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3)
- 2023(4052)
- 2022(3491)
- 2021(3272)
- 2020(3032)
- 2019(6643)
- 2018(6696)
- 2017(13110)
- 2016(7291)
- 2015(7944)
- 2014(7796)
- 2013(7597)
- 2012(7185)
- 2011(6619)
- 2010(6936)
- 2009(6734)
- 2008(7085)
- 2007(6570)
- 2006(5968)
- 2005(5615)
- 学科
- 济(25727)
- 经济(25685)
- 业(19566)
- 管理(18843)
- 企(14643)
- 企业(14643)
- 险(10852)
- 保险(10761)
- 方法(10718)
- 中国(9785)
- 银(9424)
- 银行(9409)
- 制(9219)
- 行(8973)
- 数学(8496)
- 财(8436)
- 数学方法(8349)
- 融(7844)
- 金融(7843)
- 学(7685)
- 业经(6916)
- 农(6736)
- 理论(6407)
- 贸(6132)
- 贸易(6129)
- 易(5982)
- 度(5722)
- 制度(5719)
- 法(5531)
- 务(4917)
- 机构
- 大学(109302)
- 学院(106050)
- 济(39034)
- 经济(38025)
- 研究(36228)
- 管理(36087)
- 中国(32294)
- 理学(29268)
- 理学院(28852)
- 管理学(28151)
- 管理学院(27952)
- 财(24000)
- 京(23759)
- 科学(22818)
- 所(19563)
- 财经(18310)
- 江(17789)
- 农(17499)
- 研究所(17473)
- 中心(16809)
- 经(16507)
- 范(16101)
- 师范(15953)
- 北京(15442)
- 州(14184)
- 业大(13947)
- 财经大学(13647)
- 农业(13632)
- 师范大学(12830)
- 经济学(12540)
- 基金
- 项目(62687)
- 科学(48500)
- 基金(45658)
- 研究(45393)
- 家(40105)
- 国家(39758)
- 科学基金(33108)
- 社会(28627)
- 社会科(26869)
- 社会科学(26859)
- 基金项目(23369)
- 省(23053)
- 自然(21252)
- 教育(20781)
- 自然科(20761)
- 自然科学(20751)
- 划(20461)
- 自然科学基金(20403)
- 资助(19474)
- 编号(18071)
- 成果(16704)
- 重点(14431)
- 部(14125)
- 课题(13082)
- 性(12263)
- 创(12224)
- 发(12122)
- 教育部(12063)
- 科研(11964)
- 国家社会(11848)
共检索到171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兰立宏
利用互联网支付洗钱已成为洗钱的新手段和新趋势。互联网支付在非面对面关系与匿名性、地理范围、注资方式、获取现金可能性以及服务分割性等五个方面具有洗钱风险。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在客户尽职调查措施、注册与登记、有权管辖的监管方法与识别等方面向成员国提出了防范建议。采用风险为本的方法,完善《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管理办法》的规定,防止利用第三方(包括稻草人)为互联网支付服务账户提供资金、利用互联网支付服务的非面对面性质洗钱以及与互联网支付服务提供者或其雇员共谋洗钱等三种洗钱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支付 网络洗钱 风险为本 法律防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童文俊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效防范洗钱风险,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基础层次和延伸层次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洗钱风险,剖析了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从强化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客户身份识别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重点,建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反洗钱 互联网金融 洗钱风险 防范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刘颖
监管机构应密切关注第三方支付业务创新潜在的洗钱风险,不断对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创新进行洗钱风险评估第三方支付是一种新型的结算方式,它在带给人们便捷的支付途径的同时,也暴露出各种新的风险,其中包括巨大的洗钱风险,必须引起业界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莉莎
第三方支付产业潜藏着资金转移、资金套现、跨境支付和支付机构内部洗钱等多种洗钱风险,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游离于我国的反洗钱监管体系。为遏制这些洗钱风险,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我国应着力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第三方支付反洗钱法律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洗钱犯罪的事前预防和事后惩处机制。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洗钱 风险 法律监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涛 刘雨晴
本文在对第三方支付中存在风险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加强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措施的具体建议,以规避风险,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风险 监管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涛 刘雨晴
本文在对第三方支付中存在风险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加强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措施的具体建议,以规避风险,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风险 监管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袁民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洗钱工具及手法的特点,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难点,并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程度和监管深度为依据,对互联网金融主体的洗钱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同时梳理了美、英、法西方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P2P类机构和众筹机构的监管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明确反洗钱监管权限、降低互联网金融主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营运成本、提高对互联网金融主体的非现场监管力度和增加反洗钱现场检查的有效性等措施规范互联网金融主体的反洗钱工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袁民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洗钱工具及手法的特点,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难点,并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程度和监管深度为依据,对互联网金融主体的洗钱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同时梳理了美、英、法西方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P2P类机构和众筹机构的监管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明确反洗钱监管权限、降低互联网金融主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营运成本、提高对互联网金融主体的非现场监管力度和增加反洗钱现场检查的有效性等措施规范互联网金融主体的反洗钱工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闫海 佟爽
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中立、便捷、经济、安全的资金划拨方式不仅减少了交易成本和风险,还较好地突破了电子商务的支付瓶颈,但是也存在隐蔽转移资金、便利任意性套现、潜在跨境支付风险、隐匿现金形式的"黑钱"处置及多功能资金等洗钱风险。我国应在《反洗钱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基础上,对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进一步健全反洗钱的惩罚和激励机制、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及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申羽
文章认为,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的不断涌现,在提升个人创业者、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拓宽金融体系包容性、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以及与传统银行融资渠道进行互补等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直接融资方式也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基于此,文章就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各类互联网众筹融资模式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债权类、股权类和回报类互联网众筹融资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促进互联网众筹融资能够持续、健康、稳步地发展,更好地服务我国实体经济。
关键词:
互联网 众筹融资 法律风险 防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峣
近年来,"发展消费金融,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强劲推动,互联网消费信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客观上也存在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影响了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基于英美都是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如何借鉴其先进立法和监管经验,从业务制度、监管制度和征信制度等法律法规方面保障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加以研究。
关键词:
互联网 消费信贷 消费金融 征信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熊海帆 高海霞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保单贴现业务也将在国内迅速发展,但其中暗含的洗钱风险需要对其做前瞻性研究。主要分析保单贴现洗钱的具体方式、行为动机和主要特征,然后提出保单贴现洗钱风险防范的初步建议,包括优化反洗钱的宏观战略和采取针对性的反洗钱措施。其中,对实施"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策略、拓展对洗钱概念的法律定义、拟定保单贴现洗钱的可疑交易行为指南等举措作了较详细论证。
关键词:
保单贴现 洗钱 反洗钱 风险预防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车云霞
互联网信贷市场以民间资金作为交易对象,其微观风险的爆发会使不特定出借人的利益即公众利益受损,其宏观风险对我国金融结构、区域性金融危机、影子银行体系都具有负面效应。针对微观上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与法律风险,以及宏观上面临的利率风险、集中度风险以及逆向选择风险,法律制度上应微观上从差异化市场准入、经营业务的禁止性规定、强制信息披露、市场退出制度,宏观上应从互联网信贷监管制度的完善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与安排,从而防范风险的发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翠 李茜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消费金融的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经济需求与国家政策支持双重利好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消费者、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监管方三个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所暴露的风险和问题:存在消费者信用风险、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泄露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与政策监管不完善的现象,对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以期实现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消费金融 风险 法律监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翠 李茜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消费金融的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经济需求与国家政策支持双重利好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消费者、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监管方三个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所暴露的风险和问题:存在消费者信用风险、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泄露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与政策监管不完善的现象,对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消费金融 风险 法律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