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4)
2023(8214)
2022(6794)
2021(6263)
2020(5262)
2019(12153)
2018(11852)
2017(22952)
2016(11927)
2015(13601)
2014(13557)
2013(13980)
2012(13515)
2011(12748)
2010(12736)
2009(12174)
2008(11895)
2007(10598)
2006(9838)
2005(9206)
作者
(35679)
(30079)
(29924)
(28728)
(19251)
(14245)
(13482)
(11635)
(11409)
(10797)
(10580)
(9992)
(9836)
(9823)
(9636)
(9194)
(8924)
(8611)
(8530)
(7955)
(7950)
(7274)
(7212)
(6941)
(6856)
(6849)
(6462)
(5995)
(5940)
(5872)
学科
(82855)
经济(82793)
管理(33754)
(30923)
方法(30005)
数学(26826)
数学方法(26709)
(23806)
企业(23806)
中国(21072)
地方(17900)
(16776)
(15585)
(14480)
(13717)
贸易(13709)
业经(13646)
(13293)
地方经济(13208)
(12456)
(10834)
金融(10833)
农业(10698)
(10174)
(10121)
银行(10110)
环境(10034)
(9853)
收入(9638)
产业(9436)
机构
大学(198312)
学院(193173)
(103551)
经济(102122)
研究(75155)
管理(69385)
理学(59315)
理学院(58574)
中国(57984)
管理学(57842)
管理学院(57471)
(45028)
(41734)
科学(40131)
(37873)
财经(36271)
经济学(35930)
研究所(34168)
(33158)
经济学院(32143)
中心(30995)
北京(27427)
(26945)
财经大学(26917)
(26119)
(25637)
(25603)
师范(25476)
科学院(22947)
业大(22011)
基金
项目(118866)
科学(95906)
基金(91631)
研究(87602)
(79436)
国家(78856)
科学基金(67271)
社会(62749)
社会科(59779)
社会科学(59766)
基金项目(46685)
(40714)
自然(39299)
教育(39116)
资助(38831)
自然科(38452)
自然科学(38440)
自然科学基金(37853)
(35344)
编号(31135)
(29158)
国家社会(28440)
重点(27093)
(26845)
中国(26659)
成果(26492)
教育部(25864)
人文(24407)
(23519)
社科(23237)
期刊
(119770)
经济(119770)
研究(69542)
中国(35666)
(33698)
管理(28014)
科学(27574)
学报(27484)
(23114)
大学(21745)
经济研究(21723)
财经(21387)
学学(20564)
(18744)
(18713)
金融(18713)
问题(16493)
农业(15570)
(15169)
技术(15090)
业经(14432)
教育(14346)
世界(14150)
国际(13538)
技术经济(12264)
统计(11124)
经济问题(10074)
(9271)
经济管理(8785)
(8763)
共检索到304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毕先萍  简新华  
本文从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迁角度出发 ,通过实证分析 ,验证我国经济转型期经济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指出 ,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在改革和发展中结构性反差的存在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而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和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由于存在政策性障碍 ,并未建立起正常、有效的传导机制。因此 ,要从根本上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并使之逐步缩小 ,必须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消除所有制、产业、城乡等结构变迁中的结构性反差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邹静娴  
通过与发达经济体结构转型轨迹进行比对,本文从产业和支出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不足。中国经济在2010-2012年间迈过了工业化高峰期,此后逐步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工业化高峰期后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迎来了高速增长;投入、生产、产品多维度证据显示制造业整体升级步伐较快。消费、投资、出口的"三驾马车"结构趋于平衡。上述这些结构变化与发达经济体走过的历史轨迹高度吻合,表明中国仍在迈向更高收入水平的正常轨道上。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二、三产业就业占比偏低;政府服务占比偏低;城市化率偏低等。这些对比说明中国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城市化之间存在不平衡,后两者落后于前者并形成了经济发展短板,弥补这些短板需要推动"从发展到服务"的政府职能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晶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理论方面,经济结构可以构建成为一个关于城乡收入差距和劳动力质量的多元函数,从函数关系中可以发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劳动力质量都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实证方面,以陕西省为例,发现一定程度的城乡收入差距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但劳动力质量水平滞后,难以满足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实  朱梦冰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部分,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的来看,经济转型前30年,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其中既受到不完善的经济体制转变的影响,也有发展战略选择和政府政策变化的原因。在近10年的经济转型中,一些缩小收入差距的因素更多地显现出来,遏制着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势头,出现了收入差距小幅波动和高位徘徊的阶段。不可否认,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复杂且艰巨的,未来10年,只有坚定地、尽快地、尽力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迎春  张小平  刘春姣  
文章对我国1981~2004年期间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二元化程度进行了协整分析,对二者间关系进行了经典的以及借助误差修正模型的非经典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两变量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并存在从二元化程度到收入差距的长期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国平  王韧  
基于城乡转换和经济开放的双重约束,结合二元经济和国际贸易价值增值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四部门的双二元递推理论模型,力图以此来描述中国收入差距变动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趋势。经验数据较好地支持了这一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巨大城乡差距决定了中国收入差距变动总体上的“倒U”趋势,但这一趋势呈现出动态特征,并要受经济开放的影响。从根本上看,重新审视二元结构政策,消除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倾向,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有序地推动对外开放,构成了优化我国收入分配结构、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前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安平  
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问题。研究发现,尽管全国总量时序数据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但以各省GDP增长率和城乡收入比为观测点的面板数据检验结果显示:不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收入差距的扩大都是引起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在短期会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但从长期看,有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赵人伟  张平  
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中国经济体制变革在激励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利益分配机制的改变。其结果,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收入差距出现了显著性变化。在我们满足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应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群山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令人担忧。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较为突出的因素,本文借助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全景  郝增慧  
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双重二元结构"特征,构建双重二元结构模型,理论分析所有制结构、金融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利用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有经济比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U型"关系;金融规模、金融资源错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金融城乡结构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国有经济比重影响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分地区研究发现,东、中部地区,公有制经济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鉴于此,推动金融发展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并通过市场化改革选择最优所有制结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红军  邹伟进  高复阳  
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相互关系及变动规律,是发展经济学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其中以库茨涅茨的倒“U”型理论最为著名。文章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1978-2004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及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量模型论证得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具有一定的库茨涅茨的倒“U”型理论特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安平  
中国GDP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产业间和地区间分布的极不平衡。经济增长的这种非平衡模式可能对城乡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发现,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有积极作用,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分省层面看,第一产业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在省际间没有明显差异,但二、三产业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效应。经济增长的产业分布和空间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在保持总体增速的前提下,经济增长在地区间和产业间的平衡分布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与GDP增长在地区之间的平衡分布和三次产业增长在省际之间的平衡分布相比,三次产业增长在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进文  温宇静  
中国已进入了第十个五年计划这一重要的战略发展期。在此期间,一个重要的发展中枢性目标是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对中国经济体系中各产业总产出变动的主要变动因素(总消费变动、进出口变动、技术结构变动及投资结构变动等)进行了模型分解,试图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性特点,分析经济增长各影响因素在不同产业中的贡献,寻找如何提升产业水平及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为制定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振球  祝正芳  谢香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和中国1978—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计量结果发现,农村基尼系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无关,城镇基尼系数、GDP偏移率、初始资产率与中国居民消费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年增长率与中国居民消费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以上结果隐含着如下政策含义:当前要扩大内需,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并不十分重要,但缩小城镇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保持GDP较快增长是最为重要的。必须保持中国国民经济平稳地增长。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卫生医疗、住房建设、失业养老等保障保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姬超  袁易明  
本文通过估计生产函数,分解增长过程中的要素贡献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并以五个特区设立三十年来的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中国经济特区的高速增长依赖的仍然是资本投入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对资本生产力的释放是特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导致特区差距的最主要因素;(2)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为源泉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因而对特区差距的贡献也小;(3)特区经济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的趋同为局部收敛提供了条件,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和增长率的差异也为分化提供了可能,新一轮经济转型过程中能够获得先机者将在区域竞争中取得先行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