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2)
2023(9334)
2022(7594)
2021(7267)
2020(6245)
2019(14279)
2018(13692)
2017(25817)
2016(13817)
2015(15854)
2014(15546)
2013(15754)
2012(14602)
2011(13228)
2010(13503)
2009(13413)
2008(12936)
2007(11835)
2006(10782)
2005(10211)
作者
(38581)
(31611)
(31603)
(30260)
(20420)
(15179)
(14476)
(12488)
(12338)
(11470)
(11127)
(10753)
(10531)
(10117)
(10081)
(10046)
(9318)
(9291)
(9246)
(8704)
(7991)
(7778)
(7464)
(7231)
(7180)
(7128)
(7033)
(6826)
(6417)
(6271)
学科
(56796)
经济(56735)
管理(47039)
(44551)
(37511)
企业(37511)
(27998)
金融(27997)
(27145)
银行(27139)
中国(26800)
方法(26358)
(26130)
数学(22692)
数学方法(22436)
(20629)
(17753)
(14527)
财务(14484)
财务管理(14445)
企业财务(13804)
(13497)
贸易(13483)
(13313)
(12963)
业经(12446)
中国金融(11509)
(11109)
保险(11017)
理论(10353)
机构
大学(199981)
学院(195790)
(91282)
经济(89437)
管理(75260)
研究(68160)
中国(68152)
理学(60987)
理学院(60354)
管理学(59554)
管理学院(59162)
(48407)
(43432)
财经(37041)
科学(36155)
(33916)
中心(33899)
(33782)
经济学(30641)
研究所(30251)
(29262)
北京(28832)
财经大学(27808)
经济学院(27511)
(26042)
金融(25602)
(25571)
(24934)
(24691)
银行(23966)
基金
项目(116113)
科学(91964)
基金(87764)
研究(87302)
(75237)
国家(74663)
科学基金(64124)
社会(58297)
社会科(55525)
社会科学(55509)
基金项目(44122)
(40136)
教育(39027)
自然(38804)
资助(38432)
自然科(37986)
自然科学(37978)
自然科学基金(37348)
(35040)
编号(33397)
成果(29107)
(27825)
重点(26062)
国家社会(25705)
中国(25180)
教育部(24610)
(24014)
(23750)
(23699)
课题(23330)
期刊
(101318)
经济(101318)
研究(70012)
中国(43956)
(42574)
金融(42574)
(40086)
管理(31714)
学报(26179)
科学(25831)
(22719)
大学(20978)
财经(20553)
学学(19540)
(17701)
教育(16929)
经济研究(16668)
技术(16043)
农业(14297)
(13538)
国际(13117)
问题(12758)
世界(11850)
业经(11733)
统计(10891)
技术经济(10631)
理论(10589)
(10327)
会计(9880)
财会(9416)
共检索到329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峰  马弘毅  
新巴塞尔协议作为国际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管理的新标准,其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指导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和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对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对于中国金融风险管理而言,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机制不完善是目前的主要问题。随着国际金融风险的加剧与潜在危机的扩散,长期处于封闭式管理的中国金融机构必须与国际接轨,参照先进国际金融系统的规则与标准,在借鉴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监管机制基础之上,制定中国特色的金融风险管理标准和监管体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清华  祝婧然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金融风险管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40年。我国曾发生过局部金融危机和区域性金融风险,重大金融风险事件时有发生,金融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但我国未发生全面金融危机,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经济高增长、货币大投放、金融大发展;二是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逐步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金融监管部门的风险监管能力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初见成效。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国相关各方持续不断地共同努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守东  杨莹  马辉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研究我国金融风险的来源,结论表明,导致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和企业融资风险;运用Logit模型分别建立宏观经济风险预警模型和金融市场风险预警模型(包括货币危机和国债危机预警模型)。对2006年我国金融风险进行了预警,结果表明整体金融状况良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货币危机发生可能性较小。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主编:胡滨 副主编:程炼 郑联盛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持续巩固拓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果,重点领域的风险治理取得积极成效,金融风险总体收敛。同时,在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叠加疫情冲击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给防范金融风险带来压力。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未来十五年中国重大风险研究”子课题——“未来十五年中国重大金融风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淑艳  
本文基于制度分析金融风险管理,通过考察基本的经济制度、制度创新的成本、金融资源的稀缺程度、金融技术进步态势等制约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因素,可以看到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需求和供给一直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并严重阻碍了金融风险管理技术进步。在未来金融风险管理的进程中,应创造有利于风险管理制度发展的宏观金融制度环境,完善微观金融主体的风险管理体制,正确处理金融风险和金融创新的关系,通过金融制度创新引入新的金融资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霁  
不久前,以"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为主题的2016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等单位主办,来自政策制定和行业监管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等近200人参与了此次研讨会。中国财政杂志社《财务与会计》杂志为本次会议提供了媒体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丽梅  
2016年8月20-21日,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经济学家周报》智库、普华永道共同主办,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研究所和国际财经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风险管理研究所、亚洲金融风险智库共同承办的2016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召开。200余位业界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王守军教授主持开幕式。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秦荣生教授致辞,阐释了举办此次论坛的主旨和意义。汇达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安起雷,《经济学家周报》主编管益忻教授,新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文通  
金融风险管理的VAR方法及其应用郑文通VAR(ValueAtRisk)方法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目前已被全球各主要的银行、公司及金融监管机构接受为最重要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之一,而国内对这一方法的研究则刚刚起步。本文的目的,即是对这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志华  杨林枫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娜   张骏   申琳  
新发展格局下,坚持防范输入性金融风险和化解内生性金融风险并重是维护我国金融稳定的关键,准确识别并测度两类风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尾部溢出指数分解法测度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内生性金融风险和输入性金融风险水平,厘清了不同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来源结构。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对极端事件十分敏感,当重大金融冲击、贸易摩擦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市场风险明显上升。第二,从风险来源结构来看,输入性金融风险占比大于内生性金融风险,且正常状态下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变化主要由前者主导,而极端状态下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变化主要由后者主导。第三,正常情形下,相较于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和商品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输入性金融风险更加显著,但在极端情形下,国际资本市场的输入性金融风险显著提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其务  
金融风险的最后外化形式是金融危机,而危机的蔓延恶化则导致经济危机,这是古今中外金融风险积累及其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旧中国从1886-1948年先后发生过十次金融风潮,1929-33年由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大危机,80年代由英磅危机引发世界货币体系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兰军  
如何有效防范、化解我国银行业巨额不良信贷资产 ,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界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组建中国金融法院 ,防范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新思路 ;论证了建立中国独立的金融司法体系———即组建直归中央金融工委、最高人民法院领导的中国金融法院 ,直归中央金融纪检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的中国金融检察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设计了建立三级中国金融法院、中国金融检察院的创建模式、管理范围和业务分工。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课题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原波  
我国的金融风险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风险及制度转化、摩擦、错位风险。规避风险必须分析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中国当前的金融风险有很深刻的制度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鹏  胡海峰  
文章构建的金融风险指数FRI是在原来FCI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对短期利率、股票价格指标的调整与修正,并加入货币因素、社会融资规模,进而融合原有的房地产价格、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等指标,运用VAR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估计各个指标的权重而得到最终结果。实证经验表明,其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具有很高的动态相关性,可以作为中国宏观经济以及金融领域政策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