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9)
- 2023(11566)
- 2022(9755)
- 2021(9330)
- 2020(7810)
- 2019(17884)
- 2018(17475)
- 2017(33888)
- 2016(18524)
- 2015(21069)
- 2014(20949)
- 2013(20781)
- 2012(19399)
- 2011(17605)
- 2010(17861)
- 2009(17381)
- 2008(17803)
- 2007(16462)
- 2006(15138)
- 2005(14313)
- 学科
- 济(71798)
- 经济(71694)
- 管理(67231)
- 业(58497)
- 企(50920)
- 企业(50920)
- 方法(28766)
- 制(27359)
- 财(26215)
- 数学(24137)
- 数学方法(23901)
- 中国(23888)
- 银(23306)
- 银行(23161)
- 行(21752)
- 农(20154)
- 业经(17232)
- 融(16398)
- 金融(16395)
- 贸(16180)
- 贸易(16167)
- 策(16088)
- 务(16074)
- 财务(16028)
- 财务管理(15988)
- 易(15901)
- 体(15324)
- 企业财务(15173)
- 度(14967)
- 制度(14962)
- 机构
- 大学(267071)
- 学院(263832)
- 济(119888)
- 经济(117400)
- 管理(102670)
- 研究(91908)
- 理学(84227)
- 理学院(83350)
- 管理学(82485)
- 管理学院(81922)
- 中国(81785)
- 财(64152)
- 京(57610)
- 科学(48110)
- 财经(48025)
- 所(45340)
- 经(43628)
- 中心(42742)
- 江(42738)
- 研究所(39919)
- 经济学(38185)
- 北京(37365)
- 农(36137)
- 财经大学(35566)
- 经济学院(34034)
- 州(33685)
- 范(33186)
- 师范(32981)
- 院(32502)
- 银(29975)
- 基金
- 项目(155614)
- 科学(124508)
- 研究(120699)
- 基金(115889)
- 家(98348)
- 国家(97504)
- 科学基金(84347)
- 社会(79664)
- 社会科(75708)
- 社会科学(75692)
- 基金项目(58843)
- 省(56236)
- 教育(55728)
- 自然(50567)
- 自然科(49397)
- 自然科学(49386)
- 资助(48886)
- 自然科学基金(48580)
- 编号(48231)
- 划(48135)
- 成果(42630)
- 部(37590)
- 制(35410)
- 重点(34923)
- 课题(34177)
- 国家社会(33913)
- 教育部(33370)
- 性(32909)
- 发(32721)
- 创(31945)
- 期刊
- 济(143280)
- 经济(143280)
- 研究(93525)
- 中国(61598)
- 财(53775)
- 管理(44407)
- 融(43277)
- 金融(43277)
- 科学(34025)
- 农(33859)
- 学报(32948)
- 教育(29371)
- 大学(26990)
- 财经(26663)
- 学学(24934)
- 经(22992)
- 技术(22377)
- 经济研究(22218)
- 农业(21148)
- 业经(19843)
- 问题(18459)
- 贸(17574)
- 国际(16691)
- 世界(15002)
- 技术经济(13400)
- 现代(13132)
- 理论(13128)
- 业(12956)
- 会计(12781)
- 坛(12038)
共检索到442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宁
转换中国银行经营管理机制,实质上就是构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中国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转换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当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应以转换和完善中国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循序渐进,有目标、有步骤地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 从金融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在新形势下金融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看,中国银行现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间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弊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柏
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业银行各级行相继建立了以责任制度为特征的各种经营管理制度。然而,在经营环境明确,经营责任具体的条件下,各级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才能把本行所承担的经营责任落实到各执行单位和每个职工,以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和改善约束,控制,反馈机制,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解决这个问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白宁宁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必须持续性地改革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白宁宁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必须持续性地改革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晓勇
从80年代兴起的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和与之相伴的巨大金融风险,随着银行应用技术的日益先进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使银行业务迅速转向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并由此而引发了90年代世界银行业的调整和变革。我国的商业银行也不例外。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永俭 臧金贵
专业银行经营机制转换的难点和对策刘永俭,臧金贵一、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主要难点一是业务性质限制。我国四大专业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比重在10-45%之间,经营性业务无法摆脱政策化的困扰。不仅银行家们习惯于用政策性业务的管理方法去办理经营性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瑞祺
突破难点 改革和完善林场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廖瑞祺改革开放,特别是木材市场的开放给国营林场的经营带来新的活力,经营范围得以扩展,经济实力得到加强。国营林场由于承担着保护、发展和利用森林,维持生态平衡的重任,同时它又必须参与市场竞争,通过自己的努力以求得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卫东
内部资金价格市场化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它的实现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将建立以中央银行利事为基础、以外部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供求决定的市场价格体系和形成机制。而内部资金的定价方法则是商业银行根据特定的定价目标,对其金融产品进行具体计算的方法,定价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定价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内部资金 转移价格机制 实现路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萨奇
“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已成为既定国策,将付诸实施。近年来,金融界对专业银行商业化寄以厚望,认为专业银行商业化是将银行“推入市场经济轨道”,使银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少人认为,专业银行商业化的重点是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离。在银行转为单纯经营商业性业务之后,商业银行自然会自觉转换经营管理机制,走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性轨道。然而事实上,至少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这种看法失之偏颇,是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体制过于理想化的观点。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旭平
自2007年1月1日起,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在国内银行间货币市场开始试运行。半年来,在人行和16家报价行的共同努力下,Shibor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完善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就Shibor对商业银行资金交易模式、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绩效考核机制等四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作一简要分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璞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其风险管控水平不仅是银行持续经营的根本,更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纵观历史上重大的金融风险事件,无论是国际市场的巴林银行倒闭、大和银行危机,还是国内市场的抽屉协议、"萝卜章"案件,或多或少反映出商业银行在内部风险控制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管理缺位,特别是近年来金融衍生品的持续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强烈冲击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创新都给银行的内控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实务角度出发,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难点入手,通过分析问题找到症结,进而形成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璞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其风险管控水平不仅是银行持续经营的根本,更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纵观历史上重大的金融风险事件,无论是国际市场的巴林银行倒闭、大和银行危机,还是国内市场的抽屉协议、“萝卜章”案件,或多或少反映出商业银行在内部风险控制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管理缺位,特别是近年来金融衍生品的持续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强烈冲击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创新都给银行的内控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实务角度出发,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难点入手,通过分析问题找到症结,进而形成对策,为商业银行的内控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省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