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0)
2023(4148)
2022(3622)
2021(3238)
2020(3009)
2019(6832)
2018(6787)
2017(13996)
2016(7744)
2015(8601)
2014(8748)
2013(9063)
2012(8687)
2011(7947)
2010(7987)
2009(7536)
2008(7589)
2007(7092)
2006(6252)
2005(5699)
作者
(23377)
(19789)
(19625)
(18855)
(12405)
(9466)
(9025)
(7745)
(7410)
(7239)
(6852)
(6605)
(6538)
(6491)
(6392)
(6069)
(5843)
(5679)
(5653)
(5580)
(5219)
(4879)
(4876)
(4551)
(4496)
(4473)
(4406)
(4244)
(4054)
(4045)
学科
(40779)
经济(40751)
(24692)
管理(21419)
(19712)
企业(19712)
方法(17106)
数学(14384)
数学方法(14299)
(12422)
(11085)
中国(9907)
业经(9593)
地方(9236)
产业(8884)
收入(8508)
(8428)
(7885)
农业(7688)
结构(7078)
技术(6369)
(6282)
贸易(6280)
(6155)
理论(6132)
(6004)
地方经济(5746)
(5314)
金融(5312)
(5311)
机构
大学(122210)
学院(121419)
(54720)
经济(53742)
管理(44667)
研究(42714)
理学(38415)
理学院(37945)
管理学(37335)
管理学院(37123)
中国(30616)
(25770)
科学(25694)
(24673)
(22573)
研究所(20499)
财经(19738)
(19694)
(18789)
中心(18121)
经济学(17763)
(17738)
(17214)
师范(17064)
业大(16861)
北京(16502)
经济学院(16011)
农业(15378)
(14948)
(14804)
基金
项目(76739)
科学(60688)
研究(56631)
基金(55534)
(48271)
国家(47825)
科学基金(40407)
社会(37384)
社会科(35561)
社会科学(35553)
(30275)
基金项目(29094)
教育(25614)
(25311)
自然(24545)
自然科(23985)
自然科学(23979)
自然科学基金(23631)
资助(23237)
编号(21865)
成果(18602)
(18092)
重点(17577)
(17469)
课题(16016)
(15944)
国家社会(15493)
教育部(15002)
发展(14911)
创新(14855)
期刊
(63352)
经济(63352)
研究(38717)
中国(22143)
学报(19987)
(19151)
科学(18488)
(17904)
管理(17233)
大学(15028)
学学(14147)
教育(12254)
农业(12037)
财经(11588)
业经(10467)
经济研究(10246)
(10215)
技术(9772)
(9474)
金融(9474)
问题(9131)
技术经济(6905)
(6654)
商业(6556)
(6187)
统计(5998)
世界(5950)
现代(5908)
经济问题(5743)
(5631)
共检索到182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素杰  
本文通过对收入分配、收入流向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定性与实证分析,将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说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累积循环效应,当前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着重大隐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适度约束市场化的产业结构变动对收入分配状况的不利影响,以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晓辉  于嘉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国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近15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状况的实证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主导产业作用不强,二元经济矛盾突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不明显等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忠  张相国  
本文通过对安徽宣城市朱桥乡渔业经济状况的调查,发现发展水产品养殖业是农(渔)民增收的有力和有效手段。专业渔业和兼业渔业分别受到生产、市场、制度、环境和外部性等因素的影响,面临不同的风险,要增加农(渔)民的收入,需要趋利避害,化解相关风险。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范德成  张伟  
构造了考虑产业结构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我国1990-2009年的跨产业部门时间系列数据,采用岭回归的方法计算出三次产业比重对要素产出弹性的影响系数,以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是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步推进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有助于改善初次分配恶化的局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淑茹  徐丽丽  
一国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还必定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本文以美国的产业结构作为对比参照系,将中国的产业结构体系与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两国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总结出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但是比重和结构偏离度仍然偏高;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趋势缓慢,制造业处在价值链底端;第三产业比重偏小、内部结构发展不完善等问题。进而提出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村人口教育水平;加速第二产业调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资力度;坚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完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与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春华  
产业结构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熊春华产业结构状况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现在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产业结构的渐变过程,反过来.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南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进步的表现。本文对南京市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发展演进过程及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中发现了南京目前在产业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如二元经济结构较严重、重工业比重过高、技术含量不高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晓玲  
2005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和高级化,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进一步降低,工业生产速度不断加快,第三产业比重稳定增长。同时,西部产业结构的变动速度超过东部,具有比东部地区更为强大的产业结构演变动力。但是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比较缓慢,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突出的早产型特点。目前西部地区应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推进西部优势资源的规模开发,改善农牧业发展的条件,促进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快速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媛媛  孙志宏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内蒙古在1998~2012年间的林业经济增长状况及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林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而且林业第一产业在结构素质、区域竞争优势方面问题突出,影响着第一产业的发展。其中二、三产业结构素质好,但竞争力较弱。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阻碍林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发展高质量的林业第一产业、推进第二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整合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等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方面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斌  
本文基于宏观视角,结合广西1980~2015年产业结构、物价变动与收入水平的相关数据,对三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构建拟合模型,进行一系列实证分析、检验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并就如何发挥好价格调控监管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一、引言2015年,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实现了"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成贵  赵帮宏  
以往对农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仅局限于总量基尼系数的测定,不能准确地揭示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收入分配均衡性的内在机理。本文通过对总量基尼系数的分解,测算了不同收入构成因子自身的基尼系数,进而明确不同产业的发展是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民总收入分配的。同时认为,在现阶段,基尼系数的增值,是经济理性预期的目标,在平等与效率的两难选择中,应该在有效率的经济中促进平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明  吴栋  
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现象近年来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推导出中国城镇居民的个体"短视"消费模型和总量消费模型;运用我国1985~2004年城镇居民消费、收入及其他相关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分别对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在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引起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减小,且其长期影响尤为显著。在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毕先萍  简新华  
本文从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迁角度出发 ,通过实证分析 ,验证我国经济转型期经济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指出 ,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在改革和发展中结构性反差的存在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而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由于存在政策性障碍 ,并未建立起正常、有效的传导机制。因此 ,要从根本上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并使之逐步缩小 ,必须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消除所有制、产业、城乡等结构变迁中的结构性反差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日忠  
文章在统计分析2000-2011年上海市能源消耗数据的基础上,以Tapio脱钩弹性指标为手段,研究上海市2001-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状况的时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1-2011年上海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间总体上处于弱脱钩状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电力在大多数年份都处于弱脱钩状态,天然气则属于扩张负脱钩状态;产业结构中,第一、三产业都未能较好实现脱钩,第二产业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经济发达城市的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元  周树高  贾功祥  
文章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检验我国28个省市14年间,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化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变动间的影响力度,互相对对方的冲击情况。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两者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第一、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扩大造成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扩大则可以起到反向作用。就东部和西部地区而言,则与全国的情况有所不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在下一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增加将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别形成正向、负向和负向的作用,收入差距的扩大能够在未来引导更多的劳动者流向第三产业,而减少流向第一、二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