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4)
- 2023(15668)
- 2022(13048)
- 2021(12025)
- 2020(9779)
- 2019(22275)
- 2018(22147)
- 2017(42333)
- 2016(22716)
- 2015(25764)
- 2014(25853)
- 2013(25591)
- 2012(23925)
- 2011(22076)
- 2010(22941)
- 2009(21710)
- 2008(21224)
- 2007(19471)
- 2006(17859)
- 2005(16646)
- 学科
- 济(118868)
- 经济(118736)
- 业(68762)
- 管理(63258)
- 农(51520)
- 企(45962)
- 企业(45962)
- 方法(39166)
- 农业(34382)
- 数学(34191)
- 数学方法(33608)
- 中国(32526)
- 地方(30214)
- 业经(29000)
- 制(24179)
- 财(23546)
- 学(21121)
- 银(18320)
- 银行(18303)
- 融(18130)
- 金融(18125)
- 发(18114)
- 行(17755)
- 贸(17354)
- 贸易(17338)
- 体(17095)
- 易(16712)
- 地方经济(16355)
- 环境(15919)
- 理论(15838)
- 机构
- 学院(340362)
- 大学(335895)
- 济(150682)
- 经济(147612)
- 管理(126420)
- 研究(121048)
- 理学(107013)
- 理学院(105838)
- 管理学(103920)
- 管理学院(103297)
- 中国(94586)
- 京(71643)
- 科学(69912)
- 财(69211)
- 农(67052)
- 所(61213)
- 中心(55218)
- 江(54596)
- 研究所(54503)
- 财经(52793)
- 农业(50678)
- 业大(50559)
- 经(47481)
- 范(46221)
- 经济学(46065)
- 师范(45855)
- 北京(45667)
- 州(42984)
- 院(42462)
- 经济学院(40867)
- 基金
- 项目(212588)
- 科学(167999)
- 研究(160891)
- 基金(152870)
- 家(131591)
- 国家(130378)
- 科学基金(111740)
- 社会(104851)
- 社会科(99129)
- 社会科学(99101)
- 省(84952)
- 基金项目(79441)
- 教育(73056)
- 划(69492)
- 自然(67718)
- 编号(66185)
- 自然科(66095)
- 自然科学(66084)
- 自然科学基金(64866)
- 资助(62363)
- 成果(54890)
- 发(51129)
- 重点(48108)
- 部(47234)
- 课题(47030)
- 创(43769)
- 国家社会(43508)
- 制(43445)
- 发展(41776)
- 展(41131)
- 期刊
- 济(188701)
- 经济(188701)
- 研究(109912)
- 中国(79080)
- 农(70041)
- 财(52626)
- 学报(49597)
- 科学(48319)
- 管理(48136)
- 农业(46949)
- 大学(39968)
- 教育(39344)
- 融(38151)
- 金融(38151)
- 学学(37792)
- 业经(33707)
- 技术(32299)
- 经济研究(28592)
- 财经(27757)
- 问题(24896)
- 经(24006)
- 业(22581)
- 世界(19117)
- 技术经济(18950)
- 版(17808)
- 统计(17674)
- 农村(16827)
- 村(16827)
- 经济问题(16750)
- 贸(16646)
共检索到545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网成
一、引论国家对"乡村自治"①的制度设计和安排,集中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组织法》)的起草、修订、颁布和推行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静
作为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兼有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特点的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在农业发展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霖
通过构建"公司关系体"这一准公司模式,可以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以投资份额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实现农户与公司对农产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
关键词:
准公司模式 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公司关系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明贤 曾福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婧
本文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表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痛点及文创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阐述,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赋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策略,旨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文化创意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茵
乡村振兴战略是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主要内容,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措施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长期重要工作部署,是关系到全局的体系性、前瞻性、协同性和归纳性问题的综合规划和指导,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利益被放置在了首位,通过着力推动发展以农业农村为重点的产业和渠道,强化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亚美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详细解读了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发展目标;其次,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了综合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忠明 贾思汶 姚蓝
“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而乡村振兴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乡村振兴审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发现乡村振兴审计的揭示力度、整改力度以及综合力度可以显著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公共投资在乡村振兴审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起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审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很大不同,乡村振兴审计的揭示力度以及建议力度能够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审计 农村经济发展 公共投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明丽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受灾区域面积广大,已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特别关注。依据我国党和政府对灾区的支持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建立政府+公司+科技+协会+农民、政府+科技专家+农户+协会的散户的集约化新农村建设模式或两者相结合的综合模式,能有效适用于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震后灾区新农村建设。鉴于此,本文以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震灾区 新农村建设 经济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秦德文 王怀忠
制度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动力安徽省阜阳地委书记秦德文安徽省阜阳地区行署专员王怀忠发端于安徽省凤阳县农民首创的大包干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力获得了一次极大的解放,以至农业生产在短短几年内连上几个台阶。与此同时,大量的农业剩余不再单独流向国家大工业,而被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国强 罗新正 杨献国
考察了新郑农村经济变革的历程后,发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土地使用制度有密切关系。研究认为这种关系的内在机制是土地收益的分配方式;当前土地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浪费和利用粗放;原因仍是土地制度中存在着弊端。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土地使用制度的对策是搞活土地使用权,试行农用土地租赁制。
关键词:
新郑市 农村经济 土地使用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明国
中国的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现在面临困境。片面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带来了农业比较收益低,包产到户导致“三农”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谈判势力很弱,“三驾马车”理论指导下的发展方式导致国家财政面对农业农村经济衰退而无能为力,个人主义文化以及农业比较收益低又使我国农村农民无法组织起来。“农村集体合作社+多样化混合经营+政府扶持与计划管理”应该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模式)发展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的生产与文化才能解决中国乃至世界农业所面临的囚徒困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明国
中国的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现在面临困境。片面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带来了农业比较收益低,包产到户导致"三农"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谈判势力很弱,"三驾马车"理论指导下的发展方式导致国家财政面对农业农村经济衰退而无能为力,个人主义文化以及农业比较收益低又使我国农村农民无法组织起来。"农村集体合作社+多样化混合经营+政府扶持与计划管理"应该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模式)发展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的生产与文化才能解决中国乃至世界农业所面临的囚徒困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明国
中国的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现在面临困境。片面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带来了农业比较收益低,包产到户导致"三农"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谈判势力很弱,"三驾马车"理论指导下的发展方式导致国家财政面对农业农村经济衰退而无能为力,个人主义文化以及农业比较收益低又使我国农村农民无法组织起来。"农村集体合作社+多样化混合经营+政府扶持与计划管理"应该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模式)发展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的生产与文化才能解决中国乃至世界农业所面临的囚徒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