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5)
2023(11332)
2022(9450)
2021(8765)
2020(6755)
2019(15618)
2018(15398)
2017(27581)
2016(16050)
2015(17795)
2014(18114)
2013(17213)
2012(16586)
2011(15548)
2010(16027)
2009(14434)
2008(14603)
2007(13420)
2006(12255)
2005(11653)
作者
(45807)
(38102)
(38001)
(36229)
(24720)
(18608)
(17308)
(14769)
(14619)
(14019)
(13136)
(12833)
(12733)
(12495)
(12328)
(11895)
(11264)
(11225)
(11197)
(11021)
(9968)
(9628)
(9271)
(8913)
(8851)
(8663)
(8561)
(8559)
(7798)
(7733)
学科
(64844)
经济(64784)
(39588)
管理(39422)
(31333)
企业(31333)
中国(26344)
地方(21064)
教育(21025)
方法(19522)
(18477)
业经(16217)
(15989)
数学(15663)
数学方法(15386)
(13954)
理论(13924)
(13103)
(13012)
农业(12786)
(12676)
银行(12650)
(12538)
金融(12537)
(12348)
地方经济(11832)
(11390)
贸易(11375)
技术(11201)
(10931)
机构
大学(228293)
学院(226489)
研究(87966)
(85512)
经济(83337)
管理(75102)
理学(62465)
中国(61546)
理学院(61493)
管理学(60269)
管理学院(59786)
科学(52840)
(51561)
(45659)
(42183)
师范(41873)
(41624)
研究所(41131)
(38199)
中心(37496)
(36539)
教育(36010)
北京(34001)
师范大学(33969)
财经(31762)
(31439)
(30967)
业大(29508)
(28583)
农业(28214)
基金
项目(138174)
科学(109384)
研究(108133)
基金(94990)
(82532)
国家(81618)
科学基金(68126)
社会(66068)
社会科(62391)
社会科学(62375)
(56194)
教育(56081)
(49132)
基金项目(48127)
编号(45736)
自然(41226)
成果(41066)
自然科(40245)
自然科学(40235)
自然科学基金(39502)
资助(38721)
课题(36693)
(36068)
重点(33220)
(31288)
(30230)
(29572)
发展(29201)
(28814)
(28652)
期刊
(107696)
经济(107696)
研究(82891)
中国(60363)
教育(58748)
(35155)
学报(35061)
科学(32255)
(31958)
管理(31155)
大学(27289)
(24156)
金融(24156)
学学(23989)
农业(23957)
技术(22520)
业经(18364)
财经(16984)
经济研究(16866)
(14790)
职业(14589)
问题(13747)
(13150)
(12734)
论坛(12734)
图书(12134)
(11655)
(11559)
(10382)
国际(10239)
共检索到376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川武  江玲  
义务教育内涵性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为此要创建研发区域,形成"一校兴起,多校跟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内在发展"为重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以学立教"的课堂教学改革战略和"生命质量"为准的评价体系优化战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廷艳  
由于受传统观念、体制改革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当前高职院校过于依赖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挖掘内部潜力,寻找新的内涵式发展战略:一是实施"内在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二是推行"问题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三是落实"质量强校"的评价体系优化战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丹  
当前高职院校过于依赖外延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战略:一是实施"内在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二是推行"问题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三是落实"质量强校"的评价体系优化战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宜江  朱家存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普及化、均衡化发展实践的总结与提升。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不仅是价值引领式发展和学校优质特色化发展,也是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践价值:关注县域推进同时,更加突出省级统筹;在采取保护型、补偿型政策举措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发展型举措;兼顾义务教育发展外延式评价,更加注重内涵式评价;持续促进义务教育内部均衡,更加注重调适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红  
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实施机构,高校理应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尽职尽责。为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高校应在办学定位、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师资结构、职能体系及科研取向等六大方面合理做好战略调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翟博  
新中国建立后,共和国就把提高民族素质、普及义务教育当做崇高而神圣的责任。从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再到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思想的升华、教育工作重点的转变。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选择。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和教育战略布局中,必须始终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县(市、区)域内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保证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和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着力统筹地区、城乡、学校、群体教育均衡发展,构建教育均衡发展制度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梅  
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这与人们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准确,以及由此而采取的某些措施不恰当、不深入等不无关系。因而需要重新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从而增强人们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重点通过高度重视校长队伍的建设、全力应对师资薄弱的问题、切实推进课程开发与开设、努力完善教育的考核评价、积极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等方面的努力,更好地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突出表现为"发展内差异"。解决区域、学校和人群差异的思路与策略主要有三种:一是以针对性措施提升差序之底线的"成长性均衡",二是形成强势弱势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建的"分享式均衡",三是视差异为资源、以变革促均衡的"有效益的均衡"。这三种均衡路径的价值追求各异,提升底线的均衡追求的是基础性的"成长",强弱互动的均衡强调的是"分享",以差异为资源的均衡则看重最有内涵放大效应的"增效增益"。评价三种不同路径的改革成效要有不同的重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世明  易小红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公共财政的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学无择校,教无择生"的教育理念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新成  苏尚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蕴含着理念更新、战略转型、科学发展的重要意涵。来自现代社会不同价值范畴的发展理念,使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在不断地更新、扩展、叠合,并且复杂化,并通过文化和符号层面的超越性,归结并统摄于义务教育发展的实践层面的超越性。从配置均衡、供需均衡到动态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涵丰富性都是其超越性的生动表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永强  范先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方法、手段和模式的概括。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与发展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发展方式亟待变革。必须从以资源配置为中心、依赖政府力量驱动、强调同质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转变为以质量提升为中心、依赖学校自我发展驱动、注重多元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科学把握转变的要素构成及其优化原理,调整资源配置结构,提高教育劳动质量,提升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能力,改革教学手段,健全学校内部治理制度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家存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之所以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讨论的热点和教育政策的重点 ,其原因主要在于 :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奠定了政治基础 ;《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法律基础 ;初中的普及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教育基础 ;初中招生制度改革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直接动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焦小峰  倪闽景  
本文分析了上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就和需要突破的问题,提出上海要追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并就高位均衡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说明。本文认为,上海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按照学生数均衡配置校舍、经费和师资等资源,其重点和难点是抬高底部,核心和关键是深入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从教育均衡到优质均衡,已经成为新时期发达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先行追求。优质均衡是在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质量既包含国家统一标准的要求,也包含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质量标准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因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表现为教育质量的底线均衡与特色均衡的统一,是在质量合格底线基础上的特色均衡、差异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筱燕  徐耀缤  
在界定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的概念模型,包括教育机会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质量均衡三个方面。从普及巩固与机会均等、规划布局与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与教师素质、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教育管理与经费保障五个方面构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的指标体系,基于MEM-GAHP方法构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模型。通过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