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910)
2022(793)
2019(1368)
2018(1456)
2017(2444)
2016(1447)
2015(1637)
2014(1703)
2013(1691)
2012(1663)
2011(1647)
2010(1801)
2009(1872)
2008(1981)
2007(1990)
2006(1796)
2005(1772)
2004(1748)
2003(1962)
2002(1982)
作者
(4934)
(4208)
(3872)
(3871)
(2632)
(2005)
(1760)
(1655)
(1518)
(1458)
(1448)
(1427)
(1400)
(1392)
(1313)
(1241)
(1219)
(1158)
(1152)
(1115)
(1063)
(1020)
(1015)
(994)
(971)
(957)
(942)
(859)
(827)
(803)
学科
(6283)
经济(6275)
管理(4255)
(3635)
(3412)
企业(3412)
理论(2882)
(2726)
中国(2652)
教育(2471)
(1802)
业经(1789)
(1614)
(1600)
(1549)
方法(1522)
(1317)
金融(1316)
地方(1293)
(1292)
(1267)
银行(1267)
(1223)
(1221)
(1185)
教学(1123)
农业(1078)
图书(1036)
体制(1029)
经济学(1013)
机构
大学(28964)
学院(27581)
研究(9074)
(8973)
经济(8728)
管理(6781)
中国(6480)
(6261)
(5886)
师范(5877)
(5819)
科学(5764)
(5133)
理学(5024)
(5000)
理学院(4927)
管理学(4813)
管理学院(4750)
师范大学(4630)
财经(4404)
研究所(4350)
(4347)
北京(4147)
教育(4066)
(3886)
(3821)
中心(3428)
(3384)
经济学(3118)
(3074)
基金
项目(11720)
研究(10077)
科学(8516)
基金(7382)
(6074)
国家(5996)
社会(5979)
社会科(5541)
社会科学(5537)
成果(5143)
教育(5127)
(4793)
科学基金(4600)
编号(4484)
(4009)
课题(3632)
基金项目(3438)
(3162)
资助(2996)
(2933)
重点(2783)
项目编号(2781)
(2721)
(2717)
阶段(2714)
(2611)
(2601)
规划(2592)
(2529)
阶段性(2451)
期刊
(14311)
经济(14311)
研究(11968)
教育(7324)
中国(6449)
学报(6392)
(5701)
大学(4840)
科学(4327)
学学(4297)
财经(3819)
(3738)
(3344)
图书(3284)
管理(3037)
书馆(2764)
图书馆(2764)
(2363)
金融(2363)
技术(2307)
农业(2297)
(2275)
问题(2185)
(1854)
论坛(1854)
经济研究(1752)
业经(1746)
(1741)
社会(1702)
财经大学(1514)
共检索到48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于湘苏  
于鹄诗歌虽不见经传,但是细细品读其存诗,多了份清雅自然,多了些纵横清逸,与其他隐士相比确有其独特的价值。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清逸雅正,平淡自然;精于刻画,形神具备;体裁多样,诸体皆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莉娜  
朱湘作为新月派的重要诗人,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的济慈",他给诗坛上留下了优美和谐的《采莲曲》、《昭君出塞》等优秀诗篇,在诗歌"三美"方面努力钻研进取,给新诗留下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成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丽  
吴坤元是桐城女性文学家的杰出代表,其诗内容丰赡,质文并美。吴坤元诗歌的思想性体现在注重抒写自我感受上,她的诗言之有物,立意高远,有儒家知识分子崇尚孝悌、诗礼兴家之风尚。吴坤元诗歌的艺术性体现在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和文学风格的多样化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京霞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上形成的辩证艺术,从本质上讲,是根植于诗人与现实世界的双重关系之中。在诗歌创作上,推而广之,在一切文学艺术创作上,"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文学创作正是在协调这双重关系中实现的。诗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建兆  
《古诗十九首》不但把文学从经学中解放出来 ,而且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它善于借景抒情 ,又善于撷取抒情主人公瞬息的感情、生活片断来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特别是在构思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真可谓钟嵘所说的“一字千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施炜  
方唯仪的诗歌大致分两类:一是孤苦悲吟之作,沉痛悱恻,写尽了一生的落寞苦楚;二是忧国忧民之作,洗净了儿女之气,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这些诗歌具有以景抒情,含蓄细腻,风格淡雅,质朴无华,意象清冷,语言悲凉的特点。方唯仪是一个用心用情写诗的女子。人如其诗,诗如其人,方唯仪为明末清初诗坛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焦健  
王维在诗歌的起结上颇有造诣。其诗歌开头有着包容、平雅的特点,其诗结尾则有着蕴藉、消纳的特点。在王维的诗歌中,这些特点有时交替出现,有时同时出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平  
海子在自己的诗歌中创造了独特的生命意象序列。透过多种奇幻诡谲的表现形态,生命意象呈现出三层含义:一是个体生命的真实跃动,二是生命群体的共振共在,三是对本真存在状态的追求。通过对生命意象序列进行深入解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诗人海子开阔宏大的生命境界和悲壮惨烈的人生情怀。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铁生  姜爱喜  
在盛唐诗坛向中唐诗坛过渡中,顾况的意义一直被忽略。他本人身历这两个时期,其诗歌主要是歌行创作遗有盛唐风骨,成为后世诗人取法盛唐的"活化石"。顾况存世51首歌行题材丰富,其中题画诗和音乐诗成就颇为突出,其题画诗打破了杜甫确立的范式,扩展了题画诗的表现领域,并开创了题画诗的幽默风格;音乐诗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写,并对稍后白居易等人的音乐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顾况的歌行语言特色上兼具"俗"与"奇"的特点,俗的一面影响到了稍后重写实、尚通俗的元白诗派,奇的一面则被尚奇的韩孟诗派所继承。可以说,在大历诗坛这样一个过渡时期,顾况肩负起了重任,并且成为了元和诗人直接效法的楷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小植  
周作人曾翻译介绍过许多日本诗歌,他调动了现代口语丰富的表现功能,有力地传达出了日本小诗的神韵。周作人翻译日本诗歌的用意是希望中国的诗歌能借鉴日本诗歌的精华,希望中国的新诗坛能够摆脱创作的困境。遗憾的是,这种含蓄而意境悠远的诗歌却始终没能在中国诗坛上出现。日本诗歌给予中国诗坛的影响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借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子渝  顾梅珑  
姚风的诗歌有着清晰可感的重量。从其已经出版的《绝句》《枯枝上的敌人》《大海上的柠檬》等诗集中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转折的结构,传递出巨大的张力;其语言简明和准确的特征凸显文明、人类、世界等材料之"重",显示了举重若轻的创作能力。他的诗歌因深重的爱与责任意识,在当代诗歌作品中表现出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卫俏嫔  
干注册会计师这行已经大约十年了,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在无比繁忙中度过,只有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能够理理思绪,想想审计以外的事情。上大学时,曾经和几个好友疯狂地迷恋上诗歌,到处搜罗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还喜好现代诗。记得汪国真来学校讲演时,我们几个人晚饭没吃,跑到阶梯教室占座位。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汪国真的亲笔签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存  刘常飞  
文章通过对史料和穆旦前期诗歌的深入分析,提出穆旦前期诗歌创作不仅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穆旦创作在回归自然、追求理想、挖掘人的内心世界、创作技巧和语言运用上与浪漫主义诗歌之间内在的联系。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诗歌精神始终交织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正是由于穆旦的诗歌中贯穿着浪漫抒情诗歌的影响,他的创作才呈现出复杂而独特的魅力。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文斌  
文章围绕《晏子春秋》"集腋成裘"的整体结构,记言、记事结合的记述方法,夸张、对比的表现手法和通过记述生活细节、描写重大场面塑造人物的方法论述了该书的艺术特色,并分析了这些艺术特点对记述人物生平、塑造人物形象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平  
苏过的散文数量不是很多,但是文体种类繁多,其文章以议论见长,借此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他的文章善用典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语言质朴凝练,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