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8)
- 2023(16731)
- 2022(14059)
- 2021(13044)
- 2020(10832)
- 2019(24714)
- 2018(24290)
- 2017(46046)
- 2016(24408)
- 2015(27495)
- 2014(27281)
- 2013(26929)
- 2012(25172)
- 2011(22830)
- 2010(22717)
- 2009(20946)
- 2008(20320)
- 2007(17983)
- 2006(15994)
- 2005(14496)
- 学科
- 济(123195)
- 经济(123080)
- 管理(67920)
- 业(65095)
- 企(51215)
- 企业(51215)
- 方法(47792)
- 数学(41822)
- 数学方法(41389)
- 中国(35713)
- 农(30683)
- 地方(28651)
- 业经(25168)
- 财(24864)
- 贸(22137)
- 贸易(22122)
- 学(21614)
- 易(21425)
- 农业(20831)
- 制(19811)
- 融(18291)
- 金融(18288)
- 银(18082)
- 银行(18060)
- 行(17497)
- 环境(17259)
- 地方经济(16862)
- 和(16583)
- 理论(16459)
- 发(15972)
- 机构
- 大学(352476)
- 学院(351811)
- 济(160333)
- 经济(157488)
- 管理(133984)
- 研究(124383)
- 理学(114887)
- 理学院(113597)
- 管理学(111793)
- 管理学院(111130)
- 中国(96218)
- 京(74322)
- 财(71511)
- 科学(70611)
- 所(61063)
- 财经(56975)
- 中心(56095)
- 研究所(55042)
- 经(51954)
- 江(51305)
- 农(51179)
- 经济学(50920)
- 范(47712)
- 北京(47428)
- 师范(47321)
- 业大(45864)
- 经济学院(45576)
- 院(44491)
- 财经大学(42283)
- 州(41090)
- 基金
- 项目(230478)
- 科学(184532)
- 研究(172497)
- 基金(170246)
- 家(146833)
- 国家(145606)
- 科学基金(126263)
- 社会(114441)
- 社会科(108728)
- 社会科学(108701)
- 基金项目(88952)
- 省(87298)
- 教育(79279)
- 自然(77794)
- 自然科(76073)
- 自然科学(76052)
- 自然科学基金(74729)
- 划(73913)
- 资助(69499)
- 编号(68306)
- 成果(55755)
- 发(53746)
- 部(52539)
- 重点(51916)
- 国家社会(48828)
- 创(48046)
- 课题(47483)
- 教育部(46196)
- 创新(44963)
- 人文(44826)
- 期刊
- 济(181957)
- 经济(181957)
- 研究(111689)
- 中国(72949)
- 财(54498)
- 管理(51968)
- 学报(48815)
- 科学(48228)
- 农(47458)
- 大学(38839)
- 教育(38129)
- 学学(36471)
- 融(34767)
- 金融(34767)
- 农业(32602)
- 技术(32132)
- 经济研究(30601)
- 财经(29981)
- 业经(28070)
- 经(26034)
- 问题(23886)
- 贸(20487)
- 世界(19136)
- 技术经济(18672)
- 国际(18616)
- 统计(17657)
- 业(17606)
- 商业(16196)
- 理论(15877)
- 策(15837)
共检索到541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晓军 曹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两大基本生产要素之间和谐稳定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国社会结构的稳定,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当前,劳动关系失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中国国情制度框架内的工会合作博弈行为,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劳动关系平衡的理想路径。工会的合作博弈有助于劳动和资本有效良性的结合,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玲 刘雨林
就作者视野所见,学术界尚无论及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文章。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框架下,在分析西藏社会结构中导致社会不稳定风险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对西藏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之间相互关系的梳理,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密切作用关系的角度,揭示了构建一个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应该是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目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桂华
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要做到让劳动者更有尊严、生产更加安全、分配更加公平、生活更有保证,在组织中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工作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思想上要树立和谐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加强与员工的合作,注重员工的个性化全面发展,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进步;在管理上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科学的用人机制和薪酬体系、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有效的培训机制,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把员工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形成和谐激励机制和有效开发机制;在法律法规上要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确立工会组织的地位,形成完善的劳动协调机制、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和有效的社会监...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和谐 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尧 顾磊
人力资源发展涉及专业知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个多方面,对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会从提高劳动者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和谐劳动关系。实际上,劳动关系发生矛盾的主体是人,这涉及的也是人力资源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缓和劳动关系矛盾。为此,本文以现实案例为基础,深入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的内涵以及影响劳动力关系的因素,探索人力资源发展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劳动关系 作用机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社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作出了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均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发[2015]10号),明确了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卫华
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自主创新、将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出口拉动、低端加工向以内需为主、高端制造转变,目前正在调整结构和布局的中央企业和省属大型企业,在国内经济中,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力。文章重点分析了新时期国有企业的现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在国内经济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作用 地位 经济 影响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天成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建引领,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共建共享,通过健全完善和谐劳动关系"三大体系、三项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工业园区、街道(镇)和劳动保障诚信企业创建培育活动,积极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的运行态势,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坚持党政主导,夯实和谐劳动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宝珠 葛丰收
相较于工业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关系呈现新样态。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于确保劳动者权益、推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扎实性进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下数字经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逻辑,从完善数字劳动过程中的政府规制、构建服务于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构建数据产权制度体系、构建适应平台经济的监管制度体系和数字空间工会体系等四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构建数字经济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益支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丽娜
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对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进行深入的研讨,从而提出该《意见》对于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核心观点涉及《意见》出台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特点、落实注意问题、劳动关系三方未来举措等诸方面。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把它上升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高度重视,《意见》的颁布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关键词:
和谐 劳动关系 经济新常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赖明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雷洪光 沈艳华 付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红林 苗永旺
静脉产业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以静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有利的选择。发展静脉产业可以改变增物质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减物质化路径。发展静脉产业可以促进动静脉产业协调发展,使循环经济能够真正循环,使我国过去以线性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转到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从而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确立。
关键词:
静脉产业 可持续发展 减物质化 解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冀延卿
随着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全面实行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因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日渐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由于劳动合同行为不规范导致的欺诈、侵权等劳动纠纷逐渐增多。劳动合同形式、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保证金、集体劳动合同和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问题比较集中。为建立和促进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必须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劳动合同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