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8)
- 2023(7372)
- 2022(6132)
- 2021(5767)
- 2020(5004)
- 2019(11082)
- 2018(10554)
- 2017(20759)
- 2016(11209)
- 2015(12369)
- 2014(12521)
- 2013(12302)
- 2012(11668)
- 2011(10514)
- 2010(10989)
- 2009(10913)
- 2008(10313)
- 2007(9596)
- 2006(8527)
- 2005(7941)
- 学科
- 济(45837)
- 经济(45777)
- 业(35266)
- 管理(34029)
- 企(30980)
- 企业(30980)
- 融(26325)
- 金融(26324)
- 银(23714)
- 银行(23696)
- 行(22981)
- 方法(20872)
- 中国(19505)
- 数学(17607)
- 数学方法(17349)
- 财(15831)
- 制(13738)
- 学(11602)
- 务(11257)
- 财务(11227)
- 财务管理(11202)
- 中国金融(11183)
- 企业财务(10846)
- 农(10584)
- 业经(10472)
- 地方(10145)
- 理论(9975)
- 贸(9294)
- 贸易(9282)
- 易(9051)
- 机构
- 大学(166709)
- 学院(164087)
- 济(65984)
- 经济(64439)
- 管理(57179)
- 研究(55361)
- 中国(49320)
- 理学(48545)
- 理学院(47939)
- 管理学(46844)
- 管理学院(46560)
- 财(35196)
- 京(34616)
- 科学(33700)
- 所(28910)
- 财经(27975)
- 中心(27338)
- 农(27064)
- 研究所(26050)
- 经(25277)
- 江(25178)
- 业大(22623)
- 范(22019)
- 北京(21927)
- 经济学(21869)
- 师范(21768)
- 州(21516)
- 农业(21273)
- 财经大学(20943)
- 融(20243)
- 基金
- 项目(101863)
- 科学(79824)
- 基金(74889)
- 研究(72817)
- 家(65381)
- 国家(64777)
- 科学基金(55112)
- 社会(47012)
- 社会科(44685)
- 社会科学(44672)
- 省(39150)
- 基金项目(38721)
- 自然(35455)
- 自然科(34746)
- 自然科学(34738)
- 自然科学基金(34156)
- 教育(33893)
- 划(32971)
- 资助(31821)
- 编号(28086)
- 成果(24769)
- 重点(23271)
- 部(22760)
- 创(21217)
- 性(21167)
- 发(21149)
- 课题(20111)
- 创新(19810)
- 教育部(19787)
- 科研(19610)
共检索到259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从双边"资本依存度"、双边资本流动结构以及双边资本循环对两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这3个方面来看,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中国对美国金融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美国对中国金融的依赖程度。中国对美国金融的过度依赖是从货币依赖到金融市场依赖以及金融政策依赖的复合型依赖。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对美国金融的依赖从而使中国陷入政策困境。中国在后危机时代能否改变这种非对称性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能否成功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近年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急剧增长,并成为美国国债的海外第一大持有者,不仅印证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两国之间非对称金融相互依赖关系的迅速发展,而且揭示了这一关系中存在"金融恐怖平衡"。这种"金融恐怖平衡"是由中美两国之间非对称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造成的;而这种非对称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是两国经济失衡及其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本文运用情景分析的实证方法,对中美"金融恐怖平衡"的存在方式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对隐藏在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背后的"债务人逻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缓解"金融恐怖平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安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珏 谢汶莉
中美之间存在非对称相互依赖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外交、贸易、投资、经济自由化与技术等领域,不过这种非对称相互依赖正随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逐渐削弱、中国世界政治经济地位的渐趋增强而发生演变。文章通过构建声誉模型,试图阐释中美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过程。文章认为这一过程可以分为美国占绝对优势、显著优势、相对明显优势、比较优势四个阶段。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文章指出两国非对称相互依赖及其权力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政治与市场的交互影响、要素比较优势的动态差异,其中市场体量尤其是中国市场体量是决定中美权力资源配置的关键要素。虽然目前在中美双边关系中美国仍处于有利位势,但是中国的权力位势正在逐步增加。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康康 顾永昆 罗成
国际货币是主权国家货币发展的结果,其权力来源于国家权力、国际市场和国际关系。随着国家与市场这一复杂网络的连续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不均衡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动态变化中,必然形成非对称性相互依赖,由此成为国际货币权力的起源。国际货币权力结构是国际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相互作用以及实现自我重塑能力的权力结构体系。国际货币权力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一个有序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权力的实现途径亦同样需要。国际货币权力的市场运行机制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地强制施加影响于国际货币本身的权力机制;另一类是间接与国际货币相关且有助于塑造国际货币体系的权力机制。从国际货币权力运用角度看,国际货币权力的实现途径包括实施货币操控、利用货币依赖和实施体系破坏等三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胜育
自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关系一直处于深刻调整之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随着苏联的解体,大国实力对比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美国在国际格局居于一种一枝独秀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较为强硬的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倾向,在此形势下,俄、中、欧盟中其他大国在协调彼此关系的基础上如何处理同美国的关系,值得国际关系研究者予以关注。
关键词: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欧盟 依赖 制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形成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债务人逻辑"是对债务国与金融霸权并存和共生关系的阐释。这一逻辑表明,美国可以借助债务国的身份维持其金融霸权;而这一逻辑形成的前提则与美国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政治外交手段以及金融霸权的权力资源转化密切相关。由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在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暴露出严重的脆弱性和非对称性。为降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需要从制衡和结构这两个视角,降低在美元体系中的存在成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星耀 廖隽安 钱丽萍
本研究主要探讨相互依赖不对称如何影响弱势方对强势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感知以及关系绩效,考察这两个路径效果随着第三方变量(强势方专用性投资、明确的合同、沟通、私人关系、弱势方参与)作用会有何变化,通过4S店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发现第三方变量可显著弱化、抵销,甚至扭转依赖不对称对关系质量的负面影响,降低强势方的风险,使其最大程度受其利少受其害,此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实中有效运营的依赖不对称企业案例。文末针对依赖不对称下的渠道关系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战略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雷达 赵勇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在中美贸易失衡的背景下创立的一个高层对话机制。对两国贸易失衡如何进行调解,是当前两国政府不可回避的议题,从两国间的贸易依存的非对称性特征来看,中国在对话机制中不可避免地承受着承担失衡调整的外部压力。但是,如果从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中是否可替代以及在中美贸易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两国贸易相互依赖的对称性也在发生量上变化的角度考察,中国在这一高层对话机制中仍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这一看似简单的结论,我们却从下列这篇文章中找到了严格的经济学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非 罗安
基于2001—2020年中国与8个国家和地区的芯片进口贸易数据,依据权利—依赖理论,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非对称性贸易依赖关系对中国芯片进口贸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依赖的非对称关系不利于中国芯片进口,但权力优势对中国芯片进口具有积极作用;中国对他国和地区的芯片进口贸易依赖会弱化权力优势对贸易摩擦的对冲作用;同时,汇率波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芯片进口贸易具有抑制作用。为此,应在芯片国际贸易领域建立双多边磋商机制,提高中国在芯片等高新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坚持以我为主、多方合作,实现中国芯片领域的科技研发自立自强,以降低芯片进口依赖度;中国芯片企业应适时适势运用外汇金融衍生产品“熨平”芯片进口贸易的汇率风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有祥君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基金会通常是由高等学校出资设立的,并且高等学校教育基金会的运作依存于高等学校,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的依赖关系。目前,关于高等学校教育基金会的法律和规制等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影响了高等学校教育基金会的治理和发展。建议在健全法律制度的同时,优化高等学校及其教育基金会的组织管理结构,并建立广泛的契约机制,以保证高等学校设立教育基金会的初衷得以实现。
关键词:
教育基金会 非对称性 契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本文认为,中美经济相互依赖长期处于消极依赖状态。中国在贸易领域和金融领域对美国的不对称的开放度,是导致敏感性显著的重要原因。这种敏感性是导致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处于消极依赖状态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揭示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双边贸易关系和金融关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了中美经济相互依赖从消极依赖向积极依赖转变的逻辑即冲突性、共生性和互利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曲洪敏 韩文静 刘晓冰
渠道成员间的相互依赖性具有不同的性质,表现为相互依赖性总额和非对称性,它们分别作用于渠道成员间关系行为,产生不同的结果,但环境不确定性(即环境多样性和环境动态性)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相互依赖性总额与关系绩效具有正向的关系,即冲突减少而满意度增加;相互依赖性的非对称性对关系绩效具有负向的影响,即冲突增加而满意度减少。但在环境不确定性条件下,相互依赖性总额和非对称性对关系绩效的影响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渠道成员 相互依赖性 关系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李明 范国平
相互依赖理论和博弈论是第三次国际关系理论大论战中引人注目的理论。把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中日关系是非常有效的分析方法。近年来,有中国学者提出对日外交新思维,但作者认为,无论从相互依赖理论还是博弈论出发,中国都无法放弃对日外交的现实主义态度。
关键词:
中日关系 相互依赖 博弈论 现实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云华
冷战后的 1 0多年时间里 ,中国 -东盟关系迅速发展 ,正在向深度与广度拓展 ,双方的互信也进一步提升 ,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与联合宣言等 ,使双方的合作制度化。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中国 -东盟合作正在继续推进 ,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正在形成。促进这种新型关系形成的根本动力 ,是双方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相互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