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4)
- 2023(4431)
- 2022(3630)
- 2021(3659)
- 2020(3046)
- 2019(7201)
- 2018(7040)
- 2017(12534)
- 2016(6582)
- 2015(7850)
- 2014(7601)
- 2013(7825)
- 2012(7585)
- 2011(7293)
- 2010(7192)
- 2009(6868)
- 2008(6957)
- 2007(6049)
- 2006(5437)
- 2005(5137)
- 学科
- 济(36684)
- 经济(36651)
- 管理(16232)
- 方法(14923)
- 业(14665)
- 中国(13518)
- 数学(13334)
- 数学方法(13274)
- 企(10616)
- 企业(10616)
- 贸(10230)
- 贸易(10223)
- 易(10077)
- 农(8072)
- 关系(6670)
- 制(6593)
- 财(6432)
- 学(6386)
- 融(6082)
- 金融(6078)
- 银(5966)
- 银行(5963)
- 地方(5939)
- 业经(5862)
- 行(5858)
- 出(5644)
- 农业(5155)
- 发(5053)
- 环境(5013)
- 体(4784)
- 机构
- 大学(112502)
- 学院(106198)
- 济(56557)
- 经济(55940)
- 研究(44039)
- 管理(36101)
- 中国(34455)
- 理学(30272)
- 理学院(29878)
- 管理学(29593)
- 管理学院(29372)
- 财(24546)
- 京(24199)
- 科学(22840)
- 所(21964)
- 经济学(20192)
- 财经(19994)
- 研究所(19946)
- 经(18392)
- 经济学院(18117)
- 中心(17833)
- 北京(16422)
- 范(15682)
- 师范(15607)
- 院(15078)
- 财经大学(14929)
- 科学院(13634)
- 江(13533)
- 农(13070)
- 师范大学(13061)
- 基金
- 项目(65001)
- 科学(52043)
- 基金(50463)
- 研究(50266)
- 家(44278)
- 国家(43973)
- 科学基金(36316)
- 社会(35422)
- 社会科(33702)
- 社会科学(33695)
- 基金项目(25134)
- 教育(22883)
- 资助(21180)
- 自然(19887)
- 省(19439)
- 自然科(19433)
- 自然科学(19428)
- 自然科学基金(19138)
- 划(18478)
- 编号(18450)
- 中国(17851)
- 成果(17354)
- 部(17122)
- 国家社会(16843)
- 教育部(15227)
- 重点(15026)
- 发(14655)
- 性(13764)
- 人文(13661)
- 社科(13586)
共检索到171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熊大宽
1 西部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古已有之。早从秦汉时期起,西北地区各族人民就以马、骆驼等畜力为交通工具,冲破沙漠、戈壁、雪山的阻挡,先后征服了中亚、南亚和西亚,最后达到地中海的彼岸,由东向西,开辟了历史上有名的“北方丝绸之路”,而中亚便逐渐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站。由中国内地运到这里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分别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等地销售,再换回琉璃、玉器、香料等,并将西边的蔬菜、水果种籽带回种植在中华沃土。这条丝绸之路,历经1600多年而不衰,只是到了近代,由于航海业的发展。欧亚海上贸易通道的开通和丝绸等商品在欧亚贸易地位的下降,“北方丝绸之路”,才经历了400多年的冷落时期,中亚在东西方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德敏 曹朝霞
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将促进西部经济的大融通与大发展,是西部地区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本文指出了在应对中国进入WTO的挑战、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的双重背景下,西部开放型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分析了西部市场体系建设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物流畅通的商品市场、融通有序的金融市场、电子商务市场等构想要点;并从西部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统一开放 市场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飞翔
论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的发展·陈飞翔·当今时代总的趋势是经济生活日益走向全球化,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愈来愈广泛和深刻。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而是在相对地扩大。现实生活中这种全球化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斌正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个体经济成份为主的城市集贸市场是国营商业必要有益的补充和城市商业网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积极发展。七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城市集贸市场得到长足发展,总的态势是健康的,但是在建设布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目前,我国对城市集贸市场的研究比较薄弱,与集贸市场蓬勃发展的局面很不相称。进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研究集贸市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指导城市集贸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本文研究对象是新中国历次繁荣与萧条的运行过程 ,具体内容是繁荣的形成 ,繁荣走向萧条 ,以及萧条如何走向繁荣。文章认为 ,历次繁荣与萧条循环往复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投资波动 ,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 ,形成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出现 ;进而提出繁荣走向萧条的双重约束论。文章最后提出了萧条走向繁荣的若干政策主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韦秉超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把苏俄建成社会主义,列宁积极主张对外开放,全面论述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可能性、具体形式,以及对外开放是一种特别的战争。今天,我们重温列宁对外开放的理论,对我国进一步搞好对外开放是有重大意义的。对外开放的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因此,他们主张各国必须对外开放,以加强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敬琏 罗伯特·希勒
前不久,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罗伯特·希勒与我国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北京对话,共同探讨新时期世界和中国的金融问题。希勒教授从全球范围着眼,阐述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新金融秩序”构想,提出“金融民主化”、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创新消除更广泛领域风险的探索;吴敬琏教授则着眼于现实中国经济和金融的风险所在,解释了银行及资本市场的风险成因,并强调提出了对弱势群体面临风险的关注。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余菁
市场经济体系是企业组织的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以庞大的中国企业群体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壮大为实现载体的。在这段时期里,中国的企业组织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三个波段的企业数量增长进程,得到长足发展,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筑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同期,微观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实现了多种所有制企业的竞合发展。支撑其企业组织繁荣的深层次制度因素是:中国选择了市场竞争机制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双重逻辑交织下的有国情特色的企业制度。未来中国企业组织制度走向将取决于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效率分化情况;二是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外来的制度同形压力。
关键词:
企业组织 国有企业 制度 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雪 罗勇
本文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指出城市绿色发展将使城市进入以人为本的个性发展阶段。从发展城市绿色经济、强化绿色城市建设管理和绿色社会的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城市绿色转型的核心内容。指出应建立城市绿色转型的长效机制,要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三大目标,通过思想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构建资源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在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城市 绿色转型 绿色繁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建军 李静
通过对西方工业大国生命周期和外贸繁荣周期形成的历史考察,分析和回答了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为什么会如此繁荣,并试图对未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前景进行科学预测。
关键词:
大国生命周期 外贸繁荣周期 中国外贸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德旭
金融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和潮流。金融对外开放包括金融业务开放化、金融市场开放化的货币国际化这样三个方面。在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金融的对外开放已成为一种客观趋势,并且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转轨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荣久 张汉林
一、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的基本原则 1.国家主权自主原则与遵守国际通行的商务通则相结合的原则 应该承认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相比较,有其复杂性、特殊性。服务业现代化是一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因此,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国家主权自主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全毅
论世纪之交的中国对外开放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全毅一、中国对外开放的回顾与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顾我国实现对外开放走过的历程,基本上采取了区域开放模式,这集中表现在:(1)在开放梯度上,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优越地理区位和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在明清时期,曾因东南沿海屡受外敌的入侵,而一度实行海禁和闭关的政策。清朝末年,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我国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和技术的西学东渐浪潮。新中国诞生后,我国利用前苏联的合作援助,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20世纪70年代,利用"乒乓外交",我国与美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重返联合国,搭建起通向世界的桥梁。70年代末,改革开放成为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实行开放的政策,就必然会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复兴 生态文明 和谐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