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0)
2023(7886)
2022(6472)
2021(6001)
2020(4897)
2019(11181)
2018(10968)
2017(21032)
2016(10996)
2015(12714)
2014(12640)
2013(13130)
2012(12640)
2011(11935)
2010(11898)
2009(11366)
2008(11015)
2007(9878)
2006(9153)
2005(8744)
作者
(32243)
(27037)
(26770)
(25970)
(17433)
(12758)
(12177)
(10435)
(10365)
(9817)
(9573)
(8925)
(8882)
(8834)
(8705)
(8385)
(7878)
(7869)
(7725)
(7104)
(6916)
(6398)
(6387)
(6360)
(6260)
(6207)
(5786)
(5390)
(5356)
(5260)
学科
(76987)
经济(76937)
管理(27895)
方法(26823)
(24528)
数学(24224)
数学方法(24144)
中国(19759)
(17985)
企业(17985)
地方(17089)
(14002)
(13984)
贸易(13971)
(13628)
地方经济(12554)
业经(12442)
(12302)
(12061)
(11138)
(11137)
金融(11136)
(10295)
银行(10290)
(10048)
农业(9454)
环境(9375)
(8655)
(8559)
关系(8536)
机构
大学(178923)
学院(174272)
(96610)
经济(95218)
研究(69723)
管理(60667)
中国(57151)
理学(50753)
理学院(50129)
管理学(49560)
管理学院(49228)
(42732)
(37883)
科学(35533)
(34951)
经济学(34014)
财经(33879)
研究所(31235)
(31003)
经济学院(30443)
中心(30008)
北京(25160)
财经大学(25143)
(24625)
(23793)
(22904)
师范(22788)
(21754)
科学院(21261)
社会(20351)
基金
项目(103214)
科学(82763)
基金(79332)
研究(77768)
(68276)
国家(67789)
科学基金(57516)
社会(55585)
社会科(53016)
社会科学(53006)
基金项目(39752)
(34609)
教育(34368)
资助(34128)
自然(32426)
自然科(31693)
自然科学(31685)
自然科学基金(31198)
(30147)
编号(27943)
(25686)
国家社会(25440)
中国(24683)
成果(24475)
(23760)
重点(23586)
教育部(22900)
人文(21605)
社科(21156)
(21106)
期刊
(112383)
经济(112383)
研究(66548)
中国(35073)
(32330)
管理(24755)
(24128)
金融(24128)
科学(22934)
学报(22915)
经济研究(20559)
财经(20096)
(20089)
大学(18354)
(17620)
学学(17277)
(15234)
问题(15192)
国际(14120)
世界(13805)
技术(13713)
教育(13577)
农业(13464)
业经(12572)
技术经济(10920)
统计(9964)
经济问题(9210)
(8025)
经济管理(7946)
(7724)
共检索到287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从1993年第2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膨胀”苗头逐渐明朗化。为了防止国民经济从“热”的状态演变成为恶性通货膨胀,中央政府采取了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实施紧缩政策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造成国民经济滑坡,中央采取了“点刹车”来操作货币政策以微调国民经济的策略。实践证明,这种政策选择是正确的。不过,其中也确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例如,在具体操作上,这种“刹车”究竟应当怎样“点”?什么时候“点”?点“哪辆车”的刹车以及“点”到什么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庆军  邢伟  
国民经济要实现健康发展,就应该在健康区间运行。然而中国经济健康运行区间的具体数值在理论上没有定论,在实践上更是关注较少。文章剔除不健康增长年份的数据,运用区间估计和随机变参数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首次测算了在避免恶性膨胀和通货紧缩、满足就业需求、可持续性和环境约束的条件下,2020年前中国经济健康的最理想增长率为8.91%,经济健康增长率区间为[7.83%,9.99%]。科学测算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区间,对我国实现和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其仁  
对物价指数的结构性分析并不能帮助人们认识通胀。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应该到超发的货币数量中去寻找原因和治本之策。本轮货币过多的主要原因是开放条件下汇率机制的歪曲。在通胀已经形成的条件下,物价管制不但不能抑制通胀,而且会因为增加经济运行的制度成本而损害中国经济增长。反通胀要走釜底抽薪的路线,即校正汇率失衡、从紧控制货币总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景学成  
本文在分析去年金融运行态势的基础上 ,进一步诠释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含义 ,并针对今年的经济金融形势 ,提出了继续执行和改善稳健货币政策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芬  何艳  
健康与教育是人力资本诸多形成方式中最重要的两种,长期以来内生增长理论强调和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但健康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在Lucas(1988),Van Zon和Muysken(2001)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最终产品、健康和教育的三部门模型。静态均衡、转移动态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总体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健康对广义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大于教育;健康的增量而非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健康的改善必须同时辅以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公共健康支出对于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重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雪兰  刘诚洁  
文章提出了健康经济增长的新经济范畴,即以人类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健康投资为主要拉动力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对健康劳动力或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健康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因素。在短期内,由于健康投资不会立即形成经济增长效应,且对物质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为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变动关系;而在长期内,由于健康投资推动了健康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具有倍加的劳动效率,因此,健康投资与健康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结论,并提出了改善中国健康投资水平、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健康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东涛  
火箭要进入太空,必须以宇宙速度腾飞,否则永远脱离不了地心引力;一个国家要跨入世界强国之林,必须高速度发展,否则永远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摆在中国面前的道路有两条:要么迅速实现经济腾飞,赶上或接近世界上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的水平;要么继续保持落后,甘居世界经济一百几十位的地位。很显然,后一条道路没有前途,因为人民不会长期甘居贫穷,同时这也与社会主义的宗旨大相径庭。中国必须走前一条道路。要迅速实现经济腾飞,就必须实行高速发展战略,一切经济都为高速度开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蒋萍  田成诗  尚红云  
文章在协整理论框架下对中国健康水平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过去的50多年里,健康水平的改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副产品,更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不能代替健康水平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教育与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的,共同作用于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太平  
中国高货币化之谜一直是国内外主流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然而相关文献表明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M2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出口之间的动态影响与产出效应,相关的结果一致支持货币供给是消费、投资、出口增长的原因,并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外生性的结论,这与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传统观点相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治国  张晓蓉  徐剑刚  
在经济分割环境下,中国转型时期的经济增长是通过两个渠道实现的,资本形成受到信贷扩张和新增货币供给的重要影响,即信贷扩张→资本形成→经济增长的资本形成渠道;货币扩张受到过度投资和资本加速形成的重要影响,即过度投资→货币扩张→经济增长的货币扩张渠道。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形成与货币扩张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和正循环过程,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进一步的经验证据显示,随着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运行的潜在不稳定性持续增加,资本积累与货币需求的决定机制逐渐趋于相对不稳定,资本形成与货币扩张的互动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辉鹏  王兰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吉川洋  
1994年3月29~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于北京举办了第五次中日经济学术讨论会,30多位中日经济学家围绕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这一总题目,结合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中国的经济现实,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会议代表的论文将在本刊和《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第6、7期陆续摘要发表。 本刊在此集中刊登三篇日本学者就经济增长、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社会收入分配方面的中日比较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一、1998年宏观经济已企稳回升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748亿元,同比增长7.8%。尽管GDP增长率比1997年回落1个百分点,但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格局已经基本确立。主要判断依据是:1.1998年下半年之后,投资和银行贷款加速增长的特征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提出,在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的背景下,如何把握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幅度,是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关注了近期宏观调控中的三个重要命题:"稳中有为"、"合理区间"、"中高速增长",并进行了相关的量化探讨。本文最后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与其守住"下限",不如把握"中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