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6363)
2022(5374)
2021(5339)
2020(4414)
2019(10529)
2018(9993)
2017(19754)
2016(10602)
2015(12494)
2014(12386)
2013(12657)
2012(12066)
2011(11177)
2010(11441)
2009(11025)
2008(11223)
2007(10208)
2006(9368)
2005(9141)
2004(8376)
作者
(30372)
(25321)
(25188)
(24232)
(16379)
(12071)
(11458)
(9716)
(9640)
(9128)
(8857)
(8537)
(8393)
(8135)
(8098)
(7921)
(7458)
(7415)
(7387)
(6635)
(6623)
(6182)
(5964)
(5957)
(5732)
(5630)
(5547)
(5236)
(5060)
(4956)
学科
(52915)
经济(52850)
管理(29922)
(29037)
(23039)
企业(23039)
方法(22138)
数学(19186)
数学方法(19017)
中国(18684)
(14583)
贸易(14572)
(14293)
(13805)
(13061)
(12702)
(12092)
金融(12091)
(11656)
银行(11656)
(11260)
业经(9559)
(8996)
(8294)
农业(7947)
关系(7852)
(7824)
财务(7803)
财务管理(7784)
理论(7663)
机构
大学(170851)
学院(164944)
(84129)
经济(82815)
研究(63503)
管理(59395)
中国(54580)
理学(48752)
理学院(48210)
管理学(47756)
管理学院(47418)
(41102)
(37205)
(32192)
财经(32120)
科学(31462)
(29340)
经济学(28892)
研究所(28286)
中心(27727)
经济学院(25839)
北京(25374)
财经大学(23960)
(23733)
(22121)
师范(22037)
(21563)
(20457)
(19347)
科学院(18537)
基金
项目(92668)
科学(74412)
研究(72069)
基金(71242)
(60835)
国家(60396)
科学基金(51181)
社会(49578)
社会科(47111)
社会科学(47099)
基金项目(35647)
教育(32922)
资助(30991)
(29810)
自然(29230)
自然科(28589)
自然科学(28583)
自然科学基金(28139)
(27147)
编号(27136)
成果(24953)
(23815)
中国(22948)
国家社会(22170)
教育部(21380)
重点(20969)
(19935)
(19892)
人文(19782)
课题(19418)
期刊
(98112)
经济(98112)
研究(64090)
中国(34182)
(32155)
(24822)
金融(24822)
管理(24001)
科学(21272)
学报(21110)
(19243)
财经(19141)
教育(17367)
大学(17119)
经济研究(16727)
(16678)
(16142)
国际(15947)
学学(15636)
问题(14210)
世界(12843)
农业(12712)
业经(12087)
技术(12034)
技术经济(8775)
理论(8519)
经济问题(8056)
统计(7572)
(7395)
现代(7267)
共检索到278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强  
本文从市场准入、内地企业到境外融资和金融监管体制角度论述了我国资本市场如何同国际接轨问题,指出应尽快推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允许外资直接投资、入股或以技术股参与国内资本市场的重组并购和改革,鼓励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企业、保险业及咨询中介机构的合作。本文从地域、业务范围和规模角度探讨了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步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惠香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资本电子化 ,资本市场国际化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必然 ,但是如何根据本国客观实际来确定其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确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拟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外汇管制程度、国家政策法规完善程度及金融风险等方面来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宜慎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霍学文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高效资本市场的构造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霍学文一、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建立并初步发展,离发达和高效率的资本市场距离很大。对照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并参照新兴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本文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雪峰  
一、目前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非市场化的因素———行政手段一直在干扰着资本市场的深化。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股票的一级市场上,对股票的发行实行“总量控制,限报家数”,人为地将上市公司同一次发行的普通股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社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兼论“九五”资本市场取向和动态王国刚在经历了“八·五”期间迅速而曲折的成长后,中国资本市场在宏观金融适度紧缩的背景下步入了1996年。新的一年作为“九·五”期间的第一年,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走向的确定至关重要。为此,...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宏俊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资本市场产生、发展和遇到的问题。透过既有的“细分—重构”论分析框架,资本市场是细分与重构的操作平台和制度装置,分摊改革成本,改变转轨路径,加快转轨进程。文章以上市公司治理改革及国有股问题的提出为界,提出“转轨下的资本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转轨”两个命题。中国资本市场内生于渐进转轨,是重构拉动细分的产物。上市公司治理缺陷及其违规问题的集中爆发,是细分滞后于重构的表现。国有股减持与流通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符合资本市场转轨的要求,体现着细分推动重构的内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泽华  
随着改革的推进,由于在总体产权布局中国家与中下结构所占的份额发生了变化,资本市场发展已不再是处于国家的单级操纵之下,国家对资本市场制度的外在供给正在让位于居民对制度变革的内在需求。从而,来自中下层的反作用有力地抗衡了国家目标的实现,修正了国家原先的效用函数,从而使资本市场的发展逐步走向理性与正常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应展宇  
自从1994—1995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1998年的俄罗斯、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转轨经济体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对于规模巨大、期限短暂且富有投机性的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致的对其金融体系的破坏性效应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在这些危机中,短期资本流动突然而又不稳定的逆转,影响了新兴经济体中那些没被有效监管的私人银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海宽  
许崇正教授的《中国资本形成与资本市场发展论》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针对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资本形成过程存在的理论难点与实际问题,研究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是一部研究中国金融市场创新深化的好著作。具体讲有以下特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珠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沪港通"的运行以及即将推出的"深港通"对中国资本市场及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会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两地资本市场能够实现双赢。但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比如两地交易制度和监管体制差异所带来的风险、市场波动风险、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金融危机传导风险等。对此,文章旨在挖掘现象背后隐藏的风险,找出导致风险的本质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升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防范资金风险、汇率风险、加强额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璟  
资本市场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环节。21世纪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世纪,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中国资本市场加快国际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顺应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桂浩明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活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在深度融入世界,人民币正在加速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重要且必要。资本市场国际化探索二十多年来,积累了成功经验,也遭遇过失败的教训;未来的资本市场国家化,需要总结经验兴利除弊,并在此基础上深化认识、改革创新。本期特别组织专题,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进行梳理和反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建会  
QFII和QDII双“Q”机制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制度安排。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8537亿美元。在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汇储备比较充裕,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的有利时机,适时推出双“Q”机制,是我国资本市场朝向国际化迈出的极其重要的一步。目前应积极从预警系统建立、配套制度建设、资金流量调控、经营能力和风险承受力提高、监管和相关制度与国际接轨、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和完善我国的双“Q”机制建设,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和内外交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