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4)
- 2023(12632)
- 2022(10659)
- 2021(10190)
- 2020(8394)
- 2019(19033)
- 2018(18650)
- 2017(36176)
- 2016(19294)
- 2015(21173)
- 2014(20672)
- 2013(20304)
- 2012(19143)
- 2011(17530)
- 2010(17775)
- 2009(17025)
- 2008(16948)
- 2007(15371)
- 2006(13814)
- 2005(12810)
- 学科
- 济(76736)
- 经济(76631)
- 管理(64627)
- 业(60215)
- 企(51527)
- 企业(51527)
- 方法(29884)
- 中国(26039)
- 数学(25567)
- 数学方法(25305)
- 财(23618)
- 制(21879)
- 农(21275)
- 业经(18374)
- 贸(18317)
- 贸易(18302)
- 技术(18208)
- 易(17990)
- 银(16201)
- 银行(16191)
- 行(15638)
- 策(14951)
- 融(14758)
- 金融(14755)
- 体(14515)
- 务(13181)
- 财务(13149)
- 财务管理(13118)
- 农业(13075)
- 学(12991)
- 机构
- 大学(274303)
- 学院(272244)
- 济(126212)
- 经济(123920)
- 管理(104926)
- 研究(95606)
- 理学(88603)
- 理学院(87700)
- 管理学(86670)
- 管理学院(86111)
- 中国(77714)
- 财(63154)
- 京(57222)
- 科学(49942)
- 财经(48357)
- 所(46298)
- 经(44006)
- 中心(42915)
- 江(41801)
- 研究所(40932)
- 经济学(40488)
- 北京(37076)
- 经济学院(36166)
- 财经大学(35858)
- 范(35059)
- 师范(34855)
- 农(34438)
- 院(34044)
- 州(32850)
- 业大(30694)
- 基金
- 项目(168733)
- 科学(136719)
- 研究(131605)
- 基金(125585)
- 家(106783)
- 国家(105874)
- 科学基金(92301)
- 社会(88287)
- 社会科(83928)
- 社会科学(83912)
- 基金项目(64311)
- 省(62717)
- 教育(60792)
- 自然(54724)
- 自然科(53526)
- 自然科学(53515)
- 划(53226)
- 自然科学基金(52669)
- 编号(51803)
- 资助(51267)
- 成果(44748)
- 创(40325)
- 部(40152)
- 制(38324)
- 重点(37956)
- 国家社会(37723)
- 课题(37280)
- 创新(36871)
- 发(36262)
- 教育部(35876)
- 期刊
- 济(145237)
- 经济(145237)
- 研究(95114)
- 中国(61129)
- 财(49868)
- 管理(44528)
- 融(34846)
- 金融(34846)
- 科学(34516)
- 教育(33583)
- 学报(32968)
- 农(32575)
- 大学(27196)
- 财经(26268)
- 学学(25107)
- 经济研究(24308)
- 技术(23697)
- 经(22788)
- 农业(21537)
- 业经(20953)
- 问题(18721)
- 贸(18530)
- 国际(16625)
- 世界(15432)
- 技术经济(14459)
- 坛(12915)
- 论坛(12915)
- 科技(12833)
- 现代(12702)
- 理论(12468)
共检索到437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崇正
论中性的货币政策──中国货币供给机制创新的设想吉林大学经济系许崇正建国以来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九年来的实践,已经多次反复证明,"放开货币发行的货币扩张"政策,"财政、银行应该一紧一松"的货币政策,在中国行不通,容易引起和加剧通货膨胀,不符合我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出发,以中国金融体系为背景,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从理论和经验事实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内生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建宇 陈西果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复杂时期,经济发展走向新常态,这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新要求。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货币政策转型必须以战略的思维和宏观的视野,以"市场运作、顺畅运行、灵活自主、健康平稳"为导向,为经济新常态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导师尚福林教授研究生孙国峰本论文致力于探讨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传导过程和内在机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完善货币政策基本理论,也为中国现实情况的研究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导论。首先区分了两个层次的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召
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之所以存在障碍 ,主要是因为传导链条中间利率出了问题。 ( 1 )采用年度数据的固定资产投资、利率和 GDP的计量结果显示 ,在1 978- 1 988年和 1 989- 2 0 0 0年这两个时间区间 ,对实际投资作用方式有明显不同 :在前一个时期 ,实际投资主要由收入来决定 ,而对利率的弹性不显著 ;而在后一个时期 ,实际利率对投资具有反向刺激作用 ,尽管弹性非常微弱 ,但是与典型市场经济规律相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利率水平对投资的作用是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同时 ,利用误差纠正模型 ( Error Correction Model)在两个时期中间都可以发现投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利率 市场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分析和说明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如何诱发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一整套机制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经济的手段和渠道。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近年来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甚至出现了政策效应递减。①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孙宇辰
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货币政策指标、信心指标、通货膨胀及真实经济产出增长率的SVAR模型,运用反事实对比仿真实验方法获得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宽松货币政策能够促进产出增长,然而一旦企业家信心的桥梁作用被移除,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提升效果则大幅下降。这表明,如果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增强企业家信心,其最终调控目的将难以实现。有意思的是,基于同一调查问题的银行家信心指数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没有发挥明显作用。我们进一步考虑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度量方式、企业定价行为及企业投资行为,结果均保持稳健。
关键词:
信心 货币政策 反事实SVAR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张欣 孔艳丽 景国昌 张捷 贾伟 勾京成 梁叔翔 宋新红 庄岁林 李玲 董翠玲 孙长
中国近几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及传导作用似乎不太明显,其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特别是一些环节受阻。因此,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环节,尤其是减少货币政策执行中误导环节,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货币政策传导畅通工程,不仅是基层央行面临的任务,更是中国央行总、分行不得不关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中介目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夏斌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探讨的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地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表现,分析了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并指出了央行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调控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建娜
新形势下金融稳定目标须与物价稳定、产出增长等传统货币政策目标一样被关注。文章通过使用TVP-VAR-SV模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各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的传导效应和机制,结果发现:整体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短期内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且会加剧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以及扩大我国的产出缺口;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比另外两轮更加深远;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的货币政策对我国各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最大,危机中的影响传导最快,危机后主要在短期内影响较大;在传导途径中,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会在短期内造成人民币贬值,我国利率水平下降,贸易顺差减少,而中长期会有相反的影响。相较于危机前和危机中,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通过金融渠道和国际贸易渠道的长期传导效应更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群
本文建立中国货币乘数的理论模型,确定影响货币乘数的长、短期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运用1986Q1~2007Q4季度数据,实证分析基础货币,货币供给与有关宏观经济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系数。实证结果表明,基础货币是央行可以控制的变量;货币乘数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但央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政策变量来调控货币乘数。在样本期内,中国货币政策是积极有效的。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可控性 VECM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涛
1993年以后 ,我国以货币供给量 M2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一大进步。但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货币供给量中间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失去了有效性 ,笔者认为 ,我国应以通货膨胀率为中间目标 ,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管理 ,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军新
引言 在西方货币理论,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其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个重要的环节。中介目标的名义锚功能:为减缓货币政策作用机理的滞后性和波动性,也为避免政策制定者的机会行为,有必要为货币当局设定一个名义锚,以考量实施效果,便于公众观察和判断货币当局的言行是否一致。因而,充当名义锚的指标必须容易控制和观察,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