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8)
- 2023(10647)
- 2022(8948)
- 2021(8732)
- 2020(7089)
- 2019(16040)
- 2018(15616)
- 2017(29452)
- 2016(15969)
- 2015(17926)
- 2014(17465)
- 2013(17168)
- 2012(15891)
- 2011(14448)
- 2010(14607)
- 2009(13794)
- 2008(13930)
- 2007(12240)
- 2006(10904)
- 2005(9995)
- 学科
- 济(63394)
- 经济(63331)
- 管理(48539)
- 业(43270)
- 企(35337)
- 企业(35337)
- 财(29021)
- 方法(25604)
- 中国(23140)
- 数学(22285)
- 数学方法(22057)
- 农(19088)
- 贸(17225)
- 贸易(17215)
- 易(16906)
- 制(15876)
- 务(13573)
- 财政(13572)
- 财务(13547)
- 业经(13527)
- 财务管理(13501)
- 企业财务(12787)
- 银(12607)
- 银行(12604)
- 策(12136)
- 行(12055)
- 农业(11532)
- 地方(11460)
- 学(11320)
- 融(11244)
- 机构
- 学院(222258)
- 大学(221380)
- 济(102134)
- 经济(100311)
- 管理(80809)
- 研究(80350)
- 理学(67941)
- 理学院(67240)
- 管理学(66348)
- 管理学院(65924)
- 中国(64988)
- 财(55873)
- 京(46716)
- 科学(43181)
- 财经(40408)
- 所(40185)
- 经(36708)
- 中心(35722)
- 研究所(35499)
- 江(33211)
- 经济学(33018)
- 北京(30476)
- 范(29835)
- 师范(29683)
- 经济学院(29582)
- 财经大学(29553)
- 农(29180)
- 院(28355)
- 州(26315)
- 业大(24778)
- 基金
- 项目(134672)
- 科学(107255)
- 研究(105547)
- 基金(99260)
- 家(84453)
- 国家(83753)
- 科学基金(71820)
- 社会(68940)
- 社会科(65477)
- 社会科学(65466)
- 基金项目(49941)
- 省(49228)
- 教育(48870)
- 编号(43143)
- 自然(42358)
- 划(42099)
- 资助(41882)
- 自然科(41374)
- 自然科学(41365)
- 自然科学基金(40645)
- 成果(37534)
- 部(31886)
- 课题(30588)
- 重点(30501)
- 发(29482)
- 国家社会(29358)
- 性(28628)
- 教育部(28208)
- 中国(28061)
- 创(27924)
共检索到358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景耀
目前,我国各种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政府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国的国民收入结构和政府财政能力是否允许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采用诸如增发国债、扩大赤字的财政政策来扩张经济,是急需研究的问题。我国纳入财政预算的债务负担率不到10% ,但如果考虑到未纳入财政预算却已经形成债务负担的政府债务,以及政府或有债务,我国政府总债务负担率已经与大部分国家相近。与之相对应,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能完全反映政府收入。因此在对债务规模争论较大的情况下,可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应对通货紧缩。
关键词:
通货紧缩 或有债务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疆
政府为进行一定经济活动所采取的融资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在政府赤字和税收既定的条件下,政府融资的不同选择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相同的,但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影响则不相同。财政赤字货币化可以作为财政赤字融资的一种选择。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保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条件下反通货紧缩的一种政策创新。
关键词:
财政赤字货币化 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独立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彩虹
论财政赤字行为与赤字政策陈彩虹在财政赤字理论中,已有的理论似乎过于重视财政赤字的政策性意义,对于财政赤字的一般性内容,即赤字本身的规定性,可以说没有过细的分析与研究,或者说是有所忽略。通常将其作为双重性的经济政策来看待,一方面,将赤字作为财政政策的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毋庸置疑,作为担负宏观经济调控任务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其经济目的当然是为了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就中、长期而论,目前各国普遍将实施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经济目的置于抵御经济波动、实现并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方面。然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问题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分析的结论是:财政赤字不一定必然诱发通货膨胀。从理论分析来看,当赤字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若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相应地以等比例增加,就不一定产生通货膨胀缺口;而当赤字未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若社会总需求超出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产出水平,通货膨胀缺口也可能存在;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终取决于赤字融资对公众持有金融资产构成(是货币还是债券)的影响。从实证分析来看,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密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惠民 马涛 崔永
我国财政收支持续近30年的赤字状态,长期赤字如果不能以税收收入作为担保,政府必然最终会通过征收铸币税的方式来弥补,在政府的举债能力不受到任何限制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基于此,我们从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方程着手,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我国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在当前政府融资体制安排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财政现象,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治愈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和货币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融资体制。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通货膨胀 铸币税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欢 郭晓鸣
考察生产性服务是否有助于把弱小的传统农业部门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产业部门,显然不能仅仅以其在农业发达区域的实际进展来简单概括和评价。本文主要从农机作业服务引进的决策模型、替代领域及农业形态发生的变化等角度,对我国传统农业中生产性服务的引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要发挥生产性服务改造传统农业的作用,必须依赖于农村内部基础性生产条件的重大改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生成,以及农村外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和城乡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由平等流动等政策支持。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传统农业中生产性服务的引进更可能会对粗放经营形成事实上的变相支持,进而产生延续分散小规模农户经营方式的不利影响,而非对传统农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超愚 张燕
本文在财政赤字分解的传统两缺口模型基础之上,建立财政赤字构成的三缺口理论模型,并据此对 1992—2003年间中国财政赤字进行分解,进而运用实际分解结果,建立中国经济波动的政策响应函数,描述和阐释中国财政支出政策的经济稳定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亚韫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告别了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的状况 ,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出现了从未遇到过的严重的通货紧缩 ,经济不景气 ,导致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出现。中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 ,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 ,但是效果不佳。本文认为 ,必须改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操作 ,加大政策力度 ,使各项政策更加有效地相互配合 ,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使中国经济早日走出困境。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彭同炎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指明了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的正确道路。治理整顿的目标之一,是要逐步降低通货膨胀率。目前,治理整顿已初见成效,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但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些基本因素并没有完全消除,怎样结合我国国情加深对前几年出现的通货膨胀的认识,这仍然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洪正华
我国近几年来所实行的旨在克服通货紧缩的财政政策 ,对我国经济摆脱通货紧缩确实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政策效应与所期望的目标之间的偏差同样是无庸置疑的。关于财政政策效应偏差原因的讨论已经有不少宏观层面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微观结构出发 ,对治理通货紧缩的财政政策的效应偏差提供一种新的解释。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财政政策效应 供求结构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成
自1997年以来,受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影响,加之中国本身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进入了通货紧缩时代。本人认为,中国进入通货紧缩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变迁和变迁的不彻底性,而前期政府反通涨政策的力度过大和未能及时调整则是本次中国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中国进入目前的通货紧缩螺旋。因此,打破螺旋的策略是继续和加快目前的制度变迁步伐以及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制度变迁 制度障碍 政策时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林
经过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交替,中国宏观经济目前处在温和的通货膨胀状态(CPI显示),但是很多迹象表明,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比如失业率持续攀升、各种结构失衡(产业失衡、供求失衡、地区失衡、城乡失衡、阶层失衡、资本结构失衡)、技术创新与市场化加速导致的企业间恶性竞争、经济全球化等单独或共同作用向中国经济施加了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基于此分析,为防止不利的通货紧缩的再次出现,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八条措施。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失衡 失业 需求不足 通货膨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中华
由于造成我国通货紧缩的因素尚未完全消失 ,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因此 ,在今后几年之内 ,通货紧缩会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瓶颈 ,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新的主要矛盾。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冷”和“热”的变化 ,相机调整税收政策是税收作为宏观调控杠杆的题中应有之意
关键词:
“十五”时期 通货紧缩 中国 税收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