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6)
2023(9084)
2022(7750)
2021(7252)
2020(6109)
2019(13624)
2018(13843)
2017(25184)
2016(13680)
2015(14947)
2014(14392)
2013(13480)
2012(12145)
2011(10919)
2010(11285)
2009(10747)
2008(10810)
2007(9575)
2006(8779)
2005(8047)
作者
(35269)
(29827)
(29482)
(28048)
(18875)
(14006)
(13206)
(11280)
(11174)
(10533)
(10106)
(9927)
(9659)
(9534)
(9220)
(9028)
(8682)
(8531)
(8491)
(8484)
(7566)
(7186)
(6940)
(6863)
(6637)
(6617)
(6552)
(6534)
(5848)
(5769)
学科
管理(51423)
(45048)
经济(44965)
(44795)
(41417)
企业(41417)
(17397)
(16688)
技术(16134)
方法(15461)
中国(15038)
业经(13369)
(12313)
数学(12217)
技术管理(12094)
数学方法(12034)
(11794)
环境(11624)
(10605)
体制(10597)
理论(10497)
(10418)
银行(10406)
(9994)
(9754)
财务(9734)
财务管理(9706)
(9581)
金融(9579)
企业财务(9245)
机构
学院(181014)
大学(180143)
(74823)
经济(73230)
管理(71138)
研究(60437)
理学(60403)
理学院(59771)
管理学(58952)
管理学院(58574)
中国(47142)
(39893)
(37781)
科学(33673)
财经(29611)
(29585)
(28987)
中心(27557)
(26716)
研究所(25601)
北京(23900)
(23297)
师范(23091)
(22982)
经济学(22825)
(22789)
(22625)
业大(22086)
财经大学(21797)
经济学院(20172)
基金
项目(118009)
科学(95130)
研究(91690)
基金(85034)
(72909)
国家(72253)
科学基金(63601)
社会(59769)
社会科(56619)
社会科学(56607)
(47751)
基金项目(44948)
教育(43289)
(39182)
自然(38759)
自然科(37868)
自然科学(37859)
自然科学基金(37234)
编号(36368)
资助(32598)
(31114)
成果(30468)
(29161)
创新(28063)
重点(27051)
课题(26899)
(26332)
(25272)
国家社会(24970)
(23442)
期刊
(89216)
经济(89216)
研究(59423)
中国(47500)
(33673)
管理(31693)
教育(28151)
科学(23449)
学报(22741)
(20948)
(19171)
金融(19171)
大学(18792)
技术(17844)
学学(17222)
财经(15371)
业经(13887)
经济研究(13880)
农业(13370)
(13341)
科技(11022)
问题(10574)
技术经济(9255)
(9149)
论坛(9149)
职业(8870)
会计(8620)
财会(8472)
现代(8321)
(8268)
共检索到290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宪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回归公共服务属性,发挥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的优势和潜能。应当通过实施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等形成竞争择优机制,在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事业单位的特点分类指导,因时因地制宜。要按照符合事业单位发展规律的方式解决人员能进能出,推动人员合理流动的问题,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夯实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基础,激活事业单位成长的原动力,形成适应各类事业单位发展特点的长效机制并依法管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江颍  
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与企业相比已经滞后。其原因在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遭遇到制度环境的难题,同时改革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涉及人事制度改革的自主权、人事改革政策或项目的系统配套、人事改革中制度空挡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换传统的改革思维方式,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探索新的改革方向和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齐书花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进程,分三个阶段分析了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指出由于受传统体制影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展较慢,至今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包括事业单位的行政化管理模式至今未能打破,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还未形成,僵化的编制管理阻碍了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最后,针对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下一步改革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常荔  韩冰莹  
本文以心理契约为视角,剖析以聘用制改革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为主体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变革对员工心理契约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似乎比公务员更复杂。在计划经济年代,事业单位吃的是国家饭,用的是事业编,人事制度与党政机关完全并轨,事业单位人员与公务员同属"体制内"的印象也自此深入人心,至今未变。不过,事业单位毕竟和政府不同。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承担教育、卫生、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卫国  芦伟华  
授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开展效能建设活动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本文将从"明确改革宗旨,营造授权氛围"、"完善岗位设置,调整授权内容"、"公开选拔人才,确定合适受权人"、"进行过程控制,健全反馈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建立奖惩制度"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下,应如何完善组织内部动态授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丽  
事业单位遍布在我国的各个领域,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对经济、生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务的管理方式,就必须对事业单位人事聘用制度进行改革。文章从实际出发,对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功能缺陷与补缺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丽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始终没有被提出来当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造成了目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格局。随着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的加深,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社会成本越来越大。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改革面临重重阻力,就是这个社会问题的一种表现。要改变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格局,必须逐渐缩小不同就业群体之间的待遇差别,特别是要提高体制外的人员福利待遇,在公平待遇的前提下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定斌  向辉  
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如何准确、及时地进行会计核算,真实反馈会计信息,是广大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责所在。目前有些预算单位会计人员反映记账时收入分类难确认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事业单位收入多而杂,既有从财政拨款的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又有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同时会计科目明细分类细化,核算要求更高,如"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科目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柯文俊  高文书  
事业单位在我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2006年以来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一些关键问题还是没有有效解决,一是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滞后,绩效工资发放缺乏客观依据;二是绩效工资总额的核定缺乏坚实基础;三是绩效工资在全部工资中的占比不合理,绩效工资的功能存在一定错位;四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的比例过低;五是绩效工资的地区和行业间差距体现不够;六是绩效工资的动态调整机制尚不健全;七是对高层次人才激励不够;八是资金保障面临制约,部分地区绩效工资发放存在困难。为此提出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总额核定机制,合理确定绩效工资在全部工资中的比例,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的比例,科学调控地区和行业间绩效工资差距,健全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扩大财政投入以保障绩效工资发放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候荣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陕西省农业科学院人事处刘候荣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国家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全各项制度,顺利开展工作的根本保证。农业科研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随着科技体制改革而开展的,既要与科技体制发展要求同步配套,又要对各项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润先  
本文分析了如何使劳、酬合理结合的问题。作者认为,应采取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办法,去掉人事制度的僵化模式;人事制度的改革,必然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并能从一定程度上抑制或克服工资制度的一些弊端,缓解劳酬矛盾,将二者的改革纳入全国改革的系统工程中考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