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7)
- 2023(2963)
- 2022(2568)
- 2021(2533)
- 2020(2140)
- 2019(4644)
- 2018(4716)
- 2017(8698)
- 2016(5231)
- 2015(6213)
- 2014(6178)
- 2013(6045)
- 2012(6082)
- 2011(5602)
- 2010(5787)
- 2009(5608)
- 2008(5930)
- 2007(5832)
- 2006(5365)
- 2005(4968)
- 学科
- 济(19526)
- 经济(19408)
- 管理(16280)
- 业(12231)
- 企(10063)
- 企业(10063)
- 方法(7112)
- 农(7062)
- 学(6564)
- 财(6538)
- 中国(6471)
- 制(5496)
- 理论(5369)
- 数学(5044)
- 数学方法(4879)
- 教育(4449)
- 业经(4406)
- 地方(4118)
- 农业(3854)
- 银(3794)
- 银行(3788)
- 体(3704)
- 融(3679)
- 金融(3678)
- 财政(3625)
- 家(3624)
- 行(3592)
- 和(3556)
- 贸(3486)
- 贸易(3482)
- 机构
- 大学(84309)
- 学院(81733)
- 研究(29847)
- 济(29802)
- 经济(29001)
- 管理(26284)
- 中国(23713)
- 理学(21373)
- 理学院(21066)
- 管理学(20438)
- 管理学院(20289)
- 科学(19155)
- 京(18941)
- 财(17173)
- 所(16407)
- 农(16276)
- 研究所(14486)
- 江(14288)
- 中心(13711)
- 范(13461)
- 师范(13338)
- 农业(12882)
- 财经(12608)
- 业大(12114)
- 北京(12052)
- 州(11469)
- 经(11300)
- 师范大学(10592)
- 省(9959)
- 院(9802)
- 基金
- 项目(45881)
- 科学(34852)
- 研究(34656)
- 基金(32040)
- 家(28209)
- 国家(27915)
- 科学基金(22601)
- 社会(21071)
- 社会科(19686)
- 社会科学(19679)
- 省(17633)
- 教育(16319)
- 基金项目(16078)
- 划(14956)
- 编号(14577)
- 成果(14362)
- 资助(13679)
- 自然(13627)
- 自然科(13280)
- 自然科学(13274)
- 自然科学基金(13029)
- 课题(10648)
- 重点(10564)
- 部(10265)
- 性(9507)
- 发(9180)
- 项目编号(8761)
- 年(8758)
- 大学(8757)
- 国家社会(8674)
共检索到139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涛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央和地方的共同职责。随着立法和政策背景及粮食安全形势的变化,我国法律及政策对中央与地方在粮食安全保障的职责分工已不能有效满足新形势下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需要,存在职责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粮食权责不匹配,责任主体不明确及职责分工政策化等不足。完善中央与地方粮食安全保障职责分工体系,需要以宪法"两个积极性"原则为指导,坚持中央与地方分级、共同负责,从增加中央粮食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地方粮食安全保障职责,实现中央与地方粮食安全保障职责分工法律化三方面重点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分税制 中央与地方 职责分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钱煜昊 钱龙 武舜臣
加强地方性粮食安全法规制度建设,是确保粮食安全、对标国家重要决策部署和健全地方粮食储备管理法规体系的紧迫需要。本文从分析地方性粮食安全保障法的立法必要性和立法现状入手,详细探讨了地方性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并进一步引出了立法思路。研究认为:在立法理念上,地方性粮食安全保障法首先要兼顾强制法和促进法的特质,其次要兼顾系统性和重点性的协调,再次要兼顾现实问题和发展方向的融合;在立法内容上,地方性粮食安全保障法应包含粮食生产、储备、产业发展、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流通经营、粮食应急与调控、质量安全和监督检查等多项内容。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地方性粮食安全法 立法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敬忠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之我见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俞敬忠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举世关注,议论纷呈。国外学者关于“谁来养活中国”的议论,更激起世人的巨大反响。人们在问:中国粮食到底会不会出问题?是出小问题还是大问题?我们不需要危言耸听,但要增强危机意识。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鹂
《农业保险条例》强调了国家对农业增长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形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2年10月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2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称,2010~2012年,全球有8.68亿人口处于饥饿或营养不良状态。报告同时强调,农业增长在减轻饥饿与营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晓华 Bruemmer Bernhard 钟甫宁
本文对中国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和政策作了一个全面总结和分析,并指出中国的粮食自给率按照能量计算已经下降到了70%。为了更好地制定粮食安全政策,中国政府必须区分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口粮安全(Grain Security)以及饲料安全(Feed Security)三个概念,中国现在和将来的粮食安全实际表现为饲料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饲料安全 转基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华树春 钟钰
为了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避免或消除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作者利用协同学理论,以湘赣水稻主产县、黑吉玉米主产县(市、场)为调研对象,利用实地调研法、案例剖析法,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粮食安全的成效与存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从配置要素表现变化方面来看,不论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还是产业链条延伸增值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调减玉米空间有限、销区需求激增、产粮大县经济实力弱、技术潜力发挥受限等问题。因此,结合实践经验,必须科学合理调整结构、防范粮食供求形势在潜移默化中突变、建立健全对主产区的发展补偿机制、加快培育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粮食安全 协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粮食主产区建设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保证,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阐述了粮食主产区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当前粮食主产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富强
耕地红线保护制度下,缺乏耕地利用效率和考评机制,抛荒严重,产量下降,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面临建设用地指标紧缺,为确保粮食安全,将粮食安全保障责任重心下移,粮食安全保障与地方政府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地方政府确保粮食产量,才可获取建设用地指标,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中央政府细化地方粮食安全保障考核制度和操作规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监督考评,降低粮食安全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晔 杨晓达
“三农”问题最主要体现在粮食主产区的粮农增收难上。调整产业结构是粮农脱贫的唯一路径选择,也有人担心会影响粮食安全。认真考核保障粮食安全需要量,彻底变革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让其有规模效益的种粮大户成为粮食生产的主体,无规模经营能力的农户除了进城务工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或搞养殖业,实现粮食生产、粮农增收两不误,是保障粮农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双赢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家字
城镇化的快速扩张,给粮食安全生产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美国、日本及印度在粮食安全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我国应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实际,分别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城镇化 粮食安全 保障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荩予 刘川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防范和化解风险,同时体系建设过程也可能造成风险的转化。分析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风险要素有利于更好地完善体系建设中的风险治理体系。通过体系建设与风险治理因素中的映射关系可以看到二者在理念、方法、流程、技术和实践上的共融。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完善风险治理的关键在于优化风险感知能力,避免风险的社会放大和在体系建设协调中有效完成风险处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体系建设 风险治理 风险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景辉 王志敏 胡志全 褚庆全 刘忠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及粮食持续生产所依托的农业环境状况。从我国粮食生产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看 ,全国粮食生产处于结构性过剩与低水平安全中 ,区域性粮食安全与不安全并存 ;耕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农民的经济收入状况等均不容乐观 ,加之自然灾害加重 ,粮食生产的环境成本将随之增加 ,这将影响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为此 ,本文提出了走农业集约化道路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与改善环境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环境 农业集约化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肖国安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质。但是,我们现在对粮食的属性、特征、安全及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还只是零散的、不太深刻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认识它、应对它,需要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本文从研究粮食的本质属性入手,对粮食的弱质特征、市场特征、供求预测、安全预警及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国祥
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亿吨水平,估计居民直接和间接消费粮食近5亿吨,其中,口粮和饲料粮消费量分别大约为2亿吨和3亿吨,粮食总产量与居民粮食消费量比率大约为1.2。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人口数量、城镇化率、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变化等因素,本文估计,2020年,中国居民粮食消费总量大约为6亿吨,其中,口粮和饲料粮消费量分别大约为2亿吨和4亿吨。按照国内粮食总产量与中国居民口粮和饲料粮消费量保障系数1.2的要求估算,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7亿吨。从中国目前的粮食安全保障政策及其资源条件看,2020年,中国具备7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但是,需要注意防范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风险。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 保障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