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2)
2023(9706)
2022(8044)
2021(7613)
2020(6237)
2019(13950)
2018(13562)
2017(25535)
2016(13514)
2015(15171)
2014(14268)
2013(13731)
2012(12642)
2011(11496)
2010(11882)
2009(11341)
2008(10546)
2007(9351)
2006(8429)
2005(7560)
作者
(34822)
(28734)
(28446)
(27575)
(18280)
(13461)
(13111)
(11169)
(10884)
(10185)
(9844)
(9486)
(9017)
(8822)
(8788)
(8718)
(8525)
(8207)
(8133)
(8092)
(7123)
(6857)
(6713)
(6603)
(6453)
(6383)
(6192)
(6038)
(5611)
(5594)
学科
(55921)
经济(55759)
管理(36303)
(30349)
(25428)
企业(25428)
方法(22755)
中国(20942)
数学(17533)
数学方法(17420)
(15544)
(14966)
业经(13651)
(12946)
贸易(12930)
(12635)
审计(12125)
(11571)
(10337)
(9785)
地方(9709)
理论(9682)
农业(9234)
(8717)
银行(8715)
环境(8596)
(8477)
金融(8474)
(8456)
(8248)
机构
大学(186899)
学院(184704)
(83931)
经济(82609)
管理(66942)
研究(66368)
理学(56974)
理学院(56283)
管理学(55558)
管理学院(55174)
中国(52661)
(43971)
(41602)
科学(35933)
(32674)
财经(32638)
(29915)
中心(29043)
研究所(28855)
北京(28594)
经济学(27798)
(25733)
(25584)
师范(25458)
经济学院(24891)
财经大学(24348)
(23312)
(22779)
业大(20793)
师范大学(20730)
基金
项目(117902)
科学(94641)
研究(91975)
基金(88211)
(75435)
国家(74814)
科学基金(64474)
社会(63806)
社会科(59613)
社会科学(59594)
基金项目(45233)
教育(41848)
(41251)
自然(37083)
编号(36589)
(36390)
自然科(36206)
自然科学(36199)
资助(35689)
自然科学基金(35584)
成果(31736)
(28105)
国家社会(27356)
重点(26787)
课题(25716)
(25672)
中国(25251)
教育部(25115)
(24549)
(24542)
期刊
(95691)
经济(95691)
研究(65322)
中国(42941)
(34366)
学报(25350)
管理(24765)
科学(24594)
教育(22142)
(21685)
大学(20409)
学学(18675)
经济研究(18093)
财经(17839)
(16036)
金融(16036)
(15537)
农业(15050)
业经(13682)
技术(13011)
(12764)
问题(12632)
世界(11408)
国际(10639)
审计(9671)
图书(9155)
会计(8580)
(8279)
(8213)
技术经济(8095)
共检索到290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华平  
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西学东渐中的民主法治思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近代教育体制对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北京政府在审计上仿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一套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而具有近代意义的审计机构和审计法规,出现了审计人员职业化和民间审计,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近代审计史的开端。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清宏  
2015年11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虞和平先生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中期成果,即《资产阶级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三卷本:《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形成》、《资产阶级与中国近代政治运动》和《资产阶级与中国近代经济及社会》,这是虞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也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清宏  
2015年11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虞和平先生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中期成果,即《资产阶级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三卷本:《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形成》、《资产阶级与中国近代政治运动》和《资产阶级与中国近代经济及社会》,这是虞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斌贤  
中国教育当前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由于社会各项体制空前未有的剧烈变革,教育赖以生存的原有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已经发生动摇,而新的基础又尚未建立,且一时难以完全建立,因而处于一种无所依托、游移不定的状况。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一系列潜在的问题、矛盾突然表面化,使得教育的形势日趋严峻。 要使中国教育从根本上摆脱目前所处的困境,一条基本的途径是,以新的认识,为教育重新定位,使教育在广泛的社会联系中居于与其原有职能、特性相适应的地位,并为此建立一套相应的规范、体制,从而使中国教育真正走向成熟、走向现代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李笑贤  
本文以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宏观背景,从较为广阔的视野中探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兴起的历史原因。作者认为:留学教育的兴起,反映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巨大差距的逐步认识,它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变革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中国近代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本文篇幅较长,本期发表前两部分,下期续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端  田新民  
北京市正面临着"后工业社会"转型的战略契机。后工业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特征是由产品生产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即以工业为主体转变为以服务业为经济的主要部门。本文通过回顾后工业社会理论,梳理出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进程。接着,剖析东亚各国虽然创造了增长奇迹,但走向后工业社会却面临巨大挑战的问题。然后,指出北京市已经显现出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正在走向后工业社会。最后,针对北京市的后工业转型提出战略性举措。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艳艳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广告业趋于勃兴,随着竞争的加剧,虚假夸大等不良广告与日俱增,社会各界对此颇有微词。为了改善广告业的社会形象,广告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法规加强对广告业的规范和监管,设立专门机构专司其职,严格监控重点行业等,是近代中国广告业管理之发端,对思考当代问题颇具启示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邹进文  李彩云  
近代中国自清末参照西方模式启动财政分权改革以后,财政分权既涉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也包含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随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改革的展开,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思想也开始产生。清末、民国时期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思想对于当今中国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权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晋文  
本文对北京政府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1913-1926年对外贸易的基本特点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并对该时期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应该肯定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近代化的一小步,但总体而言,仍是畸形的发展,这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卢海弘  张万民  
目前,伴随着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社会转型期的来临,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教学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使传统的大学教学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从三个角度比较深入地论述了社会转型期的大学教学:大学教学的变革现状如何;大学教学遇到的挑战是什么;大学教学的未来趋势怎样。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石亚洲  
政策制定过程是相当复杂的。民族教育政策制定是指从民族教育政策问题的发现到政策方案出台的一系列功能活动过程,主要包括界定问题、建立议程、方案设计规划和选择、方案合法化等环节。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使民族教育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要求民族教育政策主体顺应变迁,制定更符合实际的民族教育政策。为此,首先要优化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系统,实现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小妹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人生价值观翟小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这种多元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和相互碰撞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同时存在并交互作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人们的主观价值追求符合已经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换句话说,在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昉  熊金武  
如何使土地的利用和分配从基于农耕的需要转变为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是中国近代社会能否实现顺利转型的重要基础性条件之一。从孙中山的"涨价归公"思想到土地增值税制度的施行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经济思想形成及其制度化的过程,具有典型的转型时期的特质。文章试图透过这一微观视角,考察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经济思想对经济制度构建的动态影响,进而讨论传统经济思想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以及近代经济思想转型与经济制度转型二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丽丽  
组织的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适应社会变迁的要求而发展演进。本文以经济政策为背景,在对中国历史中各种建筑施工的组织形式即工官制度、私人手工业作坊、营造厂和建筑工程公司概述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分析中国近代建筑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为我国当代建筑企业的组织变革提供参考思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战乱时期,但乱中有变,小农经济与市场并非漆黑一团。北魏太和九年(485)实行了均田制,农民从政府那里得到一定数额的土地,再以租庸调形式为封建国家尽义务。西魏、北齐、北周、隋以至唐前期,均继承北魏均田制。在这种土地制下,个体小农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均与此有关。隋唐时期是均田制下小农经济潜力发挥得最为出色的时期,开元天宝时出现了“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