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3)
2023(5093)
2022(4239)
2021(3955)
2020(3311)
2019(7320)
2018(7208)
2017(13898)
2016(7600)
2015(8353)
2014(7829)
2013(7741)
2012(7419)
2011(6725)
2010(7088)
2009(6857)
2008(7020)
2007(6618)
2006(6001)
2005(5358)
作者
(22142)
(18922)
(18571)
(17470)
(11991)
(8899)
(8156)
(7121)
(7000)
(6820)
(6702)
(6365)
(6335)
(6155)
(6032)
(5733)
(5497)
(5457)
(5424)
(5082)
(4888)
(4572)
(4483)
(4471)
(4292)
(4265)
(4205)
(4067)
(3779)
(3773)
学科
(34001)
经济(33970)
管理(25229)
(25102)
(21375)
企业(21375)
方法(13407)
技术(11558)
数学(10905)
数学方法(10757)
中国(9686)
(9142)
技术管理(8908)
(8279)
(8018)
地方(7660)
业经(7591)
理论(6933)
(6540)
(6276)
银行(6253)
(6227)
金融(6226)
(6020)
农业(5913)
(5485)
贸易(5479)
(5268)
教育(5072)
地方经济(4982)
机构
大学(116660)
学院(114114)
(48430)
经济(47592)
研究(41102)
管理(40610)
理学(34379)
理学院(33918)
管理学(33284)
管理学院(33052)
中国(30282)
科学(25140)
(24616)
(23828)
(21290)
研究所(19325)
(18595)
财经(18590)
(17666)
中心(17329)
(17206)
师范(17072)
(16752)
经济学(16044)
北京(15375)
业大(14977)
(14789)
经济学院(14401)
(14378)
师范大学(13823)
基金
项目(71415)
科学(57168)
研究(52745)
基金(52330)
(46166)
国家(45782)
科学基金(38783)
社会(35054)
社会科(33252)
社会科学(33240)
(28001)
基金项目(27144)
教育(24172)
自然(23675)
(23650)
自然科(23172)
自然科学(23163)
自然科学基金(22773)
资助(20404)
编号(19655)
(17707)
成果(17614)
创新(16848)
重点(16762)
(16054)
(15907)
国家社会(15191)
课题(14802)
教育部(13789)
(13363)
期刊
(56394)
经济(56394)
研究(38797)
中国(23475)
学报(19755)
(19288)
科学(18352)
管理(17320)
(16102)
大学(14953)
教育(14890)
学学(13885)
财经(10759)
(10570)
金融(10570)
农业(10548)
技术(9910)
(9403)
经济研究(9248)
业经(7868)
问题(7568)
技术经济(6912)
科技(6675)
(6200)
(6107)
图书(6061)
(5809)
(5709)
论坛(5709)
世界(5376)
共检索到178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转向中高速增长是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的基本新常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需要与以下三个方面新常态相互支撑。一是发展战略新常态,涉及结构再平衡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宏观调控新常态,涉及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明确宏观经济的合理区间。三是发展动力新常态,涉及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的消费需求拉动并与投资拉动相协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一、翻番要求的中高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没有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给出具体的数量目标,而是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要求。实际上,这个"中高速"的表述是一个把定性和定量融为一体的目标。换句话说,能够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翻一番的速度,就是中高速。2010年中国GDP总规模为40.89万亿元,如果2015年实现了7%的增长目标,按照不变价格GDP将达59.63万亿元,在"十三五"期间每年只需平均增长6.53%,即可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深圳转型升级的经验为"新常态"增长做出了两个理论贡献,即专业化分工和制度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顺利实现了"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的产业持续跨越性升级。深圳经验的核心在于,不仅重视产业分工深化中所体现的市场自我发育过程,也强调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一个适于企业创新与学习的环境,支持企业分工专业化的创新过程,为产业升级奠定支撑基础,从而实现增长的"新常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服务业正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和动力转换的重要支撑。按照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强带动性和绿色可持续四大选择标准,研发设计、现代金融等八大产业将引领服务业,为"十三五"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在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加强服务业结构性改革,实施力度更大、更直接的产业政策,加大对高成长性服务业的支持和保障,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培丽  王晓霞  连映雪  
在我国资源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的情况下,我国水资源还能否支撑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就成为我国实现"中国梦"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构建用水系数,运用日本、韩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用水系数的经验数据,揭示出用水系数的变动规律,即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用水系数维持在较高区间甚至持续上升,只有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结束后,用水系数才开始下降。因此,在我国尚未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能够支撑中高速经济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刚  
十八大之后,我国的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征,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一增长速度将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最新发展进行梳理之后,总结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规律性特点,分析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探寻出市场饱和、资源瓶颈、成本上升、产业升级乏力和技术差距缩小是经济新常态形成的五大原因,提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要通过对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提升来挖掘发展潜力,同时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子联  华桂宏  
中国式新常态虽然形成于经济的"结构性"减速,但却不是也不应是低速增长状态,而是一种速度上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结构上从失衡增长向优化增长转变、方式上从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长期稳定状态。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应突破发展过程中的分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积累慢、企业融资成本高、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等约束,以切实提升自主创新和促进技术进步。应以国际多边合作为契机,促进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稳健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进一步良性扩大;以深化制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制度的有效激励机制,以释放制度改革的巨大红利;以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撑,有效培育创新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兴动  
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包括经过转型的旧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增长点。出口:两位数增长时代已明显终结,但出口依然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虽然中国已经失去了低端产品甚至中低端产品的国际比较优势,但中国仍然在经济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方面占有优势。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比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贵得多,但相比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劳动力仍然便宜得多。更重要的是,技术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从工业增长速度变化、工业需求侧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变化以及工业企业微观主体表现分析,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工业经济正走向一个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后期阶段往往是曲折和极富挑战性的。对于中国而言,在众多挑战中,当前必须高度重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三方面的问题。当前中国出现的工业"劣质产业论"是站不住脚的,而工业"地位下降论"还为时尚早。在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尤其是"十三五"期间,推进工业发展对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步入"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工业发展的新挑战,我们要做的是增加工业经济增长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标志着经济增长发生阶段性变化。经济进入新常态,从表象上看是经济增速减速换挡,但本质上还是经济结构重构和增长动力重塑的过程。宏观调控要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努力保持中高速增长。要从主要依靠生产能力的规模扩张,转向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培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在中高速增长阶段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提出,在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的背景下,如何把握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幅度,是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关注了近期宏观调控中的三个重要命题:"稳中有为"、"合理区间"、"中高速增长",并进行了相关的量化探讨。本文最后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与其守住"下限",不如把握"中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桂峰  
"新常态"是中央高层给当下经济增长状态的一个全新的定义。这种增长状态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会加速进行并向纵深挺进。这既为银行的客户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空间和由此而来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银行必须顺势调整自身的客户战略及客户选择策略,以维护良好的信贷组合支撑资产质量的稳定或持续向好。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发挥好政策引领、市场规则及秩序的规范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雯翠  张平淡  
以19922010年全球106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经济增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发现,当经济增速高于7%时,不存在EKC拐点,增长将必然引起污染;相反,当经济由高速切换至中高速后,会出现EKC拐点。这表明经济增速由高转低对可持续发展是个好消息,"增速红利效应"大于"增长压力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早  屈文波  
以"结构性"减速为背景,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阶段,但中国式新常态并不是西方媒体所界定的"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悲观过程,而是一种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结构由失衡转向优化、增长方式由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下,科技创新的作用日趋增强,经济结构再平衡的趋势日趋明显;分配结构失衡的局面逐步扭转,共享经济福祉的包容性增长正在形成。发展新常态经济,应以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为保障,以自主创新为重点,以结构转型升级为支撑,以提升要素效率为载体,以开展多边贸易合作为契机,努力发展新常态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国库处课题组  周玫岑  
进入新常态后,广西经济增速虽高于全国增速,但增速下滑幅度明显大于全国水平,2012~2014年广西经济增速下滑幅度达2.8个百分点,全国经济增速下滑为0.3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广西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趋势更加凸显,2012年全区财政收入增长17.4%,比2011年回落8.1个百分点,之后连续快速下滑,2014年降至8.1%,增速为近15年来首次处于个位数增长。对此,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