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3)
- 2023(7260)
- 2022(6003)
- 2021(5550)
- 2020(4383)
- 2019(10071)
- 2018(9807)
- 2017(18643)
- 2016(9636)
- 2015(11152)
- 2014(10993)
- 2013(11323)
- 2012(11086)
- 2011(10465)
- 2010(10530)
- 2009(10131)
- 2008(9739)
- 2007(8773)
- 2006(8238)
- 2005(7876)
- 学科
- 济(71687)
- 经济(71639)
- 管理(24995)
- 方法(23065)
- 业(21582)
- 数学(20665)
- 数学方法(20597)
- 中国(18507)
- 地方(16587)
- 企(15395)
- 企业(15395)
- 农(12843)
- 地方经济(12508)
- 学(12300)
- 贸(12294)
- 贸易(12285)
- 易(11950)
- 业经(11510)
- 财(10442)
- 制(9740)
- 融(9285)
- 金融(9284)
- 环境(9258)
- 农业(8905)
- 银(8635)
- 银行(8630)
- 发(8462)
- 行(8434)
- 关系(8176)
- 体(7964)
- 机构
- 大学(161652)
- 学院(157499)
- 济(87737)
- 经济(86591)
- 研究(64475)
- 管理(54132)
- 中国(50312)
- 理学(45316)
- 理学院(44726)
- 管理学(44288)
- 管理学院(43973)
- 财(37782)
- 京(34574)
- 科学(33586)
- 所(32397)
- 经济学(30818)
- 财经(30137)
- 研究所(29113)
- 经(27535)
- 经济学院(27497)
- 中心(26441)
- 北京(22930)
- 院(22312)
- 江(22254)
- 财经大学(22222)
- 范(21381)
- 师范(21286)
- 科学院(20204)
- 农(20201)
- 社会(18927)
- 基金
- 项目(94019)
- 科学(75630)
- 基金(72375)
- 研究(70650)
- 家(62725)
- 国家(62291)
- 科学基金(52638)
- 社会(50872)
- 社会科(48512)
- 社会科学(48500)
- 基金项目(36575)
- 省(31502)
- 教育(30888)
- 资助(30236)
- 自然(29594)
- 自然科(28906)
- 自然科学(28899)
- 自然科学基金(28435)
- 划(27502)
- 编号(24996)
- 国家社会(23503)
- 部(23208)
- 中国(22983)
- 发(22219)
- 成果(21717)
- 重点(21668)
- 教育部(20582)
- 济(19767)
- 经济(19604)
- 人文(19389)
- 期刊
- 济(104227)
- 经济(104227)
- 研究(60064)
- 中国(30630)
- 财(28453)
- 管理(22315)
- 科学(21616)
- 学报(21523)
- 经济研究(18923)
- 农(18828)
- 财经(18035)
- 大学(17090)
- 融(16347)
- 金融(16347)
- 学学(16072)
- 经(15883)
- 问题(14239)
- 贸(13919)
- 世界(12861)
- 农业(12838)
- 国际(12651)
- 技术(12379)
- 教育(12026)
- 业经(11814)
- 技术经济(10204)
- 统计(8857)
- 经济问题(8689)
- 业(7478)
- 经济管理(7327)
- 改革(7268)
共检索到257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一、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位置:一个新的景气上升期的开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一大热点。首先,我们对我国这一轮8年的经济增长率波动(1991—1998年)和未来中短期内(比如说8年左右)经济的总体速度格局作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成玉 吴超
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将带来资源、要素的低效利用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产能过剩,资产泡沫加剧和公共产品、公共事业弱化等一系列问题。要治理"速度崇拜",体制和机制改革是关键。对策建议为:推进政治民主化;推进经济市场化;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完善统计制度。
关键词:
GDP 速度崇拜 速度竞赛 速度绑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1997年,中国实现了低通胀下的经济适度快速增长,GDP增长率为8.8%,物价上涨率为0.8%。对1998年中国GDP增长率的预测,目前海内外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估计。 第一种看法,认为受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调低了1998年经济增长目标,预计中国GDP增长率也将明显下降,估计为5-6%。这主要是国际上的一些有关机构的预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永秀 吴航
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在经济成长期,经济总体呈现出超高速或相对高速增长的特点;在经济成熟期,经济总体呈现出正常增长或低速增长的特点。在人类经济从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是个客观的演化规律。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结合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可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概括为四种类型:一是超高速增长(9%及以上的增长率);二是相对高速增长(6%~9%之间的增长率);三是正常增长(3%~6%之间的增长率);四是低速增长(1%~3%之间的增长)。中国当前已进入相对高速增长时期。中国经济能保持相对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类型 演化规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不足200美元增加到1 700美元,城市化水平从17.9%上升到43%,国家财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0.7%迅速下降到2.5%。面对这巨大的经济成就,国内外许多专家试图作出解释,其中有些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有捏造成分,是一种假象,存在巨大的泡沫,在泡沫破灭后会很快出现长期下滑。真是这样吗?凡是到过中国的任何外国人看看从南到北、从东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霞辉
中国经济是否能保持中长期的持续快速增长 ,本文在作者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 ,给出了肯定答案。该模型的基本结论是 ,一个经济体的长期增长进程分为加速和减速增长两个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表现为快速工业化和过去利用效率过低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城市化。目前的中国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 ,即加速经济增长时期 ,而且这一过程还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从中长期看 ,中国经济还会保持快速增长。
关键词:
增长理论 中国经济 长期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在“九五”时期至2010年,要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问题是把握好经济增长的速度,处理好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的关系。因此,本文试图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经济增长速度比较的两种方法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除了与自身的历史水平相比之外,更多地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衡量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总是要进行经济增长速度的国际比较,并尽量实现较快的增长速度。然而,在比较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经济增长很快的国家,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并不快;而另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同,但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却很不一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跃勤
经过经济普查,2004年中国GDP调增16.8%。GDP调大虽然使一些比例关系得到优化并有利于今后的科学决策。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GDP调大并不表示财富从天而降,更不意味着GDP制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自动清除。调整增长战略、创新增长方式,应该成为我们最大的追求。
关键词:
GDP调增 体制创新 增长转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作磊 刘海燕
本文运用2006—2016年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服务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服务业比重上升与经济增速总体上呈正向关系。分行业来看,生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速正相关,生活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速负相关。通过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不同人力资本水平下服务业比重与经济增速的相关关系表明,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服务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速的正向影响由不显著逐渐转为显著,最终呈现"J"型相关关系。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服务业比重上升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速下降。
关键词:
服务业比重 经济增速 成本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熀松
本文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1979年到2011年人口数量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人口数量变动趋势;第二部分分析1979年到2011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年龄结构变动趋势,其中包括劳动力数量的分析预测;第三部分分析1979-2011年就业数量及其结构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趋势;第四部分分析1979-2011年人口城乡结构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趋势;第五部分分析1979-2011年人口质量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趋势;第六部分分析人口因素中其他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如劳动力的有效劳动时间、人口性别比,等等;第七部分进行综合分析;第八部分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
关键词:
人口因素 经济增长 潜在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坤荣
中国经济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转型与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并存。1978—1997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9.8%,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1997年下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软着陆成功之后,随着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坤荣
This Paper is an emprical analysis of the trend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a'a growth of aggreggate output after the reform of 1978. On one hand, the institutional irmovation by the reform and opennning policy strengthened the supply cwility.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incomplete institutiond tr...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连城
一、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增长速度又是与一国的经济规模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设想一个坐标,坐标的纵轴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横轴表示一国的经济规模,坐标中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