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1)
2023(9018)
2022(7571)
2021(6745)
2020(5577)
2019(12023)
2018(11515)
2017(22289)
2016(11266)
2015(12433)
2014(11664)
2013(11414)
2012(9893)
2011(8925)
2010(9271)
2009(9148)
2008(8069)
2007(7378)
2006(6649)
2005(6052)
作者
(30133)
(24542)
(24516)
(23094)
(15314)
(11584)
(11174)
(9453)
(9257)
(8815)
(8274)
(8186)
(7698)
(7690)
(7528)
(7507)
(7210)
(7168)
(6980)
(6858)
(6136)
(5984)
(5763)
(5629)
(5614)
(5601)
(5285)
(5278)
(4930)
(4757)
学科
(47690)
经济(47656)
(37095)
管理(34899)
(32595)
企业(32595)
(25426)
金融(25424)
(22656)
银行(22653)
(22050)
中国(19503)
方法(16742)
业经(14311)
数学(13685)
地方(13521)
数学方法(13508)
(13099)
(13098)
(12668)
产业(11395)
中国金融(11001)
(9703)
贸易(9692)
理论(9541)
(9444)
(8886)
财务(8847)
(8839)
财务管理(8834)
机构
学院(157643)
大学(152606)
(67754)
经济(66406)
管理(58986)
理学(50182)
理学院(49754)
管理学(48940)
管理学院(48667)
研究(47862)
中国(43058)
(32204)
(30177)
科学(26490)
财经(25594)
中心(24243)
(23410)
(22887)
(22593)
经济学(21782)
(20262)
研究所(20193)
(20033)
师范(19864)
经济学院(19717)
(19439)
财经大学(18833)
北京(18638)
业大(18388)
(18356)
基金
项目(100788)
科学(80307)
研究(78714)
基金(72108)
(60575)
国家(60042)
科学基金(52937)
社会(51611)
社会科(49324)
社会科学(49314)
(41927)
基金项目(37129)
教育(35190)
(33212)
编号(32487)
自然(30956)
自然科(30282)
自然科学(30279)
自然科学基金(29725)
资助(28925)
成果(25780)
(24125)
(22648)
重点(22623)
课题(22563)
国家社会(21471)
(21158)
创新(21080)
项目编号(20710)
发展(20337)
期刊
(77761)
经济(77761)
研究(49372)
(30038)
金融(30038)
中国(29080)
(25262)
管理(23411)
(19152)
学报(19107)
科学(18577)
教育(16346)
大学(15249)
业经(14829)
技术(14549)
学学(14444)
财经(13595)
经济研究(13418)
农业(12308)
(11927)
问题(9933)
商业(9126)
(8739)
国际(8050)
技术经济(7782)
现代(7683)
理论(7384)
统计(6929)
(6820)
科技(6689)
共检索到241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建刚  李从东  汤勇力  
文章系统的论述了供应链跨产业联结的过程及其特征,认为,该种联结是新的经济环境下供应链结构不断演变的结果,具有跨越产业性、动态性和多链联结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昌  包燕娜  胡晓辉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较大,产业链与供应链格局需重新调整。“十四五”规划也提出产业链与供应链合作,即推动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在中国-中南半岛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也涉及到产业链与供应链的融合问题,但其融合程度不够,仍需提升。因此,立足于中国-中南半岛的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该区域的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的现状。并结合RCEP相关条款阐述信用、成本、关税等要素对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的促进机制;其次,总结了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过程中存在产品研发设计滞后于国外消费市场最新变化、跨境供应链企业与环节信用体系难建立等问题;最后,提出在RCEP条款下建立融合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丽莉  
将供应链集成性、合作性、一体化的思想运用在所有具有"供给—需求"关系的主体之间,形成多元化的供应链模式,提出集群内可以构建技术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并与产品供应链进行耦合,多元供应链的构建融合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升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国英  
供应链金融由来已久,但产业互联网的兴起给了它一个加速演化的机会。作为互联网金融典型代表的P2P平台基于风险控制等因素也在谋求转型,逐渐向供应链业务渗透,并积极寻找与风险可控的资产端对接的机会。二者协同发展所形成的"支付+供应链金融+P2P"的互联网金融战略布局,在提升产业效率等方面改善着传统供应链体系,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新热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韩玲冰  胡一波  王帅红  
首先对物流相关产业链与跨境电商的概念及特征进行阐述,其次对跨境电商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健全跨境电商以及物流相关产业链的互动机制进行探析,并对物流相关产业链同跨境电商的融合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物流相关产业链同跨境电商融合的具体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甜甜  张黎  
分析文化融合现状,提出供应链管理文化融合的概念,结合供应链构建问题建立一种和谐与稳定的供应链管理文化融合体系,并对文化融合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问题分为三个维度进行整合分析,提出具有一定实际作用的风险回避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玲  张金成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存在于企业与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纷纷与供应商和经销商开发明确的联结以提高运作绩效。本文从网络组织的视角,探讨了供应链联结的本质特征,认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联结是核心企业与关键企业之间形成的复杂的联结关系,具有多层级强联结、多重互动联结以及多阶段动态联结特征,并提出了供应链复合联结概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当前,我国物流业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现代物流业、现代供应链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需求更加迫切;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统筹不同地区的物流布局;全方位对外开放需要打造服务全球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产业供应链体系。这一系列物流建设战略正需要构建科学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从而促进物流资源集聚、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推动产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当前,我国物流业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现代物流业、现代供应链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需求更加迫切;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统筹不同地区的物流布局;全方位对外开放需要打造服务全球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产业供应链体系。这一系列物流建设战略正需要构建科学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从而促进物流资源集聚、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推动产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勇  曾传学  
通过对供应链与信息系统的协同化发展历程的分析,对怎样实现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和信息的高效协同化做了研究,分析了现有供应链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协同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协同电子商务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最后从集成供应链信息流、供应商管理、产销一体化模式下的物料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的协作方式以及信息系统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余新创  付保宗  
在当前形势下,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我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受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地缘政治冲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外部国际产业循环不畅的情况下,技术打压、上游断供、市场封锁、生态脱钩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不稳不强的问题日益突显。长期沿袭嵌入式分工合作路径、追赶型经济固有的发展水平差距、国内市场竞争无序、外资企业转移、产业发展生态不优等是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基于此,要把握好内外协作融合关系、新旧接续融合关系、整零畅通融合关系、要素支撑融合关系等四大关系,在前端补链、后端延链、畅通协作、动能再造、优化布局、开放合作等方面积极发力、寻求突破,通过深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率与弹性韧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静  
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加速调整。运用嵌套Logit模型选择EG指数进行实证检验,首次考察中国产业链与供应链专业化集聚、产业链与供应链上、下游关联的多样化集聚现象,并进一步从外部异质性、内部保护性和新发展格局的综合视角探索其驱动因素及双联动协调发展形式与机制。研究发现:内部保护性表现出在产业链与供应链专业化集聚较高的中心地区,存在竞争层面的双联动协调效应,但在产业链与供应链上、下游关联的多样化集聚较高的的中心地区,则是存在协作层面的双联动协调效应,出现了竞争层面与协作层面的"差异化"现象。研究还发现,内部保护性的阻碍作用呈现空间强化趋势,并抑制了产业链与供应链外部异质性的有效溢出。外部异质性对产业链与供应链双联动协调的促进作用呈现空间衰减特征,尤其是知识技术溢出,仅在中心地区小范围内发挥作用。在开放条件下,循环累积的集聚力、贸易的开放度对产业链与供应链双联动协调作用非常重要。对于贸易型特殊企业,会出现地区经济"量"与生产效率"质"的"差异化"现象。基于此,提出以发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为契机,转变政府职能,打破内部保护性,释放和拓宽外部异质性的溢出范围。依托跨界共融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三集一群""三位一体"两链双联动协调发展的创新模式,设计"跨区内区外通道—跨境内境外通道""基础融合平台—国际合作平台""科技创新链—资源集成链"两链双联动协调发展机制,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全貌,为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奠定了基础性认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敬峰  周守华  
本文在分析产业共生与供应链金融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对策与建议。本文认为,产业共生关系既对供应链金融提出了需求,同时也为供应链金融运作和发展提供了基础。银行是供应链金融的提供者,其通过与核心企业合作,有助于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构建。为了完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快业务转型,开发创新的标准化组合产品,优选核心企业,扩大供应链金融业务;政府应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区域规划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法律制度建设为重点,营造良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晋  
对商流和物流分离后的创新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的供应链环境,对商流与物流再融合创新发展的市场需求、技术支撑和典型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商流与物流的再融合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重大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春秋  刘凤致  
为解决低碳产品的渠道融合问题,本文考虑低碳补贴政策和消费者双重偏好下由制造商主导的两级供应链,研究在两种不同的合作方式下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条件以及供应链定价和减排策略。研究发现,只有当线上渠道偏好高于一定阈值、生产成本低于一定阈值时两种渠道结构才会同时存在;企业利润、减排水平、各渠道市场规模等与政府补贴强度、消费者渠道偏好和低碳偏好等密切相关;相较于分散决策,集中决策时供应链总利润、减排水平和总的需求量都具有较高的水平。针对分散决策时双重边际化效应带来的效率损失问题,利用两部定价契约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