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1)
- 2023(7565)
- 2022(6322)
- 2021(5976)
- 2020(4767)
- 2019(11087)
- 2018(10910)
- 2017(20764)
- 2016(11532)
- 2015(12692)
- 2014(12735)
- 2013(12758)
- 2012(12257)
- 2011(11428)
- 2010(11657)
- 2009(10810)
- 2008(10429)
- 2007(9512)
- 2006(8782)
- 2005(8033)
- 学科
- 济(45859)
- 经济(45805)
- 管理(31208)
- 业(29941)
- 企(22860)
- 企业(22860)
- 农(20064)
- 地方(14853)
- 中国(13905)
- 农业(13732)
- 财(12985)
- 方法(12928)
- 业经(12833)
- 学(10783)
- 数学(10150)
- 制(9968)
- 数学方法(9937)
- 策(9788)
- 理论(8439)
- 贸(7915)
- 贸易(7909)
- 发(7713)
- 易(7579)
- 银(7491)
- 银行(7484)
- 融(7443)
- 金融(7440)
- 及其(7402)
- 行(7207)
- 和(7180)
- 机构
- 学院(164950)
- 大学(164172)
- 济(63988)
- 经济(62247)
- 管理(60209)
- 研究(58553)
- 理学(50410)
- 理学院(49732)
- 管理学(48886)
- 管理学院(48548)
- 中国(45371)
- 京(35824)
- 科学(35203)
- 财(33062)
- 所(29404)
- 江(28457)
- 农(27227)
- 中心(27199)
- 范(27042)
- 师范(26929)
- 研究所(26255)
- 州(24600)
- 财经(24527)
- 北京(22698)
- 业大(22026)
- 经(21908)
- 师范大学(21564)
- 院(20923)
- 农业(20709)
- 省(19759)
- 基金
- 项目(101831)
- 科学(80158)
- 研究(79962)
- 基金(71876)
- 家(61181)
- 国家(60543)
- 科学基金(51575)
- 社会(49373)
- 社会科(46439)
- 社会科学(46423)
- 省(40306)
- 基金项目(37629)
- 教育(36165)
- 编号(34907)
- 划(33936)
- 自然(31968)
- 自然科(31106)
- 自然科学(31100)
- 自然科学基金(30500)
- 成果(30483)
- 资助(28424)
- 课题(24480)
- 发(23159)
- 重点(22726)
- 部(22286)
- 性(20638)
- 年(20610)
- 创(20397)
- 项目编号(20033)
- 规划(19342)
共检索到267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齐晓峰 田彩虹
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城市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地方记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借助口述历史的手段,深入挖掘皖南山区婺源县地方记忆,探索出一套适应地方口述历史的流程,并提出利用对策。
关键词:
地方文献 口述历史 利用对策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苏秀
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设地方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教育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综合地运用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撷取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发学生的真实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激活课堂教学。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郝金红
农村学生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他们的视野较窄,表现在写作方面为语言贫乏,内容没有新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丰富农村学生的写作素材。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除了要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资源外,寻找、发现课外学习资源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农村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地方乡土文化,只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将这些乡土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活化为学生笔下的素材,那么,学生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文媛 张瑾 沈世伟
从传统村落原住民的视角切入探讨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营造,有助于理解传统村落景观意象的本源。以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为案例,将景观意象五要素理论运用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中,借助文本分析工具明确篁岭古村旅游景观客体与意象结构,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前往实地开展调研,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原住民对传统村落旅游景观客体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原生村落景观;(2)案例地原住民对传统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整体感知水平较高;(3)相较于没有参与旅游发展的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居民对村落旅游景观意象的整体感知水平更高、旅游支持意愿和旅游参与意愿更强,但对社区的情感强度却更弱。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川 胡敏 赵中枢
历史城市是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晶。是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证。研究历史城市的生态保护,找出其中一些有效方法和某些规律,对于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论文试以徽州文化区的绩溪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要素与人文结合的特点,乡村与城镇在选址,发展中的内在联系,绩溪县城的景观特征,提出生态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历史城市 生态保护 徽州文化区 绩溪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海玉 王聪 陈雨 钟起兵 周婧
面向海量、异构的民间历史文献数字化、知识化开发需要,知识图谱技术的应用为文献资源内容可视化表达与知识关联推理提供了开发思路。文章以徽州文书为例,对文献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利用protégé开源工具建立徽州文书本体模型,抽取徽州文书资源实体概念,对异源、共指问题进行知识融合处理,最终将文书数据存入Neo4j图数据库中,呈现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可视化检索效果。结果表明,徽州文书知识图谱应用有助于深入分析资源知识的关联情况,依托可视化查询界面可清晰展示文书资源知识信息,拓展民间历史文献多维知识发现的应用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洁 刘康
婺源县近年来围绕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和"国内小资十大最爱旅游地",着眼"中国最美乡村"的旅游发展定位,全县旅游产业呈现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金融如何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乡村 旅游 金融支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苏卉君
实现以传统村落为基础单元的乡土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和走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文章认为,应深入分析乡土文化和传统村落特色,以乡土文化复兴激发人们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兴趣,以活化乡土文化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乡土文化复兴中充分利用设计手段,有助于展示新时代乡土文化的新面貌,有助于将传统村落的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进而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关键词:
乡土文化 传统村落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兰
中国的撤点并校过去了十余年,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有学者认为十年撤点并校政策改变了中国乡村文化传承的模式,对新农村建设、乡村文明的负面影响极为深远,几乎遍及所有农村地区。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在面临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断根的危机之下做出了诸多努力和尝试,令乡村文明回归学校。为深入了解"撤点并校"政策导致乡村文明衰落的情况及乡土文化传承应采取的方法,本研究选择了长顺县构建乡土教育课程,促使乡村文明回归的实践进行了调研,对如何构建乡土教育课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乡土教育课程 乡村文明 “撤点并校”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志强 龚琪
生态文明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和保障要素,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则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支撑,因此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耦合特征。文章在深入分析生态文明与旅游目的地之间耦合协调度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构了两个系统的耦合模型和指标体系。研究中发现,在政府强力推动下,婺源县生态文明与旅游目的地的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的严重失调发展到中级协调,产生了显著的综合效益,而且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越高,其相互促进的作用就越大,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旅游目的地 耦合协调度 婺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新歌 虞虎 陈田
地方"失忆、错忆、残忆、断忆"危机背景下,探究"留得住乡愁"的发展模式、传承和保护城乡记忆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旅游发展被认为是"留住乡愁"的一种有效途径,凝结着本地居民集体记忆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有较大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然而,目前鲜有学者对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进行系统梳理。基于此,本文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为案例,结合蚂蜂窝、携程网平台发布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相关游记文本,采用ROST CM6软件的词频分析、情感分析以及扎根理论等分析方法,对旅游视角下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进行了识别,并构建其维度。研究发现:地域乡愁文化元素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游客视角下乡愁文化元素可归结为自然景观映像、建筑风貌格局、社区生活氛围、劳作场景遗存、乡土故事人物、传承技艺表达、地方节庆展演7个维度,不同维度相应地包含了多个范畴;游客对乡愁文化元素持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劳作场景、传承技艺类元素表现出普遍的欣赏和赞叹,而对于建筑风貌、社区生活、乡土故事、地方节庆,则存在不少争议。本文丰富了旅游地理学领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有利于推动旅游地"留住乡愁"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祖德 王洁
一、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七大难点一是县域金融体系单一,难以承担新农村建设的多样性投入需求。县域缺少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支持,致使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投入和农业开发性投入低。银行机构信贷业务向上集中、县域业务呈萎缩态势。2002年以来,婺源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一直是呈负增长,信贷存量占县域信贷市场由73.2%降为59.9%。农村信用社由于资金规模、服务网络和创新能力的制约,难以承担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全部重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强 王爱 储金龙 黄超伟 余浩然 Chan EME
[目的]全面评估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基础及阶段性特征,是有效引导农旅融合、农民创收和农居焕新的重要路径。[方法]以古徽州四批次12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五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和EVM法对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村落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可视化模拟,全面探讨不同视角、不同方向下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差异性特征。[结果]基于非参数空间统计方法,既能较好地刻画旅游竞争力整体分布的规律性和局部空间异质性,又能优化样点数据的评估误差。[结论]总体上看古徽州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旅游市场环境、相关配套设施、文化物质环境较好;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呈现出圈层化的分布格局,北部以徽州区为主、南部以婺源东部地区为主的两大核心区已然形成;各侧视图的空间形态以及典型方向的剖切线,均呈现出明显的“中心-边缘”的空间梯度分布态势,同时也表现出空间上的跳跃和突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久林 储金龙 赵志远
传统聚落以其久远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传统中华农耕文化的特质,具有重要的保护与传承价值。文章通过文献整理与实地调研,总结归纳古徽州传统聚落的总体特征与价值,对古徽州传统聚落进行多维度价值认知。基于特征认知和经典文献为依据,运用Delphi、AHP等方法构建古徽州传统聚落多维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建筑遗产价值、民俗文化价值、传统生产方式延续价值、人居环境价值四个维度架构指标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地域内93个传统聚落展开多维度价值评价,继而进行类型划分。针对性提出传统聚落"因地制宜"的保护发展策略,探索不同类型传统聚落的活化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落在"中国最美的乡村"的婺源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和急诊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1996年,该院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与国家爱婴医院,1997年,成为南昌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及南昌大学二附院协作医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挖掘研究——以沂源三岔乡为例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会计创业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智能制造政策的挖掘与量化评价研究——以大湾区九市为例
明清徽州乡村宅地初探——以祁门县《流光堂誊契簿》为中心
民间历史文献数字人文图书馆构建——以徽州文书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反思为例
徽州民间历史文献整理方法研究——以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
乡村遗产廊道地区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以徽州古道为例
游客的乡土景观特征感知及地方感研究——以安徽西溪南村为例
“洋家乐”乡村消费空间的生产与乡土空间重构研究——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
口述历史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意义与注意事项——以威宁县地方文献收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