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6)
2023(10815)
2022(9176)
2021(8818)
2020(7231)
2019(16611)
2018(16520)
2017(31564)
2016(17306)
2015(19352)
2014(19427)
2013(18963)
2012(17846)
2011(16438)
2010(16692)
2009(15975)
2008(16104)
2007(14386)
2006(13221)
2005(12457)
作者
(46624)
(38965)
(38758)
(37452)
(25228)
(18485)
(17694)
(15039)
(14847)
(14166)
(13590)
(12990)
(12842)
(12805)
(12710)
(12102)
(11586)
(11442)
(11321)
(10910)
(10269)
(9441)
(9348)
(8968)
(8936)
(8804)
(8772)
(8454)
(7722)
(7654)
学科
(70246)
经济(70146)
管理(53896)
(47347)
(39971)
企业(39971)
方法(26933)
中国(23753)
数学(23512)
数学方法(23259)
(22582)
(21960)
(19483)
(16994)
贸易(16982)
(16721)
业经(16018)
(15172)
银行(15167)
(14849)
(14650)
(13940)
金融(13937)
(13316)
体制(12528)
(12061)
财务(12028)
(11997)
财务管理(11995)
农业(11562)
机构
大学(249622)
学院(246395)
(115015)
经济(112872)
研究(90836)
管理(90473)
理学(75428)
理学院(74614)
中国(74198)
管理学(73702)
管理学院(73198)
(60004)
(53223)
科学(47375)
财经(45110)
(45061)
(41047)
中心(40223)
研究所(39750)
(38282)
经济学(37475)
北京(34983)
经济学院(33410)
财经大学(33370)
(33010)
(32891)
师范(32808)
(32098)
(29849)
业大(27575)
基金
项目(147967)
科学(118616)
研究(115493)
基金(110060)
(93963)
国家(93176)
科学基金(79947)
社会(76601)
社会科(72775)
社会科学(72762)
基金项目(55542)
教育(53933)
(53140)
自然(47143)
资助(46268)
(46101)
自然科(46041)
自然科学(46031)
编号(45916)
自然科学基金(45284)
成果(41167)
(36162)
(34148)
重点(33629)
课题(33408)
国家社会(32921)
教育部(32169)
(31798)
(31627)
中国(31045)
期刊
(134745)
经济(134745)
研究(90020)
中国(56640)
(47904)
管理(37624)
(33891)
金融(33891)
教育(32090)
科学(31369)
(31259)
学报(31249)
大学(25569)
财经(25007)
学学(23511)
经济研究(22450)
(21622)
技术(20649)
农业(20457)
业经(18360)
(17773)
问题(17670)
国际(16184)
世界(14876)
理论(11912)
技术经济(11724)
现代(11311)
(11119)
改革(11072)
(11072)
共检索到405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责。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0年来,一直以稳定货币、发展经济为己任。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逐渐完善货币政策体系,货币政策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不断完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斌  
本文从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传导性失效的三大原因。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给出了优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松成  吴培新  
本文利用1998年1月到2006年6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主要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发现:(1)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它对经济变量的解释(预测)能力远高于其他货币变量;(2)货币供应量M2对工业增加值和CPI作出系统性的反应,且M2新息是由央行决定的,表明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3)我国基本不存在货币传导渠道,主要的传导渠道是银行贷款,信贷规模是事实上的中介目标,直接调控经济,并引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因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际上是两个——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M2,这种调控模式在1998年前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辉  刘洋  
如何制约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倾向,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性,是现在货币政策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提供的一个备选答案是引入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新工具。本文在说明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的定价原理和均衡价格形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基础货币进而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机制。文章认为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具有易操作性、独立性和内在稳定性,可以设计成为一种供中央银行选择的货币政策新型工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  
2007年以来,相继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起国际市场大幅动荡,对各国经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期间,为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向进行了三次调整,取得显著效果。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加快了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的步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贵  
稳定的货币需求是货币目标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货币需求与货币目标制的内在关联。其次,基于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96-2011年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期货币需求函数和短期货币需求函数的系数都缺乏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势必增加中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难度,从而导致现行货币目标制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不断降低。最后提出为提高货币政策框架的有效性,中国应择机引入通胀目标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丽巍  
中国现行货币政策决策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决策中枢系统与决策咨询系统定位不够清晰,中央银行的法定独立性较弱,决策信息系统不发达。改进中国的货币政策决策体制,应从中枢系统、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几方面构建货币政策决策体制的整体框架,在理顺货币政策决策体制中各机构之间关系的同时,重点完善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导师尚福林教授研究生孙国峰本论文致力于探讨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传导过程和内在机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完善货币政策基本理论,也为中国现实情况的研究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导论。首先区分了两个层次的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召  
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之所以存在障碍 ,主要是因为传导链条中间利率出了问题。 ( 1 )采用年度数据的固定资产投资、利率和 GDP的计量结果显示 ,在1 978- 1 988年和 1 989- 2 0 0 0年这两个时间区间 ,对实际投资作用方式有明显不同 :在前一个时期 ,实际投资主要由收入来决定 ,而对利率的弹性不显著 ;而在后一个时期 ,实际利率对投资具有反向刺激作用 ,尽管弹性非常微弱 ,但是与典型市场经济规律相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利率水平对投资的作用是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同时 ,利用误差纠正模型 ( Error Correction Model)在两个时期中间都可以发现投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分析和说明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如何诱发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一整套机制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经济的手段和渠道。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近年来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甚至出现了政策效应递减。①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孙宇辰  
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货币政策指标、信心指标、通货膨胀及真实经济产出增长率的SVAR模型,运用反事实对比仿真实验方法获得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宽松货币政策能够促进产出增长,然而一旦企业家信心的桥梁作用被移除,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提升效果则大幅下降。这表明,如果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增强企业家信心,其最终调控目的将难以实现。有意思的是,基于同一调查问题的银行家信心指数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没有发挥明显作用。我们进一步考虑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度量方式、企业定价行为及企业投资行为,结果均保持稳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张欣  孔艳丽  景国昌  张捷  贾伟  勾京成  梁叔翔  宋新红  庄岁林  李玲  董翠玲  孙长  
中国近几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及传导作用似乎不太明显,其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特别是一些环节受阻。因此,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环节,尤其是减少货币政策执行中误导环节,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货币政策传导畅通工程,不仅是基层央行面临的任务,更是中国央行总、分行不得不关注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夏斌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探讨的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地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表现,分析了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并指出了央行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