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3)
- 2023(13061)
- 2022(10515)
- 2021(9480)
- 2020(7853)
- 2019(17564)
- 2018(16987)
- 2017(32624)
- 2016(17329)
- 2015(19623)
- 2014(19384)
- 2013(18936)
- 2012(17401)
- 2011(15750)
- 2010(15940)
- 2009(15588)
- 2008(14721)
- 2007(13372)
- 2006(12077)
- 2005(11605)
- 学科
- 济(75309)
- 经济(75202)
- 管理(53869)
- 业(51237)
- 企(42266)
- 企业(42266)
- 中国(31280)
- 方法(28248)
- 融(28201)
- 金融(28198)
- 银(26318)
- 银行(26307)
- 行(25468)
- 数学(24482)
- 数学方法(24337)
- 财(23807)
- 制(22634)
- 农(20929)
- 业经(18766)
- 贸(16489)
- 贸易(16470)
- 易(16192)
- 体(15462)
- 地方(14620)
- 务(14458)
- 财务(14417)
- 财务管理(14389)
- 农业(13831)
- 企业财务(13790)
- 体制(12887)
- 机构
- 大学(253696)
- 学院(250469)
- 济(117682)
- 经济(115629)
- 管理(90881)
- 研究(89224)
- 理学(76904)
- 中国(76665)
- 理学院(76102)
- 管理学(75106)
- 管理学院(74638)
- 财(58910)
- 京(53080)
- 科学(47407)
- 财经(46225)
- 所(43441)
- 经(42139)
- 中心(41471)
- 经济学(40256)
- 研究所(38831)
- 江(37106)
- 经济学院(36302)
- 农(35158)
- 财经大学(34559)
- 北京(34061)
- 范(31898)
- 师范(31655)
- 院(31576)
- 州(29845)
- 业大(29625)
- 基金
- 项目(158489)
- 科学(127318)
- 研究(120720)
- 基金(119347)
- 家(102568)
- 国家(101754)
- 科学基金(87772)
- 社会(82777)
- 社会科(78784)
- 社会科学(78768)
- 基金项目(61446)
- 省(57792)
- 教育(54714)
- 自然(51520)
- 自然科(50408)
- 自然科学(50397)
- 自然科学基金(49565)
- 划(49048)
- 资助(48264)
- 编号(46615)
- 成果(39916)
- 部(37563)
- 国家社会(36686)
- 重点(36140)
- 制(35885)
- 发(34683)
- 创(33422)
- 教育部(33417)
- 课题(32972)
- 中国(32589)
- 期刊
- 济(130762)
- 经济(130762)
- 研究(86284)
- 中国(53765)
- 财(46793)
- 融(41650)
- 金融(41650)
- 管理(36070)
- 学报(35287)
- 农(34327)
- 科学(33984)
- 大学(28490)
- 学学(26667)
- 教育(25612)
- 财经(25514)
- 经济研究(22503)
- 农业(22089)
- 经(22088)
- 技术(19174)
- 业经(18418)
- 问题(17911)
- 贸(16767)
- 国际(15459)
- 世界(14687)
- 业(11938)
- 技术经济(11767)
- 理论(11748)
- 现代(11408)
- 版(10990)
- 经济问题(10648)
共检索到398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芸
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金融总量迅速增长 ,金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日益提高 ,金融业得到长足发展 ,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但也不难看到 ,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仅处于发展中国家中等偏上水平 ,利率管制、高准备金制度、业务范围自由度低、超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共存等金融抑制的广泛存在导致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 ,并直接影响和制约未来中国金融发展。因此中国要从完善金融自由化的微观基础 ,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规范和发展金融市场 ,建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消除金融抑制 ,进一步推进金融自由化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抑制 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咸月 何光辉
回顾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历程 ,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在使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与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不同 ,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抑制并存的过程 ,其间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信贷配给”是当前包括中国在内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实现利率市场化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根据这种“双重信贷配给”机制确保利率市场经对经济增长的稳健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抑制 双重信贷配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成兴 刘振亚
APEC①与中国金融自由化高成兴刘振亚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自由化浪潮,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人瞩目。APEC国家成份复杂,既有发达国家,又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却无不置身于这场金融自由化浪潮之中,只是程度不同,起点不同,侧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仇娟东 何风隽 艾永梅
金融抑制、金融约束、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是金融发展理论中的主要内容,这四个概念密切相关。本研究在分析这些概念具体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这四个概念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选择了中国从1978年以来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相应衡量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时间序列分析,检验了这些概念在中国的适用性。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金融抑制可能会促进金融深化,金融约束在长期内并不能促进金融深化,而金融自由化对金融深化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柳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这就迫切要求我国金融体制走出传统的政府干预行为,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业的效率。本文从金融抑制的危害、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危害出发,论述我国现阶段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渐进的自由化过程。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靖 韩继云
当今世界,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潮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以促进本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和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改革 WTO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悦 闵亮 徐有俊
国际经验表明,金融自由化程度越高,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机率越高,金融安全越重要。本文遵循"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金融安全"的逻辑思路,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KLR信号法对我国金融安全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1994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基本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运行,但我国有必要建立一套金融安全预警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彦杰 钟娟 沙文兵
本文使用投资水平离散程度测定投资水平差异,考察中国金融自由化、金融发展对投资水平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加剧企业层面的投资水平差异,差异扩大的原因来自更优的投资配置,而金融发展会抑制这种有利的投资水平差异化。金融自由化包含的7个指标都对企业层面投资水平差异有正向作用,其中"放松信贷管制"的作用最为明显。不过,金融自由化加剧投资水平差异的效应也有潜在风险,它与行业层面投资水平差异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金融发展则有助于抑制行业层面的投资水平差异,从而降低宏观经济波动性。此外,结论还显示,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大的企业间技术水平差异也会增大企业层面的投资水平差异。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发展 投资水平差异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昌黎
论日本的金融自由化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所谓金融自由化,就是利率和金融业务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作为世界性的潮流,乃是60年代后以美国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其波及到日本,则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情。日本自1980年12月实施《新外汇法》,拉开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米运生 李丹
促进储蓄与投资的第二次结合是金融的基本功能,金融自由化的投资效应包括效率效应、质量效应和水平效应等。水平效应是指通过储蓄效应、风险共享效应、内部化效应、缓解私人部门及中小企业的信贷预算约束效应等机制提高投资率。运用1992-2006年的数据对中国银行自由化投资效应中的水平效应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自由化不但提高了社会的信贷可获得性,更是促进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的提高。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水平效应 资本形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米运生
在1992~2006年的短短15年时间里,中国的银行自由化改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量化分析银行自由化的基础上,对其质量效应、数量效应和增长效应等方面的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自由化具有显著的数量效应,它提高了私人储蓄率,增加了信贷可获得性,并促进了资本形成;质量效应也初步显现,促进了资本向具有较高边际效率部门的转移,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总体上,对宏观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质量效应 数量效应 增长效应 银行自由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龙 郑长德
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8个指标构建了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发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自由化程度是逐步加深的,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自由化步伐尤快。然后,通过对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分析发现,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存在双Granger因果关系,而且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误差修正模型看,误差修正项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较大。最后,从利率、融资多元化、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以及公司治理五个方面,探讨了金融自由化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影响路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易文斐 丁丹
本文回顾了有关金融自由化的相关文献和定义,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并结合其影响程度分别赋值,得到了衡量金融自由化程度的8个指标序列,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8个指标整合成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指数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易文斐 丁丹
本文回顾了有关金融自由化的相关文献和定义,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并结合其影响程度分别赋值,得到了衡量金融自由化程度的8个指标序列,再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将这8个指标整合成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指数 主成份分析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莹
金融自由化是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是充分竞争的客观需要 ,但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 ,尤其不可放弃必要的金融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