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2)
- 2023(5448)
- 2022(4529)
- 2021(4149)
- 2020(3579)
- 2019(7981)
- 2018(7843)
- 2017(15521)
- 2016(8721)
- 2015(9609)
- 2014(9589)
- 2013(9366)
- 2012(8855)
- 2011(8211)
- 2010(8365)
- 2009(8146)
- 2008(8188)
- 2007(7635)
- 2006(7071)
- 2005(6797)
- 学科
- 济(36123)
- 经济(36052)
- 管理(31533)
- 业(27392)
- 企(25930)
- 企业(25930)
- 制(13934)
- 财(12863)
- 业经(10799)
- 方法(10656)
- 体(9842)
- 中国(9642)
- 学(9106)
- 农(8934)
- 体制(8620)
- 土地(8483)
- 数学(8235)
- 数学方法(8146)
- 务(7447)
- 财务(7424)
- 财务管理(7403)
- 银(7303)
- 银行(7298)
- 企业财务(7063)
- 行(6970)
- 融(6840)
- 金融(6837)
- 理论(6109)
- 划(5857)
- 环境(5710)
- 机构
- 大学(131011)
- 学院(127582)
- 济(54353)
- 经济(53232)
- 管理(46997)
- 研究(44562)
- 理学(38868)
- 理学院(38400)
- 管理学(37936)
- 管理学院(37670)
- 中国(35474)
- 财(30807)
- 京(28324)
- 科学(24375)
- 财经(23045)
- 所(22428)
- 江(21296)
- 经(20659)
- 中心(19862)
- 研究所(19627)
- 农(18192)
- 北京(17882)
- 范(17569)
- 师范(17447)
- 经济学(17392)
- 财经大学(16941)
- 州(16264)
- 业大(15972)
- 院(15851)
- 经济学院(15375)
- 基金
- 项目(76498)
- 科学(61115)
- 研究(58990)
- 基金(56668)
- 家(48422)
- 国家(48009)
- 科学基金(41248)
- 社会(39380)
- 社会科(37310)
- 社会科学(37298)
- 基金项目(29297)
- 省(28560)
- 教育(27382)
- 自然(24550)
- 划(24463)
- 自然科(23933)
- 自然科学(23927)
- 编号(23550)
- 自然科学基金(23518)
- 资助(22481)
- 制(21301)
- 成果(21198)
- 部(18525)
- 重点(17481)
- 课题(17161)
- 国家社会(16751)
- 教育部(16282)
- 性(16137)
- 创(15937)
- 发(15635)
共检索到211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建国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政局动荡,政权嬗递,分裂割据数十年。在这样的社会政局下,传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是何状况,具有什么特点?唐后期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否有曲折变化?迄今,在这些方面还缺乏必要的专门研究。而这对于弄清唐宋时期土地所有制关系发展演变的脉络和整体面貌,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拟就五代十国时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树国
笔者认为 ,五代十国时期吴、南唐田税的变化是唐宋之际两税法税制变迁的反映 ,吴顺义改革和南唐升元改革主要是将原来户税钱转向地亩征收。税钱仅是田亩税的一部分 ,还有税米同时存在。吴、南唐田税始终是钱米并征 ,是以后宋代田税夏钱秋米的滥觞。
关键词:
杨吴 南唐 田税 税制变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学檬
杜文玉教授的新著《五代十国经济史》(以下简称"杜著")已由学苑出版社于2011年6月出版。我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全书,还重温了相关论著,写了这篇述评。初步印象是:作者竭尽全力完成了自已的目标:写出一部五代十国"断代经济史",以反映五代十国这一"完整的历史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晓岩
完善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制度是健全我国地方税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国城镇土地国有制的条件下,对包括土地和房屋在内的房地产征收统一的物业税存在法理上的障碍。我国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制度,必须立足于城镇土地国有制的背景,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的关系,将现行一次性收取的土地出让总成交价款分解为一次性收取的土地补偿金和分年度收取的土地年租金,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建立以土地年租金和房产税为主体的地方财政收入制度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健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以及相关的争论中,是否在国有制下不触及产权改革,而依靠引入像相对业绩比较这些技术手段实现国有制的效率,以往的产权理论尚未回答这类问题。本文论证了在纯国有制或者说集中所有权下,国家调控政策的巨大影响以及国家所有者和政策调控者身份的重合,加上国家无法准确把握政策的影响度,会造成这种判断信息的失真。这也说明,相对业绩比较无法取代产权改革,只能在国有经济比重不高的情况下才能起作用。
关键词:
国有经济 产权改革 标尺竞争 充分统计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富春 袁磊
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企业制度创新的重点就是要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我国城镇土地属于国家,土地国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也有一个实现形式的问题。土地又是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内的一切企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土地要素和其它要素自然就紧密相联,动产和不动产的实现形式就总是交织在一起。由此可见,土地国有权的实现与企业改革息息相关,土地国有权不可能游离于企业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宝均
社会主义的改革者们决心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建立市场经济,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一个世纪性的挑战。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可能,国内外的许多人都表示怀疑,有些人笃信只有私有制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世纪性挑战的回答,对于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的探索,必将给经济科学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在中国首先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历史性结合,必将给人类社会的进步树立起一座新的路标,带来一种新的发展动力,并将给那些致力于追求一种既有较高的社会公平,又有较高的效率的经济体制的人们以新的鼓舞和信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盛险峰
在军需财政"量出"难计的前提下,征耗是五代"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一背景下,五代不断调整征耗政策,征耗的内容、额度和性质有明显变化,出现了多样化、折变化和经费化的趋势,体现了唐宋之际赋税演进的基本特征。这不仅加剧了五代社会矛盾,也对宋以后赋税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五代 征耗 多样化 折变化 经费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盛会莲
本文将正史文献与出土资料相结合,分别从田制、赋役制度、刑法及给侍、病坊、帝王赏赐等方面,探讨了唐五代时期政府对三疾人员的救恤政策和措施。文章也同时论及了政府对违冒三疾以逃避赋役者的惩处等问题。
关键词:
唐五代 三疾 残疾 废疾 笃疾 救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小丽
《十国春秋》是记录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史籍。但是对于其史料来源及特点,学界一直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十国春秋》南唐部分直接征引书目范围的考察及其与相关重要史籍之间关系的考析,初步推断该书在史学研究上有保存资料线索之功,但在史料原始性的保存与延续上价值不高,不宜作为第一手史料在学术研究中征引使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岳纯之
隋唐五代时期,不动产买卖程序主要包括申请文牒、先问房亲、邻人、见居人、牙人中介、签订契约和印契税契。隋唐五代曾对不动产买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规范和控制,包括控制买卖主体、控制买卖标的物、控制买卖价格、控制牙人活动和控制双方交割等,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规范和控制可能并未完全收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
隋唐五代 不动产买卖 法律控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荣蔚
择取唐末五代鲜为人注意的李咸用、鱼玄机、刘驾、崔涂、吴融、曹松、殷文圭、伍乔、李中、和凝等十家诗文别集,从著者生平、文学成就、结集过程、体例编次、内容要旨及版本流传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唐末五代 诗文别集 提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杜莹芬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国有制和国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指出了现阶段探索国有制实现形式的重要意义。本文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探索国有制实现形式的重要方面 ,研究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路 ,提出了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和改革建议。最后 ,本文分析了如何提高各种形式的国有制企业的运行效率问题。
关键词:
国有制 实现形式 管理体制改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明根
产生于新时期伊始的"第五代"电影一直在伴随、见证和影响着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格局,从"第五代"这二十年改编阶段的划分中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文章立足改编的视角,从整体上来把握和梳理出"第五代"这二十年来的改编发展脉络与态势。
关键词:
第五代 发展阶段 电影改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际平
学者普遍认为,自明中叶以后,永佃权和"一田两主"开始流行于东南地区,至清代和民国时期已蔓延全国。就当时所见资料而言,此论无疑言之成理。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十六国至唐代吐鲁番出土租佃契约文书的陆续刊布,以上结论就要修正。笔者发现,中唐《乾元二年(759)或上元二年(761)朱进明转租田土契》就是现存最早的"一田二主"租佃契实例。后周广顺三年(952),诏罢户部营田务时,首次从法律层面正式承认户部营田务原佃户对其所营田的永佃权。唐、五代"一田二主"与"永佃权"实例的出现,并非纯属偶然,而是有其历史背景,亦是其时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租佃制度与契约租佃制度长足发展的结果和标志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