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956)
2022(855)
2019(1629)
2018(1552)
2017(2926)
2016(1833)
2015(2175)
2014(2271)
2013(2253)
2012(2227)
2011(2263)
2010(2552)
2009(2315)
2008(2391)
2007(2492)
2006(2282)
2005(2244)
2004(2138)
2003(2241)
2002(2287)
作者
(5990)
(4920)
(4733)
(4590)
(3181)
(2362)
(2206)
(1974)
(1870)
(1783)
(1743)
(1707)
(1705)
(1682)
(1645)
(1535)
(1500)
(1471)
(1373)
(1355)
(1336)
(1246)
(1231)
(1175)
(1168)
(1162)
(1090)
(1067)
(1013)
(948)
学科
(7311)
经济(7303)
管理(5952)
(5023)
(4745)
企业(4745)
教育(3554)
理论(3426)
中国(3018)
(2896)
方法(2488)
(2446)
(2275)
业经(1864)
(1756)
(1741)
银行(1738)
(1726)
金融(1725)
(1696)
教学(1677)
(1670)
(1563)
(1537)
数学(1450)
数学方法(1394)
学校(1369)
体制(1362)
(1334)
(1318)
机构
大学(34804)
学院(32466)
研究(11290)
(10970)
经济(10641)
管理(8987)
(7958)
(7949)
师范(7935)
中国(7853)
(7234)
教育(7109)
理学(6910)
理学院(6748)
科学(6704)
管理学(6627)
管理学院(6522)
师范大学(6443)
(6303)
(6166)
财经(5465)
研究所(5407)
北京(5352)
(5120)
(4782)
中心(4532)
(4414)
财经大学(3876)
(3743)
经济学(3683)
基金
项目(14631)
研究(13250)
科学(11638)
基金(9720)
(7903)
国家(7774)
教育(7742)
社会(7646)
社会科(7154)
社会科学(7149)
成果(6626)
科学基金(6276)
编号(5936)
(5729)
(5426)
课题(5207)
基金项目(4511)
(4272)
资助(4095)
(3905)
(3813)
规划(3770)
重点(3723)
项目编号(3557)
教育部(3535)
(3506)
(3500)
阶段(3492)
(3337)
(3249)
期刊
(16228)
经济(16228)
研究(14881)
教育(12157)
中国(8839)
(6856)
学报(6159)
大学(4844)
科学(4766)
财经(4415)
技术(4311)
学学(4116)
管理(3909)
(3807)
(3436)
职业(3360)
(3350)
金融(3350)
图书(2923)
技术教育(2569)
职业技术(2569)
职业技术教育(2569)
书馆(2440)
图书馆(2440)
问题(2423)
(2370)
论坛(2370)
(2055)
农业(2026)
经济研究(1987)
共检索到58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明星  王良  
工学结合是促进中职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当前,工学结合主要有六种有效形式:工厂与学校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工人与学生结合;工件与学具结合;工时与学分结合;工资与学费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和生  任谦  何晨阳  
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企业的学习与学校的学习交叉交替进行,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本文在简述"四化"特征的工学结合模式、"1223"结构的工学结合模式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建立学校与企业对接的办学平台、教育教学平台、资源平台"三平台"的实施模式途径,并根据实践经验引发的启示与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广州交通运输职业技术学校把教学环境创新作为改革的重要环节,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推动了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室环境,建立技能教室,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一是建设理论与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丁秀艳  郑丽媛  
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基本路径,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强化组织体系建设,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切实抓好"订单式"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型"学校建设、"开放式"办学、打造"就业型"品牌等工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笑  
开发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适合教学实际、凸显学校特点的校本教材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国家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工学结合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教育专家共同开发,并采取多种教材呈现形式,如项目式课本、手册式实训指导教材、案例式讲义、工作页式"任务书"、电子网课式教材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曙明  
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是工学结合中的盲目性、功利性和狭隘性等原因促成了其问题的产生;提出正确理解工学结合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功利性问题的根本所,同时要提升工学结合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注意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的学科差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江林  岑艺璇  
工学结合导生制是推进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和实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浙江省江山中等专业学校建立了"优秀生—导生—导师"和"学生—准员工—合格员工"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四共合作"即基地共建、人才共享、课程共研、班级共办为支撑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洪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在推行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过程中,面临顶层设计、实施条件、管理体制、职业氛围等诸多问题,需要从基层组织、实训场所、基础课、网络教学平台、国际合作、育人环境等方面,加强其内在机理的合理性与系统化建设,以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壮国桢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过程中所存在的三大问题,从概念厘定、空间区分、时间限定三个维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重柳  
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如果能把校内教学实训与加工生产相结合起来,使教学实训为加工生产奠定基础,反过来加工生产为教学实训服务。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实训质量,又可以促进加工生产效益提高,培养适应企业生产模式、企业环境和规格要求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圣喜  贺军  李喜梅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结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的基本特征,文章对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了研究,并就"网页制作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了描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翔东  石莹  
创建工学结合教学制度是高职院校实施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证。文章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瓶颈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了创建工学结合教学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四新  陈绍敏  
本文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思路,认为应发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打造"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提供高技能人才职业训导环境,建设适宜课程改革的特色教材,在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工学结合是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有效推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现状,并尝试提出了解决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栋学  
“工学结合”是由传统封闭的学校教育迈向现代开放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坚实一步。传统的学校教育强调的是课堂与课程,而工学结合则强调岗位与行动。“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教学实施的需要、就业导向的需要、学费补充的需要,也是资源扩充的需要。前两个需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需要,后两者为派生性需要,这四个需要形成了推动“工学结合”的四股驱动力。实施“工学结合”必须有正确的出发点、制定工学一体化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