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5)
- 2023(11722)
- 2022(9630)
- 2021(9010)
- 2020(7706)
- 2019(17314)
- 2018(16625)
- 2017(32275)
- 2016(17206)
- 2015(19547)
- 2014(19246)
- 2013(19127)
- 2012(17844)
- 2011(16036)
- 2010(16385)
- 2009(16263)
- 2008(15791)
- 2007(14349)
- 2006(12921)
- 2005(12408)
- 学科
- 济(72591)
- 经济(72468)
- 管理(59700)
- 业(59157)
- 企(51127)
- 企业(51127)
- 方法(31823)
- 财(29727)
- 融(29568)
- 金融(29565)
- 中国(29355)
- 数学(28101)
- 数学方法(27951)
- 银(27944)
- 银行(27937)
- 行(26912)
- 制(24961)
- 务(21147)
- 财务(21114)
- 财务管理(21076)
- 企业财务(20295)
- 农(16918)
- 业经(16688)
- 体(16132)
- 贸(15377)
- 贸易(15360)
- 易(15159)
- 体制(14087)
- 中国金融(11608)
- 险(11354)
- 机构
- 大学(252909)
- 学院(248569)
- 济(116188)
- 经济(114112)
- 管理(93911)
- 研究(84176)
- 理学(78780)
- 中国(78655)
- 理学院(78029)
- 管理学(77171)
- 管理学院(76697)
- 财(63309)
- 京(52623)
- 财经(49034)
- 经(44681)
- 科学(42778)
- 所(41044)
- 中心(40098)
- 经济学(38841)
- 财经大学(36895)
- 江(36215)
- 研究所(36027)
- 经济学院(34938)
- 北京(34354)
- 融(31250)
- 农(31180)
- 金融(30717)
- 院(29676)
- 州(29515)
- 范(28455)
- 基金
- 项目(150443)
- 科学(120682)
- 基金(114720)
- 研究(113992)
- 家(97472)
- 国家(96701)
- 科学基金(84177)
- 社会(77917)
- 社会科(74186)
- 社会科学(74171)
- 基金项目(58997)
- 省(53182)
- 教育(51844)
- 自然(50737)
- 自然科(49609)
- 自然科学(49596)
- 自然科学基金(48825)
- 资助(48143)
- 划(45716)
- 编号(43754)
- 成果(38125)
- 部(36714)
- 制(34807)
- 国家社会(33918)
- 重点(33732)
- 教育部(32977)
- 性(31854)
- 创(31448)
- 人文(31369)
- 中国(31145)
- 期刊
- 济(127306)
- 经济(127306)
- 研究(86900)
- 财(53959)
- 中国(52436)
- 融(48196)
- 金融(48196)
- 管理(37609)
- 学报(32428)
- 科学(31498)
- 农(29050)
- 财经(27361)
- 大学(26458)
- 学学(24988)
- 经(23286)
- 经济研究(21092)
- 教育(20854)
- 技术(18234)
- 农业(18149)
- 问题(16755)
- 贸(16618)
- 业经(16138)
- 国际(15678)
- 世界(14107)
- 财会(13594)
- 会计(13161)
- 理论(13127)
- 技术经济(11846)
- 实践(11272)
- 践(11272)
共检索到401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立坤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走向综合经营势在必行。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中国金融业务综合经营的最优模式在给金融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给中国金融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为规范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防范其存在的规制不足、规制过度及规制不当的问题,控制其法律风险,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同时入手。从宏观层面而言,必须界定金融控股公司及其法律地位、变革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理念以及明确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就微观层面来讲,具体制度设计应该从法人关系、资金链条、信息防火墙以及人事隔离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法律风险 控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烽
本文在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构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的几项重要步骤:目标定位、文化与制度建设、管理流程与组织架构的完善以及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并且指出这些步骤必须适应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所处的内外环境。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管理系统 管理流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世蓝 孙妍 邹文博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选取2007年至2013年我国13家样本公司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面临金融危机等风险冲击时,与独立银行相比,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控股公司整体收益水平更高,风险控制能力较强。金融控股公司能够通过优化配置风险管理权,提高整体收益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经营绩效 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童华
随着我国加入WTO ,摒弃分业经营、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两种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比较入手 ,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的现实选择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进行概述 ,探索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理想模式 ,并在分析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爱英
本文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传递,涉及风险传递的概念、成因、运行机制、危害以及防控。经济关联性、环境同一性、信心辐射性是风险传递的主要成因。提出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制度对风险传递进行防范。由于存在"穿墙"等行为导致"防火墙"可能失效,因此,还要自身加强内部控制,加之金融监管当局实施有效监管,共同来实现对风险传递的控制。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传递 “防火墙”制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孔立平
在金融一体化进程中,金融控股公司是有代表性的金融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产物,也是我国金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渐进转变的现实选择。然而金融控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风险,如内部关联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的风险、结构复杂化带来的管理风险等。为此要尽快研究相关的约束和监管制度,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控制 监管制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亚男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西方国家在金融法律制度上的漏洞和不足,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金融及相关法律制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材。要从宏观视角重新描绘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理论图谱,完善金融立法上的诸多空白,通过法定程序修订不适应金融业经营监管需要的现行法律法规,推动我国金融业依法经营监管和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法制 架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宁 郝鹏
在VaR市场风险测量的框架下,以我国股市中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类股票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金融控股公司各子公司的代理变量,研究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风险资本配置问题。结果表明,金融控股公司组建可以起到市场风险资本分散的效果,法定配置下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风险资本分散效果更好。为了充分发挥金融控股公司市场风险资本的分散效果,应加强对股市的监管力度,以降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收益的相关性。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资本配置 VaR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德武
与国际上的主要银行不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主体的商业银行极度依赖净利息收入,因此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较高。从风险管理角度,开发非利息收入或费用收入是很重要的,目标是在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间找到最佳的组合。同时,当前银行业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加剧使我国银行面临两难的选择:如果竞相追逐大户,非理性降低贷款条件,将导致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康华平
由于我国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资本充足率是抵御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财务风险中,资本充足率风险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本文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监管支柱框架,结合我国金融实践,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率风险的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资本充足率 风险 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振宇 胡挺
混业经营是一种趋势,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度量已是一个难题。本文运用VaR和Copulas函数等方法构建计算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度量模型Copula-VaR,对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风险进行度量;并对几种风险度量VaR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多样化经营的优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健敏 徐喆 张军 张瑞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间隙中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立法的滞后和监管的缺位,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和约束,蕴含了一定的风险。本文认为,从金融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我国应对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应加快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从市场准入、业务监管、风险控制和市场退出等方面规范和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法律 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温长庆
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自由竞争加速了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在分业监管框架内的适应性变革,其风险已经不再局限于混业风险;外部监管滞后和内部治理不健全有特殊的制度、市场、国情诱因。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应当构建"伞形+双峰"的监管主框架,在既有的分业机构监管基础上,引入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相协调的监管机制;内部治理路径包括公司治理、股东资格、市场自律机制和信息披露规则。互联网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当从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的特殊性出发,构建综合监管框架,适当引入监管外包等创新性监管手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洪涛
与我国目前大多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探讨的方法不同,试图从反垄断法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指出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但应该重视其涉及的反垄断问题。
关键词:
金融法 金融控股公司 反垄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香爱
随着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金融体制正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成了这一进程中实现混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态。金融控股公司与一般控股公司相比,有其自身的经营优势,但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我国应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制度。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监管 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