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3)
- 2023(5061)
- 2022(4184)
- 2021(3958)
- 2020(3326)
- 2019(7513)
- 2018(7002)
- 2017(14454)
- 2016(7536)
- 2015(8669)
- 2014(8761)
- 2013(8734)
- 2012(8216)
- 2011(7471)
- 2010(8023)
- 2009(8260)
- 2008(7642)
- 2007(7305)
- 2006(6979)
- 2005(7006)
- 学科
- 银(33367)
- 银行(33222)
- 行(31659)
- 融(29608)
- 金融(29607)
- 济(28052)
- 经济(28008)
- 业(22689)
- 管理(21500)
- 企(19729)
- 企业(19729)
- 制(19104)
- 中国(18041)
- 财(12262)
- 度(11860)
- 制度(11859)
- 业务(11818)
- 中国金融(11727)
- 银行制(10278)
- 方法(9677)
- 务(8511)
- 财务(8479)
- 财务管理(8458)
- 体(8321)
- 企业财务(8127)
- 农(8124)
- 地方(8044)
- 业经(7921)
- 数学(7810)
- 数学方法(7666)
- 机构
- 大学(108421)
- 学院(107238)
- 济(46703)
- 经济(45430)
- 中国(43938)
- 管理(36780)
- 研究(35670)
- 银(30449)
- 银行(29341)
- 财(29210)
- 理学(28467)
- 理学院(28173)
- 管理学(27791)
- 管理学院(27582)
- 行(27387)
- 京(23031)
- 财经(21712)
- 融(21025)
- 金融(20664)
- 中心(20274)
- 经(19367)
- 人民(19209)
- 江(18880)
- 所(18232)
- 科学(17596)
- 国人(17243)
- 中国人(17149)
- 州(16992)
- 中国人民(16878)
- 财经大学(16097)
- 基金
- 项目(54353)
- 研究(44290)
- 科学(42077)
- 基金(38651)
- 家(31291)
- 国家(30938)
- 社会(28141)
- 社会科(26790)
- 社会科学(26780)
- 科学基金(26584)
- 省(20967)
- 教育(20081)
- 基金项目(19331)
- 编号(18638)
- 成果(17782)
- 划(17147)
- 资助(17053)
- 自然(14525)
- 自然科(14187)
- 自然科学(14187)
- 自然科学基金(13939)
- 课题(13437)
- 性(13283)
- 重点(12334)
- 部(12276)
- 融(12083)
- 项目编号(12070)
- 发(11995)
- 年(11539)
- 社科(11492)
共检索到202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乔炳亚
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接管问题乔炳亚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接管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的业务强行介入,接收和管制其债权债务和业务经营,防止其资产质量和业务经营的进一步恶化,以维持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保人的利益。对我国中央银行来讲,对金融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乔炳亚
论我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监管乔炳亚一、研究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监管问题的必要性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监管,就是指金融机构在发生信用危机或可能发生信用危机时,中央银行认为为了保护存款人或投保人利益并恢复市场秩序从而有必要关闭该机构,以及金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洁
各国金融实践的发展证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准入、退出的监管并不总是有效的。中央银行执行金融监管职能过程中存在着监管误区——监管的滞后、监管的宽容及作为最后贷款人导致的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因此,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央银行的监管行为以及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道德风险 市场激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小栗诚治 苏杭
目前金融机构在经营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风险是信用风险。本文首先从信用风险日渐突出的日本金融体系的现状谈起,介绍了其他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做法及教训,展望了日本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本文还扩大了研究对象,就日本经济再生和发展的重要视角进行论述。最后,本文对日本银行的职能进行了三点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中央银行风险监管是整个金融监管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央银行风险监管的内涵及手段,提出中央银行在风险监管方面应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综合型的防范与治理、化解策略
关键词:
中央银行,金融风险,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泓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喜和 穆圆媛 周扬
建立多个经济主体的DSGE框架,揭示金融机构的"三套利"行为机理,并实证分析了信贷规模、投资、产出和通货膨胀对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的动态响应特征。研究表明,当前金融机构的套利行为是引发社会资金"脱实向虚"的根源,且显著降低了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脱实向虚"现象增强了公众对资产价格的敏感性,致使公众学习性预期成为影响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未来宏观审慎监管的重心应是切实抑制金融机构的套利行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喜和 穆圆媛 周扬
建立多个经济主体的DSGE框架,揭示金融机构的"三套利"行为机理,并实证分析了信贷规模、投资、产出和通货膨胀对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的动态响应特征。研究表明,当前金融机构的套利行为是引发社会资金"脱实向虚"的根源,且显著降低了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脱实向虚"现象增强了公众对资产价格的敏感性,致使公众学习性预期成为影响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未来宏观审慎监管的重心应是切实抑制金融机构的套利行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欧阳卫民
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管理欧阳卫民一、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及其意义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经济改革的产物,它包括信托机构、保险机构、证券机构、财务租赁机构等。到1994年底止,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我国已设立保险公司25家,信托投资公司391家,证券...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松奇
一个国家在其现有的股票市场发育条件下想安排一个拥有庞大资产部门中的金融机构上市应有一个战略和策略方面的通盘考虑。第一,中国的金融机构目前不宜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资产质量好的金融机构可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到香港和国外股票市场上市。第二,经过合并、裁减和重组后,能提高各个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系统的规模经济效应,并增强各系统的抗风险能力。第三,可采取“用市场换资本”的策略,拿出现有几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系统的部分分支机构与民营资本或外资融合,解决银行核心资本的补充问题。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上市 调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丛湘萍
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扩张问题研究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丛湘萍近年来,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的迅速增加,非银行信用占全社会信用的比重日益上升,非银行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认识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的扩张,分析估价其对国民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奚宾
新常态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几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但违约事件频繁发生,折射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和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了包括整合监管架构、提高监管能力、加强执法力度和整合其他信息在内的多项监管建议,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关键词:
新常态 非银行金融机构 监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慧宇
代中央银行制是笔者通过对中国金融现代化历史理论思考提出的一个概念,特指抗战时期中央银行制度中国化的特殊呈现形态,是战时金融资源高度集聚与集权政体下政府管理模式耦合形成的金融组合体。由四联总处统御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主要国家行局,通过战时国家最高金融管理和调控,发挥国际通行中央银行的功能,弥补了战前建立的中央银行的功能缺陷和制度缺失,也成为抗战胜利的金融制度保障。但由于国民政府无法破解政治体制约束下金融制度异化的困境,加之外在诸多恶性因素影响,终归无法提供规范中央银行体制建设所需要的各项条件,致使代中央银行制也仅运行于抗战非常时期,难以持续。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代中央银行制 四联总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联初
0.1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的分析是从完全市场角度来进行的,其暗含着一个基本前提假设条件就是市场信息是充分的而且是完全的,包括信息成本在内的交易费用为零,交易者之间对整个市场的信息包括交易双方信息都了如指掌,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实现供求的一般均衡和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