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2)
2023(2644)
2022(2253)
2021(2208)
2020(1795)
2019(4071)
2018(3985)
2017(6942)
2016(4336)
2015(5258)
2014(5356)
2013(4959)
2012(4883)
2011(4653)
2010(5108)
2009(4681)
2008(4968)
2007(4720)
2006(4386)
2005(4060)
作者
(14389)
(12137)
(11929)
(11390)
(7829)
(5816)
(5435)
(4638)
(4611)
(4494)
(4370)
(4247)
(4115)
(4037)
(3908)
(3695)
(3619)
(3604)
(3592)
(3483)
(3317)
(3133)
(3017)
(2990)
(2863)
(2801)
(2719)
(2704)
(2518)
(2481)
学科
(14951)
经济(14929)
管理(9642)
(8668)
教学(8462)
理论(7599)
(7262)
企业(7262)
(6490)
教育(5318)
方法(5315)
学法(5227)
教学法(5227)
中国(4660)
(4290)
业经(3690)
数学(3654)
(3485)
学理(3466)
学理论(3466)
数学方法(3452)
(3431)
(3211)
(3047)
金融(3046)
农业(2872)
(2846)
银行(2832)
(2734)
组织(2636)
机构
大学(75525)
学院(73673)
研究(26443)
(22801)
经济(22162)
管理(19946)
科学(18192)
中国(17848)
(16778)
理学(16473)
理学院(16121)
管理学(15444)
(15327)
管理学院(15306)
师范(15153)
(14864)
研究所(13576)
(12977)
(12707)
(12570)
师范大学(12233)
教育(11313)
北京(10884)
中心(10805)
(10369)
业大(10073)
财经(10024)
农业(9904)
技术(9500)
(8907)
基金
项目(41559)
研究(32202)
科学(31020)
基金(27251)
(24255)
国家(24015)
科学基金(19076)
教育(17795)
社会(17296)
(16957)
社会科(16128)
社会科学(16120)
(14753)
编号(14008)
基金项目(14007)
成果(13923)
自然(12036)
自然科(11737)
自然科学(11730)
自然科学基金(11524)
课题(11484)
资助(11197)
重点(10289)
(9762)
(9285)
(8728)
大学(8652)
(8503)
规划(8113)
(8073)
期刊
(30177)
经济(30177)
研究(25807)
教育(21772)
中国(17912)
学报(15089)
科学(12445)
(11761)
大学(11299)
(10596)
学学(10106)
管理(8297)
技术(8054)
农业(7931)
财经(6637)
(5791)
职业(5668)
(5470)
金融(5470)
图书(5122)
(4934)
(4448)
论坛(4448)
问题(4216)
书馆(4034)
图书馆(4034)
(4006)
经济研究(3814)
业经(3663)
(3632)
共检索到117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定仁  赵昌木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其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博约结合 ,精思善疑 ;注重学术交流 ,提倡论辩争鸣 ;德行与学问并重 ,做人与治学结合。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改进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广  
王安石的理财思想主要是理财的重点在于生财,在取财和用财方面应以义理财,理财必须重视财务行政机构的改革等。王安石的理财思想对于指导现代经济管理、广开财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于指导现代企业树立遵守道德规范、讲求诚信的经营理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具有借鉴作用,对于指导当代政府和企业机构改革具有参考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明生  
刘少奇论消费及其现实意义李明生一、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尊重人民的市场选择1、社会主义改造胜利以后,刘少奇同志认为战时的物品配给制已完成历史使命,他主张按人民的消费需要进行生产,尊重人民的市场选择。刘少奇同志的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1956年1月4日写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宁娟  
知识是课程的本质性存在,这已被课程自身的发展所证实,也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一种不言自明的需求。知识与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经验不是知识,更不能代替知识在人类进步和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强调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并不等于忽视学生的经验,禁锢学生的主体发展。课程研究之所以不止一次的对“课程本质是知识”这一问题提出质疑,其关键问题是只看到了知识于人的客体存在,却忽视了课程以知识的存在而存在的事实,同时还在于其夸大了课程在实现一定社会教育目标的可能性。在理论上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彰显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尤其在我国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灶发  
明清商界称雄三百余年的漫长历史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极富特色的徽商文化,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入阐释其形成、特点与现实意义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徽商文化的形成与徽州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徽商文化以"贾而好儒"的本质特色,敬业进取的"徽骆驼"精神,诚信守信、以义取利的贾道以及形成"新四民观"的创新理念为其特点。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弘扬徽商文化的精髓,无疑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余闻婧  
超越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超越,让创新成为可能,也让人成为创新的目的。我国古代儒家书院课程,在知行贯通的课程形态背后展现出虑敬相生、自然更新的课程心理结构。重思以自新为特征的儒家书院课程,不仅有助于揭示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继承与突破传统之间的辩证统一,而且有助于洞见自我超越所面临的阻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秋芬  刘健儿  
凯兴斯泰纳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其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关注。凯兴斯泰纳教师观的主要内容有:知识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是教师的惟一标准,一个仅仅具有一些理论知识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更应该从实践的角度,教师应该是一个"实践的教育者";教师应具有爱的倾向与热情、教育机智、对个性诊断的能力、人格影响力等素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龙年  
新中国成立后 ,叶圣陶给全国各地师生写了大量书信 ,这些书信成了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他的语文教育书简内容涉及面非常宽广 ,几乎涵盖了他语文教育思想的各个方面。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对推进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鹏举  
“两个大局”构想是邓小平把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提升到现代化建设全局高度观察的科学设想 ,它们前后衔接 ,统一于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目标 ,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加速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齐宗  曾水兵  
后现代教师观是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后现代思想者在现代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换时期对以往的教师观念的批判和解构。它对教师中心地位的消解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它对教师作用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目标观,它倡导的对话式师生关系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它的教学过程不确定观有助于克服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由于其建立的思想基础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教师观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彭建军  章明  
江泽民同志9月中旬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衡量经济工作的成绩,要重视采用综合性的考核指标。”本文拟在阐述强化效益观念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金融部门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不失时机地支持政府部门实现我国经济由盲目攀比速度向注意经济效益的转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艳梅  
"以和为贵"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贵和"思想的精髓与特色,"和而不同"是传统"以和为贵"处世观的深化,"动态平衡"是人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果。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贵和"思想,无论对中国人的人格塑造,还是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价值理念在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方面意义重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恩昌  刘婵娟  
生命家族中的所有成员,首先都是来缔结生物链,构筑生命系统的。所以,每个物种都应有基本的生存权。从这一点讲,生命都是平等的;而生命又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生命所具有的生命价值大小也不尽相同。从这个角度讲,生命又是不平等的。生命的平等与不平等原则,最终统一于生命的公正原则,即基本权利平等与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原则的统一。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它是生命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人体移植器官的多样性获取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