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1)
2023(10888)
2022(9045)
2021(8447)
2020(6964)
2019(15910)
2018(15212)
2017(28200)
2016(15196)
2015(17043)
2014(16294)
2013(16250)
2012(15387)
2011(14288)
2010(14103)
2009(13165)
2008(12885)
2007(11384)
2006(10246)
2005(9231)
作者
(47641)
(39857)
(39680)
(37424)
(25568)
(19468)
(17668)
(15527)
(15443)
(13957)
(13905)
(13321)
(13055)
(12780)
(12737)
(12279)
(11813)
(11683)
(11526)
(11355)
(10097)
(9811)
(9744)
(9188)
(8983)
(8871)
(8744)
(8491)
(8051)
(8003)
学科
(67501)
经济(67414)
管理(40394)
(40149)
(30538)
企业(30538)
方法(29146)
数学(25876)
数学方法(25689)
中国(21545)
(18644)
(16017)
贸易(16009)
(15883)
(15664)
(15654)
业经(13351)
农业(12641)
(12518)
地方(11741)
(10841)
金融(10840)
(10680)
银行(10633)
环境(10400)
(10279)
技术(9485)
(8980)
关系(8863)
(8861)
机构
大学(233496)
学院(226334)
(102289)
经济(100768)
研究(89915)
管理(81051)
理学(70134)
理学院(69228)
管理学(68059)
管理学院(67672)
中国(67370)
科学(55584)
(50808)
(47216)
(46529)
(44320)
研究所(43550)
中心(38617)
农业(37125)
业大(37003)
财经(36070)
经济学(33641)
(33180)
北京(32562)
(31825)
(31628)
经济学院(30376)
(30150)
师范(29697)
科学院(28267)
基金
项目(155948)
科学(122738)
基金(117947)
(108646)
国家(107469)
研究(106256)
科学基金(88760)
社会(71583)
社会科(67926)
社会科学(67906)
基金项目(61602)
自然(58086)
自然科(56753)
自然科学(56729)
自然科学基金(55807)
(55577)
(50125)
资助(48115)
教育(47388)
编号(37826)
重点(36268)
(36124)
(33885)
(32374)
国家社会(32106)
成果(31123)
中国(30836)
科研(30674)
创新(30511)
教育部(30413)
期刊
(107998)
经济(107998)
研究(71689)
学报(47273)
中国(44820)
(41793)
科学(41147)
大学(34780)
学学(32994)
(32868)
管理(29818)
农业(28478)
教育(19960)
(19915)
金融(19915)
财经(19750)
经济研究(19468)
(17164)
(16699)
问题(15199)
(15019)
技术(14944)
业经(14647)
国际(14214)
世界(14140)
(12516)
业大(12047)
科技(10960)
技术经济(10794)
资源(10268)
共检索到341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邓慧慧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方法,研究中国和周边国家(地区)FDI流入之间的相互关系。空间计量结果表明母国和东道国的GDP、开放度以及区域一体化规模的增加都会增加东道国FDI流入规模,东道国与投资国签订FTA也有利于本国吸引FDI。但周边国家的经济总量增加和开放度的提高会挤压本国FDI,周边国家通过FTA形成的区域一体化范围越大,对本国吸纳FDI的负面影响越大。东亚地区FDI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中国吸引外资并没有挤占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的空间,而是促进了在该地区的互补性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晓超  郑泽香  王金萍  
2004年中国周边国家因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保持快速经济增长,预测2005年可以保持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丽娴  陈和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呈快速增长趋势,对周边国家FDI流入是替代效应还是互补效应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中国FDI流入与周边国家FDI流入之间的相互反馈作用,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并在1990-2012年国家层面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FDI流入与周边国家FDI流入具有互补效应。因此,各国对吸引FDI应采取合作共赢的态度,不应展开激烈竞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泽香  
2005年,在世界经济稳定运行和世界需求旺盛的带动下,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2006年,随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信息技术产业形势的好转,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超超  
在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日益紧密和产业分工更加细化的今天,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组织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加工贸易深化转型意见,以此来应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本文从分析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发展模式入手,在综合对比周边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中国海关总署1995-2012年月度加工贸易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我国本土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景学成  宋晓梅  王建华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变动之中,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的趋势明显增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世界各国都纷纷调整战略,力图使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化,以便在未来的新格局中争得更为有利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重视研究与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关系,积极探索和参加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合作。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关系十分密切。1988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为432亿美元,其中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包括转口贸易对日本出口)约达342亿美元,占我国对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华  
对照我国主要周边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措施 ,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诸多问题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不统一 ;区域性的优惠政策拉大了地区差距 ;税收优惠与产业政策不协调 ;优惠的形式比较单一 ;缺乏统一、透明、规范的优惠政策立法 ,致使操作困难。为此 ,我们应建立以产业政策为指导 ,结合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形式多样、便于征管的涉外税收优惠模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连学  
周边国家和地区寿险业发展的启迪○周连学我国的寿险业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差别确实很大,这些国家和地区各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特点,笔者根据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进行对比与分析,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一、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是寿险业发展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鲁青  桑百川  
通过对我国沿海地区与中部、西部、周边国家越南、印度的投资环境比较,分析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与周边国家之间的FDI区位优势,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应抓住机遇,更好地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FDI转移,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化解就业压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杨  张玉强  刘维  刘聪  
本文通过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地区海洋捕捞渔业总体发展趋势及其在中国南海所在的西太平洋海域捕捞渔业总量、品种等变化趋势及管理措施与中国在南海的捕捞渔业总量、品种及管理措施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从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海洋捕捞发展来看,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越南的海洋捕捞总量发展迅速,且主要来源于位于南海周边海域的西太平洋海域,马来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地区捕捞总量不多;从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海洋捕捞品种、数量及区域来看,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洋捕捞渔业主要位于中国南海所属的西太平洋海域,尤其以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为主的国家主要以价值较高的黄鳍金枪鱼为主。2从南海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婷  李红  
文章基于FDI区位选择理论,构建包含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集聚经济、投资环境和投资距离等区位因素的单国引力模型,运用SYS-GMM和IV估计方法,结合域外大国在华投资的外溢效应,探讨21世纪以来各因素对中国吸引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投资的驱动影响,并对东北亚与港台、东南亚、南亚及西亚四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整体上,更大的市场规模、集聚经济和语言相似性能显著提高对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在华投资动力,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能降低其在华投资动力,其他投资环境和投资距离因素对FDI流入作用不显著;但是在区域层面上,各因素对FDI流入影响在显著性和方向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出东北亚及港台与西亚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刘丹  
与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较高的比重。日本、韩国还是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当然,目前也存在着东北地区与主要周边国家贸易关系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利用日本和韩国直接投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单个项目规模较小等问题。目前,既存在着东北地区加快发展与周边国家贸易和投资关系的机遇,同时也存在许多短时间内尚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促进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发展贸易和投资关系既需要抱有合理的预期,更需要采取可行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倪纯  
长期以来,日本进口结构的特征被称为“原、燃料主导型”,以至于人们形成一种观念即离开原、燃料的大量稳定供应,日本经济必将大打折扣。这一认识在早期是勿庸置疑的。然而,到80年代末期,原、燃料主导型的传统进口结构特征已不复存在,制成品进口比重迅速上升。1989年进口总额为2108.47亿美元,其中制成品进口额为106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福长  胡志丁  王学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和印度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崛起,对地区乃至全球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印共同周边国家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度"东向战略"的交汇区与重叠区,对中印地缘经济地位提升和中印地缘经济权力空间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间相互依存理论,构建地缘经济权力模型,解析中印与周边国家的地缘经济权力时空演化格局。结果表明:(1)周边国家均未出现为中印负向敏感区和负向脆弱区,周边国家对中印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国、印度的敏感区和脆弱区整体表现出明显连贯性和持续性,个别年份存在差异。(2)中国与印度对共同周边国家的地缘经济权力均呈上升趋势,中国和印度都成为周边国家地缘经济的重要辐射源,呈现中心—外围的区域扩散趋势。(3)印度对周边国家地缘经济权力弱于中国。(4)中国与印度对周边地缘环境的构建和选择各有侧重,中国深入影响东南亚、中亚,印度则将南亚视为"自家后花园",以缅甸、斯里兰卡为代表的地缘战略区则成为中、印双方地缘经济权力对抗的"前沿阵地"。(5)战略层面上的大国零和博弈,中印双方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彼此把对方看作地缘政治博弈的假想敌,中国、印度地缘经济权力之争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6)敏感性、脆弱性、地缘经济权力均存在一定的国别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