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4)
2023(4142)
2022(3579)
2021(3262)
2020(2860)
2019(6445)
2018(6427)
2017(12982)
2016(7106)
2015(7991)
2014(7848)
2013(8101)
2012(7766)
2011(7167)
2010(7379)
2009(6982)
2008(7335)
2007(6836)
2006(6324)
2005(5750)
作者
(21453)
(18235)
(17815)
(17345)
(11456)
(8465)
(8013)
(6816)
(6808)
(6740)
(6518)
(6137)
(6041)
(5976)
(5961)
(5566)
(5284)
(5269)
(5101)
(5089)
(4881)
(4454)
(4436)
(4436)
(4268)
(4046)
(4017)
(3747)
(3693)
(3654)
学科
(32800)
经济(32767)
(21598)
(20238)
税收(20158)
(19991)
管理(18648)
(16076)
企业(16076)
方法(11589)
(11043)
(9269)
数学(9059)
数学方法(8934)
产业(8612)
业经(8465)
(8183)
地方(7878)
中国(7733)
农业(6446)
(5898)
(5895)
理论(5885)
技术(5778)
财政(5714)
结构(5389)
地方经济(4939)
(4915)
贸易(4913)
(4835)
机构
大学(113033)
学院(111969)
(46423)
经济(45616)
研究(39401)
管理(38577)
理学(32964)
理学院(32531)
管理学(31856)
管理学院(31650)
(28379)
中国(28048)
科学(24527)
(23693)
(21061)
财经(20990)
(18744)
研究所(18743)
(18597)
(16806)
(16165)
师范(16040)
中心(15884)
经济学(15245)
财经大学(15202)
北京(15108)
(14578)
业大(14382)
经济学院(13818)
(13195)
基金
项目(67632)
科学(53506)
研究(50574)
基金(49233)
(42819)
国家(42486)
科学基金(35732)
社会(32967)
社会科(31413)
社会科学(31403)
(26154)
基金项目(25765)
(22123)
教育(21689)
自然(21411)
自然科(20890)
自然科学(20882)
自然科学基金(20522)
编号(20303)
资助(19817)
成果(18508)
(15817)
重点(15448)
(14789)
(14198)
国家社会(14093)
课题(13965)
(13943)
创新(13344)
发展(13040)
期刊
(55554)
经济(55554)
研究(42040)
(21479)
中国(19213)
学报(19080)
科学(16729)
(15968)
(15321)
(14786)
大学(13947)
管理(13898)
税务(13611)
学学(13118)
教育(11041)
财经(10979)
农业(10745)
(9575)
经济研究(8947)
业经(8419)
技术(7912)
问题(7904)
(7256)
金融(7256)
国际(6264)
(6152)
(5939)
技术经济(5718)
(5221)
现代(5169)
共检索到175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军  
一、产业税负转移和归宿研究角度的确定税收制度所法定的税负经由一定途径而发生再分配,称为税负“转移”(个别学者认为税负转移不同于税负转嫁,本文视为同义).由税负转移所形成的最终税收负担,称为税负“归宿”.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以纳税人为本位来研究税负转移与税负归宿问题,而对产业税负转移问题与产业税负归宿问题,迄今尚无系统的研究.笔者以为,税负转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凤阁  
经济改革推动着理论研究的创新和深入 ,随着现代税收理论研究重心从片面强调筹集财政收入功能方面转向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税收负担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力就充分显露出来了。税负转嫁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 ,但又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只能是国家征税后纳税人提供的商品的价格是否变动及变动的幅度 ,而影响税负归宿的决定因素则是纳税人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实现程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仇建鸣  胡湘桂  
一、现有税负转嫁与归宿理论及其缺陷(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们是纳税人、负税人、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纳税人(TaxPager)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TaxBearer)是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阳  
本文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计算我国流转税税负在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之间的归宿。模型中根据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把城镇居民按收入水平分为7组、农村居民分为5组,运用一般均衡原理,分析流转税税收负担在各组居民之间的分布,再把每组居民承担的税负与可支配收入对比,计算我国流转税体系的具体累退程度。根据我国整个税收制度的设计特点,解释流转税体系累退性的原因,并为完善税制公平功能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昊  娄峰  
本文运用一般均衡方法,从收入来源端和使用端两方面测量居民间接税负担。在对间接税归宿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税收模型,运用差别税收归宿的测算方法,对中国2010年农村和城镇不同收入组居民负担的主要间接税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居民间接税负担均呈U型,且农村居民间接税负担重于城镇居民;来源端税负对总税负的影响大于使用端,总的税负累进(退)性更接近来源端。研究进一步发现,居民收入与支出结构是影响累进(退)性的决定因素,要素替代弹性与来源端税负呈反向关系,与使用端呈正向关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升  
合理的税制结构是实现税收功能的重要基础,税制与税制结构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税负归宿与税制功能的实现。从税负归宿角度审视税制结构,更易于探讨税制结构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本文从税负归宿的角度,对税制结构的现状及优化路径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发挥税收功能,深化税制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韩明琴  
不动产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存在着转嫁的可能性。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建立的财产税税负归宿理论模型,可以对短期和长期情况下的土地税和房屋税税负归宿进行分析。该模型要对特定条件下的某些假设进行修正,以增加模型的适用性。从对财产税税负归宿的分析可以发现,课征财产税主要会产生收入分配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宝锋  付燕妮  李超民  
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编制2018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从收入端和消费端对增值税税负归宿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从增值税税负归宿来看,农村居民消费端税负略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端税负高于城镇居民,总税负也高于城镇居民。(2)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来看,增值税扩大了农村及全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由于收入效应的累进性较强,增值税缩小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3)从研究方法来看,调节收入分配效应分析相较税负归宿分析研究更全面,结论更客观准确。应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调整税率结构,加大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并提高精准性,以更有效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洪  于洪  
消费课税的税负归宿问题是公共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城镇居民家庭商品分类数据基础上,借助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从需求弹性计量分析入手,通过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两种研究途径,对我国消费课税的税负归宿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消费课税税制体系的相关政策制定,应当考察更深层次的消费者行为,以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税负归宿公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志伟  
企业所得税对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企业所得税税负归宿问题内生化来研究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使用2010年的数据研究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归宿发现,相对于国家实际征得的企业所得税,资本要素承担了超过100%的税收负担,而劳动要素在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归宿中受益;在收入分配方面,企业所得税具有一定的累进性,能够减少城乡之间、城乡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所得税对不同收入群体收入的影响大体呈倒U字型分布,因此,降低企业所得税虽然可能导致收入分配进一步恶化,但有利于提高最低收入阶层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提高企业所得税虽然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但应注意配合其他措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昊  娄峰  
本文运用一般均衡方法,从收入来源端和使用端两方面测量居民间接税负担。在对间接税归宿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税收模型,运用差别税收归宿的测算方法,对中国2010年农村和城镇不同收入组居民负担的主要间接税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居民间接税负担均呈U型,且农村居民间接税负担重于城镇居民;来源端税负对总税负的影响大于使用端,总的税负累进(退)性更接近来源端。研究进一步发现,居民收入与支出结构是影响累进(退)性的决定因素,要素替代弹性与来源端税负呈反向关系,与使用端呈正向关系,与累进(退)性呈反向关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钟大能  
通过对我国住宅课税税负归宿的一般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住宅课税的税负归宿应该是较高收入群体,对其税负归宿的重要表现,即税负输出的分析结果表明,住宅课税在一定条件下具备税负输出的典型特征和正负效应。由此,应将住宅课税作为我国财产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在功能目标定位、课征环节、税率选择、税权确定和课征地区范围等方面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探索和试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阳  
税负归宿理论的研究进展包括税负归宿局部均衡分析、税负归宿一般均衡分析、税负归宿动态分析和终生税负归宿分析四个方面。局部均衡分析以单一市场为背景研究税收负担的分布。忽略税收对其他市场的影响。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是研究对一种商品或要素征税对全部商品和要素在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和影响,尽可能全面地探求税收变化的各种效应。动态分析建立了把储蓄和投资作为内生变量的跨时优化模型,通过分析税收对资本-劳动比例的影响来确定长期的税负归宿。终生税负归宿分析中采用终生收入来衡量人们的整体福利水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岳松  赵晓华  
隐性税收负担对现代企业财务决策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在企业并购行为选择中有着明显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企业并购交易行为中隐性税收负担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借此考察隐性税收负担运动效应给税收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于洪  
税收政策在缩小地区贫富差距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针对现有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应当及时纠正向东部地区过度倾斜的累退性导向,以实现地区范畴上的公平对待,并避免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出现各地争设各类开发区、园区的风潮。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差异,应积极推动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以自动调整区域税负分布状况。此外,消费行为及其结构也会在微观层面对税负分布及归宿产生影响。对区域性因素的扰动进行计量分析,可以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税负分布格局的合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