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8)
- 2023(9929)
- 2022(8180)
- 2021(7921)
- 2020(6437)
- 2019(14778)
- 2018(14037)
- 2017(27045)
- 2016(14523)
- 2015(16424)
- 2014(16090)
- 2013(16100)
- 2012(15235)
- 2011(13842)
- 2010(14005)
- 2009(13091)
- 2008(13399)
- 2007(11966)
- 2006(10712)
- 2005(9806)
- 学科
- 济(62192)
- 经济(62130)
- 管理(46805)
- 业(42073)
- 企(34443)
- 企业(34443)
- 财(29232)
- 方法(26257)
- 数学(23338)
- 数学方法(23115)
- 中国(22105)
- 农(16891)
- 贸(15739)
- 贸易(15732)
- 易(15488)
- 制(15373)
- 财政(13645)
- 务(13566)
- 财务(13544)
- 财务管理(13499)
- 企业财务(12881)
- 业经(12078)
- 银(11901)
- 银行(11892)
- 策(11841)
- 行(11379)
- 政(11197)
- 学(10753)
- 地方(10728)
- 融(10663)
- 机构
- 大学(211982)
- 学院(209668)
- 济(100546)
- 经济(98848)
- 管理(78905)
- 研究(75655)
- 理学(66652)
- 理学院(65982)
- 管理学(65226)
- 管理学院(64819)
- 中国(60867)
- 财(55021)
- 京(44230)
- 科学(40235)
- 财经(39967)
- 所(37463)
- 经(36498)
- 研究所(33345)
- 经济学(33331)
- 中心(33313)
- 江(31004)
- 经济学院(30008)
- 财经大学(29397)
- 北京(28864)
- 农(27355)
- 范(27312)
- 师范(27181)
- 院(26713)
- 州(24108)
- 业大(23373)
- 基金
- 项目(129538)
- 科学(103967)
- 研究(99200)
- 基金(97707)
- 家(83827)
- 国家(83155)
- 科学基金(71701)
- 社会(66774)
- 社会科(63604)
- 社会科学(63592)
- 基金项目(49170)
- 省(45758)
- 教育(45564)
- 自然(42741)
- 自然科(41828)
- 自然科学(41820)
- 资助(41582)
- 自然科学基金(41141)
- 划(39676)
- 编号(38341)
- 成果(33324)
- 部(31560)
- 国家社会(29396)
- 重点(29022)
- 教育部(27919)
- 发(27709)
- 中国(27682)
- 课题(27267)
- 性(26680)
- 人文(26410)
共检索到335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莲
长期持续的大规模国际收支顺差表明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外部非均衡。基于流动性约束建立的跨期动态均衡模型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财政政策作为中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常项目跨期均衡具有一定的调控效果,尤其是当汇率政策退出时,财政政策的跨期效应会有所增强,且此时出口退税政策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经常项目跨期波动的作用,所以中国应首先优化出口退税政策。此外,利率对经常项目跨期波动的影响比较稳健,表明中国可以通过调整针对流入资本的税收政策来改变资本借贷的实际利率水平,从而有助于实现经常项目跨期均衡。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常项目 跨期动态均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秀良 漆柱
财政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对财政政策的区域非均衡效应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了一个包括政府投资、宏观税收、私人投资和东中西部人均产出等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表明,我国政府投资的财政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效应,而宏观税收政策区域差异效应不明显。其政策含义是:为了缩小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差距,必须改变单一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的投向的调整力度,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海莲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长期存在,表明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外部失衡。基于蒙代尔政策指派理论模型以及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估计,可以发现中国财政政策对外部均衡的相对调控效力要优于货币政策,因此中国应运用出口退税等财政政策来促进外部均衡的实现,并考虑选择发行超长期债券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同时还应及时完善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从而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外部均衡 相对效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甘小芳 许少强
本文以2002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相关数据为统计对象,采用跨期均衡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中国、美国和日本3个国家经常项目失衡的原因,结果发现: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由此形成长期的依赖性超前消费行为习惯是美国持续性逆差的内在原因;日本持续性顺差的原因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增长缺乏信心;过于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经济内部消费者福利合理安排是当前中国经常项目巨额顺差的内在原因。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治理经常项目失衡的关键措施不在增加收入而在减少刚性支出预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明洋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对于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等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一般均衡视角,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模块的递归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重点考察了抗疫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等领域的跨周期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抗疫财政政策可有效对冲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且具备鲜明的跨周期特征,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提振效果不仅局限于疫情发生当年,其正面影响可持续至“十四五”期末。政策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于第二产业的提振效果较为突出,第三产业整体偏弱。政策对于投资领域的提振效果明显强于消费领域,且“十四五”时期消费、投资与仅考虑新冠疫情冲击时的增速偏差分别呈现“倒U型”和“L型”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毅 周彬
把宏观经济系统看成是一个动态的、随机性系统的观点是十分有益的,它是现在和过去各种冲击的反应。实践表明,用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冲击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可以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系统中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柱旺
本文从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主要原因: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失衡,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体不合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财政投入 教育经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绘
2014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19个大城市当年制定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这一政策的出台具有标志性意义,在该政策出台后的"后择校"时期,包括北京、上海等择校最激烈的大城市通过取消共建生、禁止条子生,极大地遏制了权利寻租现象,这是对新政收效的一个印证。但是,政策运行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急需解决,对于人民群众差异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刘文革
本文首先利用非瓦尔拉均衡理论中的巴罗-格罗斯曼宏观一般非均衡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区制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选取1952—2008年度数据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具有显著非线性效应,在1952—1982、1987—1990和1994—1995区制中,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凯恩斯效应,这主要由我国短缺经济和政府数量约束等原因所致;在1983—1986和1991—1993年,特别是1996—2008年间,财政政策具有凯恩斯效应,这期间我国经济开始遭受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同时本文利用1997—2008年月度数据对19...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略论财政均衡政策与财政平衡政策●孙文学一、财政平衡政策的局限性财政平衡政策是我国多年来一直奉行的财政政策,这种传统的财政政策的核心是“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这项财政政策对我国组织财政平衡曾经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五”时期,财政平衡政策有力地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校美
战后日本贸易长期顺差,它支撑了日本经济的顺利增长。2011年日本贸易收支却出现自1980年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那么,日本的贸易逆差会否成为一种长期趋势,日本会成为贸易逆差国吗?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国,中国又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该问题,我们以跨期迭代模型为理论基础,从日本的财政状况和人口特征角度入手,并利用196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第一,政府预算差额对日本经常项目差额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二,少儿抚养比对日本经常项目差额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老年抚养比对日本经常项目差额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且老年抚养比比少儿抚养比的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华
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大连经济均衡发展林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囊括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及经济资源在区际间的合理配置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则是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侧面———地区经济如何均衡发展,具体来说,如何纠正大连地区各县、区间经济差异,维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长兰
本文分析了我国各个省市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该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状况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对我国地方财政与房地产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状况的监督机制构建提供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
地方财政 房地产 相关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实现地区均衡发展是解决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利用面板模型,从地区收入分配视角检验了财政政策对地区均衡发展的影响,并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在不同经济波动状态下对地区均衡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1)积极财政政策会显著扩大地区收入差距;(2)经济波动加剧,积极财政政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强度越高,相对波动率的门限值分别为-1. 019和4. 034;(3)积极财政政策在产出波动程度较为剧烈的状态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源自于财政收入增速变化,而在产出平稳增长的状态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源自财政收入增速和财政支出增速的共同作用。因此,建议地方政府保持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中央政府通过改革央地事权划分以实现地方财政收支平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陆
经常项目赤字是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常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 ,对经常项目有显著影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财政政策与经常项目赤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分析了当前我国所执行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我国经常项目的平衡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对改善我国经常项目提出了一些财政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