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3)
- 2023(4358)
- 2022(3646)
- 2021(3057)
- 2019(5656)
- 2018(5537)
- 2017(10537)
- 2016(5525)
- 2015(6317)
- 2014(6465)
- 2013(6687)
- 2012(6607)
- 2011(6503)
- 2010(6810)
- 2009(6712)
- 2008(6418)
- 2007(6117)
- 2006(5869)
- 2005(5623)
- 2004(5193)
- 学科
- 济(52472)
- 经济(52441)
- 管理(15527)
- 地方(14687)
- 方法(13184)
- 地方经济(11638)
- 业(11510)
- 数学(11229)
- 数学方法(11164)
- 学(9962)
- 中国(9672)
- 企(9461)
- 企业(9461)
- 业经(8366)
- 经济学(6579)
- 农(6282)
- 融(6197)
- 金融(6196)
- 制(6194)
- 环境(5774)
- 财(5685)
- 和(5471)
- 理论(5460)
- 体(5438)
- 发(5269)
- 银(4974)
- 银行(4972)
- 产业(4906)
- 行(4864)
- 策(4620)
- 机构
- 大学(101828)
- 学院(99273)
- 济(53266)
- 经济(52364)
- 研究(39658)
- 管理(31757)
- 中国(29020)
- 理学(26078)
- 理学院(25716)
- 管理学(25337)
- 管理学院(25136)
- 财(23274)
- 科学(21281)
- 京(21112)
- 所(20665)
- 经济学(18668)
- 研究所(18311)
- 财经(18296)
- 经(16351)
- 经济学院(16327)
- 中心(15967)
- 江(15820)
- 范(14777)
- 师范(14711)
- 北京(13943)
- 院(13361)
- 财经大学(13162)
- 州(12659)
- 科学院(12153)
- 师范大学(11921)
- 基金
- 项目(53996)
- 科学(42338)
- 研究(40809)
- 基金(39350)
- 家(33634)
- 国家(33364)
- 社会(28636)
- 科学基金(27664)
- 社会科(27180)
- 社会科学(27171)
- 省(19707)
- 基金项目(19509)
- 教育(18213)
- 划(16664)
- 资助(16565)
- 编号(15008)
- 自然(14977)
- 自然科(14594)
- 自然科学(14590)
- 自然科学基金(14330)
- 成果(13927)
- 发(13197)
- 济(12726)
- 经济(12612)
- 重点(12482)
- 国家社会(12446)
- 部(12404)
- 课题(11481)
- 发展(11320)
- 展(11172)
共检索到169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大新
一、"经济人"的涵义随着西欧商业社会的兴起,经济学在18世纪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显学"。如今,经济学的一些专门术语为社会科学各领域所广泛使用。"经济人"(Homo oeconomicus或economic man)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概念之一。不过,概念的广泛使用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它的真正理解。直到现在,将"经济人"等同于"自私自利之人"的看法仍然存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漆光瑛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与市场经济的拜物教漆光瑛所谓“经济人”,是指以追求私人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并按经济原则进行活动的主体,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明确提出“经济人”概念的,是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然而,最早系统地运用“经济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心宇
提及亚当·斯密,一般人都知道他的"经济人"理论。尽管"经济人"的概念不是亚当·斯密最先提出的,他甚至并没有直接提到"经济人"这个词,而仅在其作品中两次提到"看不见的手",但其描述显然已经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具有"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伟
文章对亚当·斯密在《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著作中的提出的"经济人"和"道德人",从人是两者的统一体这一思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经济人"中"利己"的人性假设包含着"道德人"的"利他"成分;而"道德人"中的"利他"却又常常意蕴着某种"利己"。并认为以亚当.斯密《国富论》为发端的西方经济学实际上存在两个假设前提:一是由"经济人"假设引致出的"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二是由"道德人"假设引致出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信用机制——它保证了市场自由交易能够长期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经济人 道德人 贫富分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董平均
天下"皆为利"与善因论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前提,肯定人们求利、求富的合理性,在等级森严,"小不得僭大,贱不得踰贵"的秦汉社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亚当.斯密"经济人"与"看不见的手"的假设亦强调尊重个人的求利行为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司马迁与斯密研究求富、逐利行为,尽管皆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前提条件,但因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及视角各异,二者又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经济思想。前者代表了庶民地主和工商业地主的利益和要求,而非为替资本主义辩护,后者则是上升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反对重商主义和国家干预政策,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立君
用经济学的概念及方法来研究法律问题,被称之为"法律的经济分析"。在经济学说史上,亚当.斯密第一个把经济学分析扩展到法律制度,成为当代法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在《国富论》中,斯密通过对学徒法、谷物法等一系列法律的经济分析,揭示了法律制度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
关键词:
亚当.斯密 法律的经济分析 《国富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莉
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陈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归为分工和资本积累,并指出它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是自由的经济制度。这种自由的经济制度,在我们今天看来,本质上就是市场经济制度。但我国历来对斯密的研究均很少涉及这方面,本文试图对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伯重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经济史学的开创之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经济史学赖以建立的基础。今天的经济史学界,虽然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不断涌现,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和话语体系仍然是亚当·斯密创立的。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经济史学 话语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开太
亚当·斯密为了建立一个关于市场经济的经济学体系 ,在他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考察了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国家 ,中国是他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对他的经济思想有着重要影响。斯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 ?这一研究对他的思想有什么影响 ?对这一研究应如何评价 ?作者以为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更准确地把握斯密及其经济思想是有意义的 ,因此根据《国富论》 ,结合十八世纪中国的实际对这一研究进行了分析。然而作者的主要结论却是斯密对中国的研究符合其整体理论需要 ,但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
关键词:
《国富论》 中国 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刘婷 张越
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其思想历久弥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多次提及中国,构建了传统中国“富裕”且“停滞”的形象,并论述了发展经济的独特看法。从《国富论》中与中国相关的论述入手,比较其呈现的中国形象与实际情况的异同,探讨这些论述的认知来源、社会背景和经济观点对于亚当·斯密构建中国形象所造成的重要影响。研读亚当·斯密的相关论述与见解,对于当代中国深化改革和开放也有诸多启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向荣
经济人假设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挑战。"利他行为"的存在,和经济人的"自利性"假设存在矛盾,理论上被称为斯密悖论。通过对经济人假设内涵的逐一分析,发现经济人假设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行为目标描述不准确。人的真实行为目标不是功利利益或者快乐,而是平静。同情心支配下的利他行为,是为了自己内心获得平静,也属于自利的范畴。把人的行为目标界定为追求平静后,可得出"平静型经济人假设"这一概念,该假设包括自利性、信息不完备性和有限理性三个基本内容,可以消除传统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之间出现的诸多矛盾。
关键词:
经济人假设 辨析 重构 斯密悖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向荣
经济人假设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挑战。"利他行为"的存在,和经济人的"自利性"假设存在矛盾,理论上被称为斯密悖论。通过对经济人假设内涵的逐一分析,发现经济人假设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行为目标描述不准确。人的真实行为目标不是功利利益或者快乐,而是平静。同情心支配下的利他行为,是为了自己内心获得平静,也属于自利的范畴。把人的行为目标界定为追求平静后,可得出"平静型经济人假设"这一概念,该假设包括自利性、信息不完备性和有限理性三个基本内容,可以消除传统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之间出现的诸多矛盾。
关键词:
经济人假设 辨析 重构 斯密悖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本文在分析西蒙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说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其经济意义:知识具有时间和主体的相对性;一般人们发现和选择的只能是满意的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有限理性经济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一般遵循的是程序理性穴Procedualrationality雪而非结果理性穴Rationalityofoutcome雪;无论是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说,还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说,其本质都是经济人假说,经济人的行为动机一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根据这一意义,提出了在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说理论下,财务报告所列报的是根据财务报告目标要求,依据会计规则所产生的财务信息,这种财务信息必定存在“规则性失真”和信息的不完全性;此外,会计规则内容在...
关键词:
有限理性经济人 财务报告 列报和使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阳立高 廖进中
该文基于理性经济人批判,提出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进步的"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即假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国家行为必须要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综合权衡全体国民短、中、长期的利益需求及其可获得性,以均衡、稳定与可持续地增进全体国民福利最大化为目的。
关键词:
理论经济人批判 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