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9)
- 2023(7145)
- 2022(5387)
- 2021(4590)
- 2020(3669)
- 2019(8075)
- 2018(8146)
- 2017(15904)
- 2016(8759)
- 2015(9726)
- 2014(10064)
- 2013(9756)
- 2012(8920)
- 2011(8103)
- 2010(8299)
- 2009(7740)
- 2008(7611)
- 2007(7094)
- 2006(6539)
- 2005(5999)
- 学科
- 济(47359)
- 经济(47318)
- 业(22195)
- 管理(21779)
- 中国(16316)
- 企(16136)
- 企业(16136)
- 地方(16131)
- 方法(13265)
- 业经(12532)
- 农(12473)
- 产业(11168)
- 数学(10602)
- 数学方法(10522)
- 农业(8973)
- 地方经济(8431)
- 学(8343)
- 发(8102)
- 城市(7463)
- 理论(6948)
- 制(6844)
- 技术(6692)
- 财(6524)
- 环境(6520)
- 发展(6159)
- 展(6135)
- 融(5926)
- 金融(5924)
- 结构(5770)
- 和(5713)
- 机构
- 学院(133522)
- 大学(133489)
- 济(57321)
- 经济(56074)
- 研究(48396)
- 管理(47108)
- 理学(39856)
- 理学院(39296)
- 管理学(38637)
- 管理学院(38369)
- 中国(34109)
- 京(29287)
- 科学(29229)
- 财(24613)
- 所(24109)
- 研究所(21778)
- 范(21042)
- 江(21040)
- 师范(20915)
- 中心(20907)
- 财经(19760)
- 农(19234)
- 经济学(18806)
- 北京(18264)
- 经(17676)
- 州(17544)
- 院(17374)
- 业大(17323)
- 师范大学(16937)
- 经济学院(16898)
- 基金
- 项目(87274)
- 科学(69823)
- 研究(65741)
- 基金(62942)
- 家(54324)
- 国家(53883)
- 科学基金(46406)
- 社会(44546)
- 社会科(42320)
- 社会科学(42310)
- 省(34271)
- 基金项目(33784)
- 划(28622)
- 教育(28439)
- 自然(27124)
- 自然科(26496)
- 自然科学(26493)
- 编号(26080)
- 自然科学基金(25993)
- 资助(23379)
- 发(21968)
- 成果(21403)
- 重点(20018)
- 国家社会(19136)
- 课题(18810)
- 发展(18556)
- 部(18432)
- 展(18295)
- 创(17780)
- 创新(16673)
共检索到204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玮 王韬 李德功
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重要,但发展相对滞后,与资源、区位、基础等优势形成较大反差,面临着塌陷之挑战,症结在于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发达。作者认为,要实现中部崛起的宏伟目标,中部地区就必须借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探寻其成功之路径,研究和把握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互动规律,依托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城市群为主导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而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扬长避短,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城市化 中部地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廷海 戴倩雯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理论探讨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认识由早期侧重于其中一个方面逐步转向对两者互动关系的考察。文章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机制、效应和评价体系出发,对已有研究展开理论梳理与回顾,最后进行了简短评论。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城市化 互动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阮陆宁 康柳婷 熊玉莹
基于劳动生产率,以各次产业的劳动份额作为权重测度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再利用偏离—份额法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部各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基本一致,高级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但分别处于工业化已完成和未完成的层次。三次产业的高级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按照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顺序递减;从经济总体的视角来看,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其经济增长存在积极影响,但三次产业的结构高级化效应存在明显差别,即第一产业的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影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素芹
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近年来,产业集群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大大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育不成熟,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受制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产业和政府等因素的影响。笔者详尽分析了影响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因素,并提出促进中部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产业集群 宏观经济环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志敏 郭露 何宜庆
集聚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群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话题。物流业作为生产活动终端,其产业集聚可带来快速经济效益配置,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和辐射效应显著。笔者在比较六省1990年~2010年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应用集聚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改进模型,得出中部物流与经济关联的产业内集聚态势已初步形成,但各省物流产业间都存在不匹配的态势。整个中部地区物流与经济发展融合仍处于起步及初期加速阶段。综合说来,湖南、安徽为演进较好省份;山西、河南为一般省份;江西和湖北为较差省份。未来可预见时间内以物流为主的产业将呈现梯次发展饱和态势,中部各省份急需提前实施产业转型及升级,而转型升级的次序依次较有所不同。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物流产业 产业演进 中部地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丙欣 李彦军
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现代计量方法对中部地区1978—2007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存在着较强的制约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均显示无论是城市化水平,还是经济增长水平均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较大,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应理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城市化 经济增长 均衡关系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师博 沈坤荣
本文采用综合径向与非径向DEA新技术的EBM模型,在环境质量约束下测度中国时序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经验分析EBM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发现工业化并不是影响能源效率的主导因素,能源效率与城市化水平呈现出U型变动特征,并且城市化率达到55.46%门限值将为工业企业的产业集聚创造条件,进而通过规模经济改进能源利用效率。此外,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使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并未产生预期效果。
关键词:
EBM模型 能源效率 节能减排 产业集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宜庆 吕弦
采用1990~2013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东中部城市群金融集聚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赋权法与区位熵结合计算各地区金融集聚指数,并利用断裂点模型对城市群的金融集聚辐射范围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六大城市群与中部地区两大城市群相比,金融集聚程度更高,金融集聚辐射的范围更广。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金融集聚水平最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这三个城市群为中心的金融辐射格局。
关键词:
城市群 金融集聚 区位熵 断裂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娥芳
本文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来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2009年湖北省各省辖市、州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湖北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差异明显,且与城市综合发展实力不完全一致;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分布差异与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公共和社会福利水平差异格局等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性;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水平与二元经济结构、人口的城市化率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因此,为缩小各地城乡发展差异,实现一体化发展,既要缩小城乡差异,又要尽力促进各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 评价指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波 赵鑫铖 李艳芳
利用中国2005—2010年地区产业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非线性计量模型,以产业集聚为视角,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了地区产业增长,尤其是促进集聚程度较高产业的增长;贸易便利化是通过出口规模经济效应、出口资源配置效应、进口竞争效应、进口知识技术转移效应、水平效应、垂直效应、成本节约效应等渠道促进地区产业增长的。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贸易便利化 影响机制 产业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波 赵鑫铖 李艳芳
利用中国2005—2010年地区产业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非线性计量模型,以产业集聚为视角,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了地区产业增长,尤其是促进集聚程度较高产业的增长;贸易便利化是通过出口规模经济效应、出口资源配置效应、进口竞争效应、进口知识技术转移效应、水平效应、垂直效应、成本节约效应等渠道促进地区产业增长的。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贸易便利化 影响机制 产业增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蔺雪芹 方创琳
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的建设和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目前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从产业部门发展、结构变动、布局调整、产业集群建设等多个角度对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影响机理和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在研究方法上,以能值、生态足迹、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投入产出法、灰色系统分析和多目标规划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开始应用于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模拟及情景预测之中。当前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理论研究欠缺,方法应用有限。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基于城市群空间特性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多学科融合、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及与实践的结合将得到加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扬 李铭尧 彭继增
FDI、工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采用中部六省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的不相关回归(SUR)面板广义最小二层估计法(EGLS),综合估计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工业集聚、城市化与FDI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第二,为区域长远利益考虑,发展工业过程中应考虑产业结构的良态发展,避免地方化集聚水平过于激烈;第三,工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推动力。
关键词:
FDI 城市化 产业集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祥
文章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认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所实施的片面城市化政策导致政府对公共卫生、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了劳动力区际流动的隐性成本,降低了劳动力的区际流动性,阻碍了我国产业在空间上的高效集聚。因此,为提高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水平和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有必要着力推动以流动人口市民化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雯 杜宏茹 周艳时
以能矿资源为基础原料的资源型产业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资源型产业正处于兴盛期的城市发展更是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论文将资源型产业作为单个影响因素,采用产业结构变动值、产业结构变动系数、产业结构熵数和区位熵等方法,选择典型干旱区城镇发展区域乌昌地区,对该区域资源型产业的时空演化和集聚特征及其对绿洲城镇发展的作用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型产业对乌昌地区产业集聚的地域、类型、工业内部结构以及城市的扩展方式和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受绿洲城镇分散性的影响,资源型产业对乌昌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为轴向扩展和圈层扩展并进;资源型产业选择就近城市转移,对于较远的县市集聚大于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