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1)
2023(8151)
2022(6595)
2021(5848)
2020(4744)
2019(10346)
2018(10046)
2017(18592)
2016(9719)
2015(10811)
2014(10484)
2013(10502)
2012(10132)
2011(9593)
2010(10120)
2009(9771)
2008(9624)
2007(9109)
2006(8457)
2005(7877)
作者
(30020)
(25337)
(25178)
(23880)
(16212)
(12000)
(11142)
(9699)
(9493)
(8987)
(8949)
(8448)
(8407)
(8270)
(7880)
(7707)
(7321)
(7308)
(7219)
(6605)
(6589)
(6054)
(5985)
(5944)
(5732)
(5706)
(5488)
(5127)
(4980)
(4865)
学科
(66841)
经济(66791)
管理(33493)
(29121)
(26416)
企业(26416)
方法(19181)
地方(17132)
数学(15097)
数学方法(14966)
中国(14913)
(14555)
业经(13582)
地方经济(12651)
技术(12257)
理论(10567)
(10418)
(10268)
(10088)
(9391)
金融(9390)
技术管理(9147)
(8894)
银行(8886)
(8761)
(8669)
经济学(8282)
环境(8239)
(8046)
产业(7419)
机构
大学(161435)
学院(159323)
(77238)
经济(75817)
研究(59066)
管理(57336)
理学(48111)
理学院(47516)
管理学(46849)
管理学院(46515)
中国(44527)
(35679)
(33417)
科学(33199)
(29692)
财经(27872)
研究所(26597)
经济学(25899)
(25281)
中心(25037)
(25029)
经济学院(22801)
(22799)
师范(22683)
北京(21417)
(20808)
财经大学(20329)
(20159)
(18835)
师范大学(18481)
基金
项目(95333)
科学(76958)
研究(72090)
基金(70378)
(60667)
国家(60163)
科学基金(51836)
社会(49687)
社会科(47178)
社会科学(47164)
(36537)
基金项目(36269)
教育(32022)
(30391)
自然(30118)
自然科(29409)
自然科学(29403)
自然科学基金(28878)
资助(27259)
编号(27087)
成果(23380)
(22333)
重点(22326)
(22176)
国家社会(21580)
(21122)
创新(20994)
课题(19886)
教育部(18751)
发展(18648)
期刊
(97577)
经济(97577)
研究(58590)
中国(31416)
(27675)
管理(25271)
科学(21884)
学报(21758)
教育(17227)
大学(17087)
(16958)
经济研究(16636)
财经(16462)
学学(15986)
(15406)
金融(15406)
(14485)
技术(14171)
业经(12606)
问题(12404)
农业(10766)
技术经济(10643)
(9145)
世界(8296)
统计(7927)
国际(7872)
经济问题(7782)
现代(7777)
商业(7701)
(7650)
共检索到257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毅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的伟大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其经济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新中国的主流经济理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不断完善,与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述共同构成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成为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主流经济理论的新贡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浩瀚  李华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从而引发了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的潮流。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新古典微观经济基础之上,即宏观经济分析必须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所基于的微观经济分析与新古典分析有着本质的不同;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争论的焦点是如何解释社会变迁。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的实质作一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斌  
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学派林立,新理论新学说层出不穷,国内在引进介绍这些新学说时多只重内容的简单评价而忽视从整个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介绍该理论对原理论的突破、发展及对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影响。而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整体框架和方法论基础有深入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小亮  
从利益关系角度看,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与理论宗旨是论证说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的有效性、合理性与永恒性,所以其主线必然是致力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利益关系和谐与统一的说明。为此,主流经济学着力分析、论证私有制市场经济既可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又可以协调或兼容利益关系,并极力维护、崇尚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倡导市场万能或市场神话。如果从本质上看,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完全符合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与基本精神,所以,它本质上是自由主义经济学。从理论演进分析角度,可以看出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体制如何协调利益关系,并结合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基本原则与基本政策主张,得出西方经济理论在本质上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红红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建构基石,主流经济学的价值标准皆源于此,一切以效率为导向,以竞争为手段。效率导向的经济政策会导致如下后果:将效率最大化等同于福利最大化,经济增长等同于福利的增长;过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忽视竞争的社会成本;出现经济的整合与社会的分裂。主流经济学所提倡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以经济人的需求为中心,造成对物质需求的不断膨胀。而人本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价值标准与需要有关,而且人的需要与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价值前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红军  
讨论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对主流经济理论的挑战和贡献,就必须选择"不唯理论""不唯经典""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四个正确的方法论视角;只有如此,才会发现改革开放实践中隐含着五个与经典经济理论的异同之处。从政府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财政分权与官员晋升锦标赛相结合的政府组织方式、垂直的中央集权与水平的财政联邦的国家治理方式、渐进的经济和市场化改革道路、开放倒逼改革的发展动力逻辑、经济活动在区域和空间上的渐次展开等六个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实践对主流经济理论的挑战与理论贡献。需客观认识改革开放实践所产生的理论贡献在经济思想史或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浩瀚  
自凯恩斯创立现代宏观经济的总量分析后,总量问题一直成为各种宏观经济理论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它也经常驻足于诸如消费、生产及投资等宏观分析领域。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再作更深入地阐释,并揭示其方法论层面上的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毅武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中国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深刻理解、系统把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理论中心、以实事求是为研究宗旨、以实现现代化为基本任务、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归宿等时代特征,对于认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刘磊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货币理论(MMT)在今天的兴起,与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现实困境和政策应对有较大关系。现代货币理论的三大支柱是货币国定论、财政赤字货币化和最后雇佣者计划。尽管现代货币理论有关政府发债无约束、央行与财政合二为一、零利率政策以及充分就业的扩张政策不会引起通胀等主张与现实有距离,且理论逻辑自洽方面存在不足,但它对于认识货币的本质、丰富和完善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以及应对现实经济问题方面均能有所启示。此外,现代货币理论作为非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其生存勃兴之道,对于中国(学派)经济学的发展亦有重要启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闵宪忠  
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同时,在经济理论方面,又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思想和观点,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仅就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要特征略抒浅见。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石 邓小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准确的表述,这就为其经济理论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已有几百年的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梦然  
新经济现象出现以后 ,使得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用来解释新经济现象了。经济规模呈级数增长 ,而交易成本呈级数降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受到削弱、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提出了修正 ,原有的利率理论受到挑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一般性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社会,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非经济因素不同于西方社会,假设条件不符,因此不能简单、直接地照搬这些理论来分析近代中国,必须先进行适用性检验,如果可能的话,需要进行假设条件的创造性转化。中国的经济史学的一般目标,是在研究近当代中国经济史时,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限制、校正和还原,研究被一般性理论所抽象掉的非经济因素,即历史文化特征、制度约束条件等。本文反对把经济理论看成是无条件的、不变的和绝对的,认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者不应满足于用中国的历史数据来证明某个西方经济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或者模仿西方学者发表过的某篇论文的样式,来一个"拷贝不走样"的"中国版",并认为不宜用现代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发展基础和约束条件完全不同的古代社会。中国的经济史学的最高目标是理论、历史、统计三者高度融合,参与开创适用于近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学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