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8)
2023(4047)
2022(3353)
2021(3344)
2020(2794)
2019(6510)
2018(6319)
2017(11690)
2016(6190)
2015(7431)
2014(7123)
2013(7433)
2012(7070)
2011(6814)
2010(6643)
2009(6355)
2008(6356)
2007(5632)
2006(5009)
2005(4754)
作者
(18031)
(15275)
(14929)
(14578)
(9828)
(7296)
(6784)
(5960)
(5901)
(5481)
(5346)
(5106)
(5084)
(4933)
(4877)
(4684)
(4528)
(4451)
(4306)
(4012)
(3946)
(3653)
(3620)
(3538)
(3525)
(3335)
(3278)
(3051)
(3012)
(2979)
学科
(32344)
经济(32314)
管理(16243)
方法(14288)
(13901)
数学(12719)
数学方法(12672)
中国(12410)
(10341)
企业(10341)
(9474)
贸易(9468)
(9348)
(7404)
(6452)
(6129)
(6108)
(5568)
银行(5566)
关系(5561)
(5464)
(5403)
金融(5402)
业经(5375)
(5333)
(4643)
环境(4602)
(4545)
农业(4499)
(4374)
机构
大学(104372)
学院(99217)
(52861)
经济(52243)
研究(40905)
管理(34160)
中国(32740)
理学(28716)
理学院(28363)
管理学(28113)
管理学院(27910)
(23040)
(22942)
科学(21430)
(20617)
经济学(18849)
财经(18691)
研究所(18686)
(17319)
经济学院(16880)
中心(16762)
北京(15475)
财经大学(14012)
(13869)
(13792)
(13751)
师范(13730)
(12981)
科学院(12883)
社会(11902)
基金
项目(60503)
科学(48644)
基金(47430)
研究(45579)
(41552)
国家(41282)
科学基金(34501)
社会(32428)
社会科(30907)
社会科学(30901)
基金项目(23685)
教育(20505)
资助(20259)
自然(19647)
自然科(19232)
自然科学(19227)
自然科学基金(18938)
(18479)
(17332)
中国(16970)
(15987)
编号(15979)
国家社会(15363)
成果(14483)
教育部(14136)
重点(13957)
(13132)
人文(12675)
社科(12464)
重大(12366)
期刊
(57538)
经济(57538)
研究(36989)
中国(20393)
(17117)
学报(15555)
科学(14851)
管理(13366)
(12810)
大学(12295)
财经(11473)
学学(11363)
经济研究(10480)
(10089)
(9845)
教育(9836)
(9717)
金融(9717)
农业(9167)
世界(9118)
国际(8774)
问题(8371)
技术(7014)
业经(5977)
(5948)
技术经济(5344)
经济问题(4843)
图书(4398)
统计(4377)
(4363)
共检索到157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立  于左  田坤  
中国药品产业集中度较低与药品价格畸高并存,表面上不符合经济学常识,构成"中国药品价高之谜"。本文通过考察典型药品价格链的"漏斗"型特征,从制药企业通过代理与医院之间形成的"药医合谋"、医院对诊疗与用药的"医药捆绑",甚至"过度捆绑"、政府医药规制的明显失灵等三个方面,解读了"药品价高之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立春  
专利商品化是提升制药企业竞争力最有效的外部途径。通过对2007—2016年中国授权药品专利的商品化数据分析发现,非企业是NME和NCE专利的主要研发主体、企业是药品增量创新专利的研发主体、国外专利权人在华专利更具有商品化价值、国内专利权人的药品专利授权数量多但商品化数量少、国内非企业和企业的研发分工不明确。建议政府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国内研发主体的研发分工进行细分引导,进一步完善当前专利资助模式,从弱化专利的非商品属性等方面入手,解决当前中国药品专利商品化所面临的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国恩  唐艳  
采用药品费用分解方法,将药品费用的变化指数分解为3个部分:数量指数、价格指数和混合效应指数,剖析各部分的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2002—2005年北京市和广东省佛山市的13家医院所采购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2类药品的数据。结果发现:控制药品价格不是抑制药品费用的有效手段,药品费用不断上涨的原因是药品用量的增加和药品的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考虑如何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海荣  
关键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欣  
中国药品价格虚高形成机制是由对医疗机构补偿不足、药品流通渠道环节繁多和流通成本过高、药品定价制度不合理和药品价格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应改革医疗经费补偿机制,减少药品销售流通环节,完善药品定价和监管制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洪涛  梁雪峰  李东风  
看病贵是社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医院药价虚高是其中最大的难点。我国政府一直通过不同治理措施控制药品价格,但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本文根据药品价格管制背景、政府治理药价的动因、医院药价虚高的成因和现行药价治理的效果分析,从我国当前医疗体制和医疗保障体系的特点出发,提出改进药价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臧跃茹  孙学工  郭丽岩  
药品市场既关系公共利益又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现象,政府有必要对药品价格进行管理。在中国,公共卫生领域政事不分、长期"以药养医"的体制加剧了医疗方"诱导需求"的强度,造成药品市场利润分配机制畸形,这是屡被媒体曝光的"高药价"问题的根源。目前"新医改"正处在加速推进阶段,建议以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为契机,建立以医保支付价格基准为核心、辅之以零售最高限价和医疗机构加成率管制的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形成基于专家审议和利益相关方协商的药价决策机制。建议通过制度联动改革提供配套保障:切实深化公共卫生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改革,减少强制性行政审批,完善药品报销目录和集中采购制度;在统一预算目标下整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亢梅玲  文静  
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供给理论,并采用面板数据对中国专利保护与药品行业进口贸易的关系进行回归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加强专利保护有利于促进中国药品行业进口,其中专利授权量和专利代理行为对于进口的促进作用显著,国内相关产品对于进口产品有显著的竞争替代作用,且专利保护对药品行业进口影响在化学药品中更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欣  
中国药品价格虚高形成机制是由对医疗机构补偿不足、药品流通渠道环节繁多和流通成本过高、药品定价制度不合理和药品价格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应改革医疗经费补偿机制,减少药品销售流通环节,完善药品定价和监管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欣  
一、改革医疗经费补偿机制。在医疗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将医疗服务和药品销售分别管理能避免医生在工作中利用职权开贵药,或是开一些有回扣的药品。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取消医院门诊药房,保留住院部药房和急诊部门药房。门诊部门医生给患者开的处方,患者可以在零售药店购买,或是通过其他渠道购买,不必从医院直接购买。第二,规范医生开处方时操作过程,如医生可以采取统一电脑输入的方式进行开方。第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欣  
中国药品价格虚高形成机制是由对医疗机构补偿不足、药品流通渠道环节繁多和流通成本过高、药品定价制度不合理和药品价格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应改革医疗经费补偿机制,减少药品销售流通环节,完善药品定价和监管制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建华  
本文研究了药品差比价规则对整个药品的价格和政府定价范围内药品价格的作用,认为差比价规则对整个药品的价格有一定的下降作用,对政府定价范围内药品的价格有较大的抑制作用。本文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扩大差比价规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差比价规则中所规定的剂型种类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差比价规则对药品价格的控制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洪  张洲驰  
带量采购政策旨在降低民众医疗费用,提升民众用药水平,是我国当前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降血脂药为例,分析我国药品市场在带量采购等医改新政下的变化特征,对比中美降血脂药物的产品价格、市场份额等特征,发现我国降血脂药物市场中,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物市场份额长期居高不下,未出现国外药品市场的"专利悬崖"现象①,并分析其内在原因。进一步,结合我国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结果,对未来市场进行预判,认为未来仿制药市场竞争将以质量和价格为主线,价格将回归合理,市场集中度可能会迅速上升。为确保政策有效实施,国家监管部门需进一步加强药物临床疗效等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同时运用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小鲁  
本文以二级价格歧视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对不同产品种类的非对称价格上限管制讨论了中国药品价格管制背景下厂商的产品质量和产品多样化决策,并由此分析了管制的实际效果。研究表明,对基本药品和高价药品的价格管制均会降低被管制药品的质量,并且当价格上限低于一定水平时,厂商会放弃产品多样化,转而提供单一产品,从而形成"降价死",而在此过程中,基本药品消费者的福利不会改善;相对于无管制状态而言,对基本药品的价格管制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而对高价药品的价格管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本文还联系中国药品价格管制实践,应用模型分析结论解释了中国药品安全问题和"降价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中国药品市场的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