断更新创新观念,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创新的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构建武汉新型区域创新网络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斌  冯勤  莫云清  
创新模式的发展在宏观上必然导致国家创新体系。本文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基本理论及其特点,重点阐释了构建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网络的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红宇  蒋玉石  杨力  刘敦虎  
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网络中交互学习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博弈理论框架探讨了组织间信任演化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交互学习与信任演化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交互学习和信任演化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共生效应"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两者协同效果一致时,将会显著提升创新网络的知识转移效率与运行绩效;反之,将会降低创新网络的知识转移效率与运行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敏  郑敏娜  任广乾  
介绍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中政府与企业的行为选择过程,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中政府和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即企业的创新收益、政府补贴、政府从企业创新中所获收益以及企业创新的机会成本,并通过Matlab数值仿真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孝文  赖廷谦  刘敦虎  
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网络中交互学习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博弈理论框架探讨了组织间信任演化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交互学习与信任演化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交互学习和信任演化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共生效应"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两者协同效果一致时,将会显著提升创新网络的知识转移效率与运行绩效;反之,将会降低创新网络的知识转移效率与运行绩效。这就要求在不同的信任演化阶段,不断调整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主动干预组织间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创新网络成员间的信任关系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佘茂艳  王元地  杨雪  
以2009~2012年区域间专利许可表征区域创新网络,以专利许可为创新输出,被许可为创新输入,探讨输出和输入网络特征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合社会网络和回归分析法,从中间度、结构洞、聚类系数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输出网络的中间度和结构洞对创新绩效有积极正向作用,聚类系数呈现负向影响,中间度与聚类系数正向调节结构洞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创新输入网络中的中间度和结构洞对创新绩效是负向影响,聚类系数影响不显著,但中间度和结构洞的交叉项对创新绩效有正向调节作用,中间度与结构洞负向调节聚类系数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区域创新网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建议及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