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0)
- 2023(3992)
- 2022(3609)
- 2021(3502)
- 2020(3057)
- 2019(7460)
- 2018(7565)
- 2017(15077)
- 2016(7919)
- 2015(9342)
- 2014(9569)
- 2013(9166)
- 2012(8474)
- 2011(7802)
- 2010(8325)
- 2009(7690)
- 2008(7773)
- 2007(7196)
- 2006(6479)
- 2005(6003)
- 学科
- 济(38619)
- 经济(38588)
- 管理(21638)
- 方法(21039)
- 业(19840)
- 贸(18424)
- 贸易(18414)
- 数学(18196)
- 易(17871)
- 数学方法(17701)
- 企(17292)
- 企业(17292)
- 理论(8878)
- 中国(8683)
- 农(8195)
- 财(7360)
- 学(7138)
- 业经(7110)
- 出(6549)
- 地方(6344)
- 制(6304)
- 关系(6247)
- 出口(5393)
- 出口贸易(5393)
- 口(5393)
- 银(5174)
- 银行(5173)
- 融(5147)
- 金融(5146)
- 和(5071)
- 机构
- 大学(123483)
- 学院(123429)
- 济(53891)
- 经济(52862)
- 管理(45858)
- 理学(38902)
- 理学院(38525)
- 研究(38181)
- 管理学(37515)
- 管理学院(37309)
- 中国(29129)
- 京(26063)
- 财(24354)
- 科学(21973)
- 所(19270)
- 财经(19217)
- 江(18869)
- 经(17169)
- 研究所(17106)
- 经济学(16939)
- 范(16845)
- 北京(16776)
- 师范(16753)
- 中心(16526)
- 州(15290)
- 经济学院(15260)
- 农(15119)
- 业大(15020)
- 贸(14178)
- 财经大学(13961)
- 基金
- 项目(73405)
- 科学(57414)
- 研究(55188)
- 基金(52722)
- 家(44801)
- 国家(44476)
- 科学基金(38179)
- 社会(34474)
- 社会科(32847)
- 社会科学(32838)
- 省(28523)
- 教育(27086)
- 基金项目(26445)
- 自然(24097)
- 资助(23845)
- 划(23812)
- 自然科(23572)
- 自然科学(23570)
- 编号(23260)
- 自然科学基金(23126)
- 成果(19524)
- 重点(16699)
- 部(16664)
- 课题(16352)
- 发(15310)
- 创(14894)
- 教育部(14773)
- 人文(14413)
- 大学(14335)
- 项目编号(13963)
共检索到190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亚华 刘光卫
中美两国从来就没能就双边贸易不平衡的具体规模达成共识。美国不合理的原产地规则、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和途经香港的转口贸易,是造成其对华逆差高估的三大主因。据本文估算,美国高估其对华逆差300亿美元。同时,由于香港的转口贸易,中方也低估了对美顺差200亿美元。中美贸易的实际不平衡规模大致为500多亿美元,介于中方统计数字和美方统计数字之间。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贸易不平衡 争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斐婷
近年来,美中贸易逆差一直是中美双方颇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影响两国贸易关系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学者们在关于中美贸易不平衡说法方面也存在很多争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中美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别;隐藏在巨额顺差数据背后的实质;关于美国对中美贸易不平衡态度的争论。本文以这三个方面为线索对研究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文献进行综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金旭
我今天主要是谈谈我们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看法,当然这些看法无论成熟还是不成熟,好还是不好,我们也都是从国务院领导、学术专家、社会团体那边得到的启发,按照我们的观点,也都向有关国家领导人做了汇报,而且这些观点基本被国家领导所接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也
两国间比较利益的差异是导致中美间贸易失衡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平衡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办法,不是美国利用其贸易支配地位限制中国出口,而是以两国比较优势为基础,构建两国间的比较利益互补机制,这种互补机制还将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美国经济及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
比较利益 互补 中美贸易 平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丽君 李钢
中美关系一直是两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媒体情绪会反映出美国政府、社会和人民对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立场。基于1990年1月~2017年12月美国境内涉华负面新闻数据以及中美双边贸易数据,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中美贸易顺差冲击(TDS)在美国发生的2到3个月后,美国境内涉华负面新闻指数值急剧上升,并在第三个月时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逐渐下降。这一结果表明,美国境内涉华负面新闻飙升现象的出现,可能是中美双边贸易波动的内生因素。
关键词:
中美贸易顺差 涉华负面新闻 中美经贸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持续逆差开始于1976年。作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先是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后是出现于21世纪初的中国。日本作为美国以前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其在美国贸易逆差中所占比重最高曾达到70%(1981年)。2001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应宗 林媛媛
美中贸易不平衡一直被美方用作处理政治、经济问题的筹码。本文认为,美方蓄意夸大贸易逆差、强调商品贸易的不平衡,实则掩盖彼此贸易关系的不平衡,迫使中方在服务贸易上作较大让步。其手法是:以转口品单向增值的误差和加工贸易的不合理统计来夸大贸易逆差,再寻找政治经济等问题作借口制造贸易关系不平衡。中方应以技术贸易为制衡策略,消除摩擦,发展美中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亢梅玲
文章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认为中美两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结构中储蓄与投资的不平衡是根本性原因。中美两国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夸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加上转口和转口的增加值以及美对华服务贸易的顺差,会大大缩小中美统计上的差距。亚太地区产业转移的迁移效应使美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转移到中国,美对华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美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殷越男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在不断地扩大,并已引起了美国高层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美中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统计方法、转口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理性看待,相互理解,共同推劝双边贸易发展。
关键词:
贸易逆差 产生原因 理性看待 共同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永富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个国家间的经贸关系的稳定和顺利发展是双方保持良性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的基石。过去三十年里,中美两国关系不断加强,两国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但双方之间贸易争议也不断出现,甚至激化,并产生了新的贸易争端。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又是众多贸易争端的核心问题。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已经存在了较长一段时间,形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因此,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方面的,要靠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只要中美双方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把握两国关系,坚持建设性合作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宗毅君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乐观,这是由于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但与此同时,由贸易不平衡问题引起的双边摩擦与争端也愈演愈烈。本文针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着重从转口和加工贸易两个方面分析了双方统计数字巨大差异的原因;从美国国内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的实质;最后提出采用双重贸易统计标准等三点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翔硕 王领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出现了越来越大的不平衡。从美国方面看,尽管美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但是由于美国对其他东业国家(地区)的贸易逆差在相对甚至绝对缩小,因此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东亚的贸易逆差增加并不快,这一逆差占美国总的对外贸易逆差的比重在明显下降。
关键词:
中美贸易 东亚 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盛科荣 高越
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本文就解释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观点:贸易政策论、美国在华直接投资论、产业转移论和人民币汇率论的解释能力做了定量分析。结论表明:美国在华FDI并不是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因素,相反,美国在华FDI倾向于减少中美贸易顺差,这与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统计数据相吻合;此外,贸易政策论、产业转移论和人民币汇率论分别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贸易逆差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宏结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中国和美国形成的"贸易国家"和"金融国家"的分工格局决定的,因此,具有客观必然性和长期性。但是笔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多元化市场战略的实施,中美在对方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有所改变,这为新时期处理中美贸易摩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余航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的重要议题,也是本次贸易摩擦的关注焦点。准确把握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特征,能为中美双边协商和政策制定提供事实依据。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一是从贸易总值统计的角度;二是从中美贸易不平衡贡献者的角度;三是从跨国利润转移的角度;四是从贸易增加值统计的角度。结果表明,计价方式、转口贸易、贸易加成、旅行项目中包含货物等因素导致美国高估了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且中国对美迅速上升的服务贸易逆差缓解了双边贸易不平衡。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美国投资企业既贡献了很大一部分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还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中美贸易顺差记录在中国,但贸易背后的利益顺差多在美国,总体上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本文针对贸易增加值统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用贸易增加值统计衡量中美贸易的建议,并简要讨论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