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9)
2023(4524)
2022(3844)
2021(3691)
2020(3081)
2019(6885)
2018(6725)
2017(13702)
2016(7319)
2015(8069)
2014(8213)
2013(8101)
2012(7645)
2011(7052)
2010(7038)
2009(6669)
2008(6994)
2007(6711)
2006(6133)
2005(5657)
作者
(21829)
(18034)
(17957)
(17440)
(11732)
(8925)
(8365)
(7072)
(6756)
(6716)
(6462)
(6207)
(6123)
(5950)
(5917)
(5524)
(5354)
(5313)
(5163)
(5029)
(4619)
(4475)
(4327)
(4320)
(4291)
(4189)
(4116)
(3869)
(3727)
(3619)
学科
(28092)
经济(27941)
(19267)
管理(18929)
(17616)
企业(17616)
(16597)
银行(16452)
(15244)
(14706)
方法(13959)
数学(9902)
数学方法(9796)
(9470)
金融(9468)
(9386)
制度(9381)
业务(9240)
中国(8964)
(8490)
理论(8128)
(8006)
银行制(7978)
业经(7504)
(6729)
(6318)
(5808)
(5236)
财务(5225)
财务管理(5212)
机构
大学(110456)
学院(106413)
(42368)
经济(41378)
管理(37654)
研究(36939)
中国(34598)
理学(31283)
理学院(30874)
管理学(30335)
管理学院(30111)
(24553)
(23325)
科学(21970)
财经(19300)
(19215)
(19201)
(19151)
银行(18422)
中心(17496)
(17483)
(17467)
研究所(17259)
(17134)
农业(15089)
(15083)
师范(14949)
北京(14621)
财经大学(14607)
(14562)
基金
项目(65132)
科学(51551)
基金(48934)
研究(46846)
(42616)
国家(42227)
科学基金(35987)
社会(32510)
社会科(29628)
社会科学(29610)
基金项目(25302)
(24086)
自然(22749)
自然科(22271)
自然科学(22265)
教育(22117)
自然科学基金(21916)
(20906)
资助(20312)
编号(17760)
成果(16209)
(15331)
重点(14820)
(14571)
教育部(13458)
国家社会(13319)
(13101)
(12757)
人文(12727)
课题(12679)
期刊
(48430)
经济(48430)
研究(39158)
(26560)
金融(26560)
中国(22922)
(20740)
学报(20279)
(17564)
科学(17310)
大学(15361)
学学(14432)
管理(14041)
教育(13049)
财经(11982)
(10204)
农业(9627)
经济研究(7544)
技术(6698)
问题(6466)
业经(6105)
(6059)
理论(5986)
实践(5375)
(5375)
农村(5197)
(5197)
(4997)
图书(4985)
(4946)
共检索到176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康霖  
多少年来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被概括为“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这样的概括完不完全,有什么变化没有,能不能充分地反映现实,值得研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磊  
中央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从诞生之日就与政府发生业务联系。英格兰银行筹建之目的即为政府垫款,法兰西银行一开始就由国家供给部分资本。但因央行和政府所担负的任务与工作侧重点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任何时期都一致,这就产生了如何正确、合理地协调二者间关系的问题,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蔡志刚  
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是世界性的潮流,也是各国银行立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不断增强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银监会的成立将改变这一状况,大大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宇  
20世纪以来,尽管一直存在争论,但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成为历史趋势。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作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界限,模糊了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再次引起经济学界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讨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志刚  
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是世界性的潮流,也是各国银行立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不断增强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银监会的成立将改变这一状况。当前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措施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会清  王剑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市场的平台来进行。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流动性管理模式应当纳入中央银行的考察视野。为此,本文从宏观与微观流动性的基本定义出发,分析了中央银行宏观流动性管理与金融机构微观流动性管理的内涵与联系,以及中央银行关注微观流动性管理的必要性。最后,本文就如何关注微观流动性管理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剑鸣  
从以政府为本位的推动性经济而言,我国中央银行的政府行为对经济运行及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经济体制所决定,中央银行政府行为将随着经济体制转变而呈阶段性变化。中央银行作为“社会人”的政府行为,利用其权威性、超脱性和相对独立性,可以调整、引导“经济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企业行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会清  王剑  
当前社会上对我国资金运行状况的一个基本评价就是“流动性过剩”。然而,这种所谓的“流动性”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主观判断,缺乏严谨的理论依据和统一的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不利于央行实际的操作决策。为探求流动性的真实内涵,澄清国内的诸多误解,我们比较了国内外流动性概念,并对其供给和需求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经验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国华  周洪生  
中央银行是金融组织体系的核心,是金融宏观调控的主体。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体系是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1983年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人们对中央银行组织体系的微词颇多。反思一下,现行中央银行组织体系确实存在一些弊端:1、中央银行附属于政府,以政府发展经济的意志,无相对独立的决策权。英国金融专家曾对中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春林  陈洪  
将专业银行改造为国有商业银行,这是今年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和焦点之一。文章认为,在将专业银行改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过程中,理顺中央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可以说,能否在两者之间建立融洽有序的关系,是商业银行改革成功与否的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本文就如何理顺两者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埃沃尔德·诺沃特尼  康以同  
独立的央行是服务和促进经济及整个社会长期利益的专业机构。如果央行能够建立并保持这种信誉,则未来可以发挥清晰和有价值的作用在19世纪,各国央行与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直到20世纪后期才出现强调央行独立性的思潮。在过去若干年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群艺  
本文从概念史的角度考察"中央银行"从出现至20世纪初在中外语言中的演变路径,探求这一概念与制度实现过程之间的互动。日本作为西方"中央银行"名称与制度的接受者与传播者,首先采用了这一译名,并且在中央银行的建设实践中不断向这一特定概念趋近,并最终建立了功能较为完整的央行机构,特别是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近代中国的央行制度与日本有不解之缘,但非垄断性与非独立性使央行机构与统一货币的建立初衷有较大差距。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造就了"国家银行"等竞争词的产生,同时也孕育了近代多样性的央行体制。从中日两国的案例来看,制度的命名选择更多地取决于法律条文的影响,概念的变化足以折射出制度的动态变迁,而制度在趋近概念的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影响概念的内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锋  董旭操  徐佳  
关于邮政储蓄和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是近年来饱受争议的一个话题,因为它既涉及中央财政又涉及中央银行。而以往学者的讨论要么局限于邮政储蓄,要么局限于农业政策性银行,均有失全面。为此,本文通过剖析中央银行在邮政储蓄恢复、发展历程中功能的转换,评析目前流行的改革方案,试图构建一个能够实现多赢并确保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改革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文理  王曦  
中央银行沟通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意味着中央银行向公众公布其未来的政策意图,引导经济主体预期,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已经得到了各国货币当局的重视。尽管中央银行沟通行为非常重要,但国内对于如何识别和量化这种行为仍然没有非常恰当的方法,因此,构建一套能够较为准确度量我国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量化指标非常必要。通过从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会谈纪要中提取蕴含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信息资料,结合语言学和逻辑学自动打分技术构建的一组量化中央银行沟通行为指标,研究发现,采用自动赋值方法得到的量化指标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央银行的沟通行为;而且,货币当局的沟通行为与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同等有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乔炳亚  
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接管问题乔炳亚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接管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的业务强行介入,接收和管制其债权债务和业务经营,防止其资产质量和业务经营的进一步恶化,以维持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保人的利益。对我国中央银行来讲,对金融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